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入門 > 魚類

鮁魚 鮁魚的釣時

欄目: 魚類 / 釋出於: / 人氣:9.75K

鮁魚也叫馬鮫俗稱燕魚、板鮁、竹鮫、尖頭馬加、青箭等。它的牙齒鋒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狠。一般長0.26--0.52米,最長可達1米,重20公斤,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均有分佈。

鮁魚簡介

鮁魚也叫藍點馬鮫(學名),硬骨魚綱,鱸形目,鮁科。種類很多,常見的有“中華馬鮫”,斑點馬鮫,康氏馬鮫等,屬暖性上層魚,以中上層小魚為食,夏秋季結群洄游,部分進入渤海產卵,秋汛常成群索餌於沿岸島嶼及岩礁附近,為北方經濟魚之一。

鮁魚體長而側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為25~50釐米、體重300~1000克,最大個體長可達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細,每側有3個隆起脊,以中央脊長而且最高。

頭長大於體高。口大,稍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呈不規則的波浪狀。體側中央有黑色圓形斑點。背鰭2個,第一背鰭長,有19~20個鰭棘,第二背鰭較短,背鰭和臀鰭之後各有8~9個小鰭;胸鰭、腹鰭短小無硬棘;尾鰭大、深叉形。

鮁魚性凶悍,每年6至10月中旬常遊弋於岸邊淺水處追食,其流線的形體、極高的遊速、鋒利的牙齒,似獵豹追殺獵物,驚恐的小魚四處逃竄,常有慌不擇路而衝上岸邊礁石“起排子”,驚現鮁魚飛身捕食的壯觀場景。當值此時,垂釣者樂此不疲,礁石、舷邊“甩鮁魚”,盼上鉤。鮁魚體型較大,吃鉤迅猛,釣感挺刺激,而成垂釣者的一大樂事。

鮁魚 鮁魚的釣時

鮁魚分佈範圍

鮁魚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中國產於東海、黃海和渤海。主要漁場有舟山、連雲港外海及山東南部沿海。每年的4~6月份為春汛,7~10月份為秋汛,5~6月份為旺季。捕撈方法為流網、機輪中層拖網及鉤釣等。在資源充沛的五六十年代,5至6月份的渤海灣是捕鮁魚的好季節,太陽摸山前下流網,網浮、標芒綿延十幾裡,翌日晨起,常有三四千尾,體重三四千克的喜人收穫。

鮁魚磯礁施釣法

釣鮁魚的釣點選擇很關鍵,通常應該選擇島嶼和海島邊比較大的礁岩附近和水質清而透明處。 釣鮁魚可用擬餌也可真餌釣。擬餌釣在島上較為合宜,真餌用於船釣效果最好。

1.磯礁遠投拖釣釣法

磯釣採用遠投拖釣釣法是比較實用且有著原始形態擬餌“路亞”釣的一種方法,在大連地區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因其釣具配備簡單、方便靈活,上鉤率較高而為廣大釣友所喜愛。

釣具配備:30號左右3.9米~4.2米遠投竿一支,匹配6000型左右旋壓式繞線輪(過去多為兩插竹製硬竿,齒形盤輪、主線0.6毫米)。如西瑪諾AERLEX5000~6000型。主線4號遠投編織線,100米即可。子線過去均為使用0.2——0.3毫米鋼絲繩一段,長約400毫米左右。現多采用1米左右小徑塗層編織鋼絲線或專用防咬前導線。鉤為大型鉤,長度120毫米,鉤門寬度為30毫米,鉤把處用粗約10毫米、長約60毫米的鉛灌製而成,呈流線型,(漁具店有賣,也可用2~3毫米直徑白鋼焊條自制)釣餌為似餌,大多用河豚魚皮或白色塑膠布製成,用細繩綁於鉤後部鉛把前部,把鉤藏與其中。

釣具匹配:主線穿過竿體所有導環,線端接大號8字轉環。再將長約一米的帶鉤子線繫緊於8字環內即可。

釣點與釣法:選擇風力在4級~5級左右(最好是西南風或西北風),大潮汐的早晚時間,即太陽升起或拂曉,或傍晚太陽落山的黃昏時機。釣位選擇在水質清澈,有浪花翻滾,反撥流泡沫帶的礁頭突兀於海面的地方。站位必須有迴旋餘地且不妨礙掄竿。掄竿拋線,盡最大力量將擬餌拋向遠處海面,當整套釣組濺落後於水面下約二米左右,立即將竿頭下壓指向海面,同時以均速搖動漁輪手柄收線,使似餌形似小魚遊弋,要注意隨時觀察海面,因藍點馬鮫喜食一種長約150毫米,粗約25毫米(胸鰭部分)體色銀藍,大連地區俗稱“鮁魚食”的小魚,當藍點馬鮫追殺時,會四處逃竄,成群躍出水面,有時常慌不擇路衝上海邊和礁頭。

且藍點馬鮫成群在追殺時也常蹦出水面截食。大連地區的釣友稱此現象為鮁魚“起排子”。意為有大群的藍點馬鮫聚集海面或上層水面瘋狂覓食。此時,要立即將釣組丟擲回搖收線,立時便可獲魚,且百發百中。但遇此種情況時,千萬要注意一點,即拋線時只允許拋向小魚逃竄方向的前方及左右側,絕不可拋向後方或中間。因為這段距離為藍點馬鮫追食的中間部位,一旦將線拋於此間,由於鉤、餌的聲響較大,必將藍點馬鮫魚群驚散,俗稱“魚炸了”。除功虧一簣外,弄不好還招至鄰近釣友的呵斥。

藍點馬鮫的截食吞鉤動作主要有兩步,一是一口吞下,二是掉頭急遊離開原地。故在釣竿和手感上反應為:勻速回線中突然受阻,並伴有大力向後拽去,同時竿體受魚掉頭急遊而左右搖動。因為藍點馬鮫往往在鬆線的瞬間用“洗鰓“的方法將鉤甩掉而逃之夭夭。線收至近前,用大號抄網抄於岸上即可。如小於500克直接提出水面,拎於岸邊。因藍點馬鮫牙齒尖利,摘鉤時要多加小心,具體方法是:手執鉤把部分,順勢將鉤用力推向鮁魚口內,然後橫壓,使釣鉤改變方向,即可將鉤摘出。但建議還是用專業的魚鉗摘鉤較為安全。

優勢:釣具匹配簡單,釣點選擇範圍比較廣,且釣法手感激烈,易於操作。

缺憾:因釣位突兀於海面,緊靠水邊,安全係數小,應注重加強防滑,防浪措施。

鮁魚 鮁魚的釣時 第2張

2.磯礁路亞釣釣法

採用路亞釣法施釣藍點馬鮫,因其釣具簡捷,釣法刺激,自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至近些年來在遼東半島較為盛行。

釣具配備:2.7米~3.0米專用10~30克路亞竿一支,不同克數10~30克浮水(FLOAT)、沉水(SINK)路亞數枚或“匙型鐵板”。匹配旋壓式繞線輪如西瑪諾3000~4000型。主線為低塑性(LoworZeroMemory)專用路亞線。子線一般為100釐米左右長“尼龍前導線”或裹塑鋼絲線。

釣點與釣法:釣點選擇基本與磯礁釣法相同,只是選擇在水質清澈,有浪花翻滾,反撥流泡沫帶的礁頭突兀於海面的地方,最好是流水流經的交叉點更好。站位必須有迴旋餘地且不妨礙掄竿。掄竿拋線,盡最大力量將路亞拋向遠處海面的泡沫帶外延,當路亞濺落後於水面下,立即將竿頭下壓指向海面,同時以均速搖動漁輪手柄收線,並通過不時的揚竿迴帶使路亞在“遊動”中似受傷小魚般掙扎遊弋,以誘藍點馬鮫追殺。

如線收至近前無魚上鉤,需再將釣組丟擲,如前番般操作收線,直至誘魚截食吞鉤。同時,要注意隨時觀測海面,以隨時調整路亞克數和採用或沉水或浮水型。但要注意,當近岸時無魚中鉤,應快速收線以免掛底損失路亞餌。畢竟一隻好的路亞價格不菲。

優勢與缺憾:略同遠投拖釣。只是因釣具調性更好,而施釣起來會更加刺激、有趣。

鮁魚船釣法

1.拖拽釣法

拖拽釣藍點馬鮫在大連地區俗稱“拖鮁魚”。通過船動力驅動的拖帶,使沉浮於水面下的誘餌似小魚快速遊動,以誘導藍點馬鮫隨餌追逐、吞餌,有“誘領”之意。

釣具配備:

專用船釣100號左右竿一至二支,匹配橫向式漁輪。主線編織線6號以上,線長200米左右。釣餌同磯礁遠投。腦線0.3毫米鋼絲繩長500毫米左右(漁具店有賣,或用淡水串鉤鋼絲線替代,但需剪掉其栓鉤支架)。也可用一種腹下及尾部帶錨鉤的較大路亞餌;但使用時需在餌前的腦線前端加50克左右的通心鉛墜。

釣位選擇及釣法:

選擇在風力2-3級的天氣出海,釣位應選擇在海中礁島的半徑50米左右的周圍。潮汐要求,潮水下落二分之一(即半潮,又叫“落半架”)或“迴流”(指潮水下落至最低點後半小時左右,潮水剛開始上漲時間)以及高潮後的“迴流”期的這一段時間施釣。

具體釣法:需選用小馬力漁船。用大船馬力太大,船尾的雙螺旋槳翻起的浪花較大,並且航跡較長,面積較大,易使鮁魚受驚而逃逸。最好採用雅馬哈小型船用掛機,一般8馬力左右均可。航速大約每小時8節左右。當小船駛入釣點後,船速放慢至4-5節左右,將釣竿丟擲線、餌後,繼續向水中放線,大約離船80~120米時,小船提速至6節左右,使船後釣線略拉直並帶起釣餌至海面下一米左右,然後將釣竿插於船側專用卡座內或擎在手中,保持竿捎與海面的角度要形成45度夾角,以便於觀察。

此釣法藍點馬鮫截食吞鉤主要反應在竿體上。當中魚時,竿稍突然上下急速點動,然後釣竿整體大彎,此時為起魚最佳時機,應及時將竿後揚頓住,船速應立即放慢或停駛,然後快速搖動手柄回線。因此種釣法多為大藍點馬鮫上鉤,如魚太大,應調整好洩力放線。因釣場範圍大,且離岸較遠,無任何障礙物,可使魚掙扎要線,但需注意保持釣線始終處於蹦緊狀態,以防大魚“洗鰓”時甩掉釣鉤。直至魚不再要線,再搖輪收線,反覆幾次,大藍點馬鮫必精疲力盡被乖乖拖至船旁,用大抄網或刨鉤將那一份得意撈於船艙。

優勢:此種釣法可謂最悠閒放鬆的一種釣法。放線入海,安坐船中,眼觀藍天白雲,耳聞濤聲鷗鳴,間或瞄一眼竿捎,只等魚兒上鉤,當釣竿抖動,握竿入手,與魚周旋,又倍加精彩刺激,故令廣大釣友深戀此法。多年前,大連釣區一釣友,曾在“偏島”南部海域用此法釣得一條長達一米,重約9千克的大鮁,一時傳為美談,而使眾釣友“趨之若鶩”紛紛前往該海域一試。

缺憾:對天氣狀況要求比較嚴,且身居深海之中,安全係數相對要小一些。故用此法施釣必須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在絕對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方能出海。同時要多備飲水、食物及必要的救生裝備,以免天氣突變,小船回撤不及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鮁魚 鮁魚的釣時 第3張

2.養殖筏區內定位懸浮釣法

懸浮釣鮁魚的範圍只限定在貝類養殖區內(如扇貝養殖)釣一些個體較小的藍點馬鮫,一般個體重量均在400克~750克左右。出釣時機掌握在每年的九月中旬至十月的上旬這一階段。

釣具配備:30號硬調海竿或50號船竿一支,長度最好在3-3.6米之間,配旋壓式繞線輪。主線5號左右,腦線仍採用鋼絲細線,只是略細一些,0.2毫米左右即可。因藍點馬鮫牙齒鋒利,一般尼龍釣線很容易被其利齒咬斷。以上其他釣法也是同理。腦線長約200毫米。釣鉤用長海牌301號或22號鉤,釣餌需用小活魚(可就地取材,從養殖貝類的網箱裡獲取),或大泥鰍,但效果比小活魚稍差。另備大號浮漂一支,太空豆兩枚及略輕於浮漂浮力的鉛墜一個。

具體釣位及釣法:

釣位選擇在貝類養殖區內,同時要有養殖工人現場操作的區域。因每年這段時間,扇貝等貝類的網箱經過一個夏季的懸浮,其網箱的網眼大部分被海泥及海中雜物糊滿,影響貝類的透氣透光及生長,故養殖工人需在此時將網箱提離水面,用木製器械敲擊其網周,然後數次放於海中涮洗,使其雜物脫落以露出網眼。

因其各種“汙物”包括寄生在網壁上的各種小蝦,小魚和浮游生物落於海中,形成小範圍“渾水”,誘來各種小型魚類覓食,如:“鮁魚食”(鯷魚),“大棒”(一種上層小型尖嘴魚學名鱵魚)等。同時也必引來獵食的藍點馬鮫(鮁魚),形成一種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連環狀態。此時為施釣的最佳時機。

具體釣法:將小船駛入“渾水區”,將釣線拉出於等竿長,在釣線2米處夾上兩顆太空豆,穿上浮漂(浮漂必須是底部有孔的那種),再穿上通心鉛墜,線上頭處栓牢一連線環,再將栓有快速別針和釣鉤的鋼絲腦線與連線環相連,完成匹配。取一鮮活小魚,淺掛於魚背部(切記不可掛深,以免影響鮮活),將竿平伸釣線垂直放入可見小“鮁魚食”或“大棒”遊動處,略回收釣線,待浮漂立穩,水下釣餌保持在離海面2米處遊動,手執釣竿,靜侯佳音。同時注意觀察水面,當小“鮁魚食”等小型魚突然四處亂竄,並蹦出水面時,必是藍點馬鮫(鮁魚)來臨開始追食的訊號,應“嚴陣以待”隨時注意浮漂動向。

此種釣法的藍點馬鮫吞鉤反應主要表現在浮漂上。當浮漂左右擺動,不可提竿,此時多為所掛活餌遊動或鮁魚擦身而過所致,當浮漂突然斜向“黑漂”,同時傳至竿體有抖動感時,應立即揚竿,即可鉤住並順勢挑於船艙之中。因此種釣法釣獲多為30釐米左右的小藍點馬鮫,一般釣竿均可承受其400~750克的重量,不必有折竿之憂,均可直接提竿。

優勢及缺憾:此種釣法簡單易學,且匹配得當,上釣率幾乎百分之百,但釣位劃定較繁雜,需各種因素同時具備。唯此,此種釣法只能在淺海貝類養殖區實施,其他海域是否可行有待於實踐檢驗。

3.鐵板路亞釣法

採用船上“鐵板路亞”釣法施釣藍點馬鮫,因其釣具配備簡捷、釣法刺激是近幾年較時尚的一種釣法。

釣具配備:選用長度1.8米或2.1米的30克左右的路亞竿一支,匹配旋壓式繞線輪如西瑪諾3000~4000型,或雙軸專業路亞繞線輪(俗稱“鴨嘴輪”)。如SHIMAMO-MG1000。主線為低塑性(LoworZeroMemory)專用路亞線。子線一般為120釐米左右長“尼龍前導線”或裹塑鋼絲線。鐵板路亞30~50克不等數枚。

釣組匹配:主線穿過所有導環,線端系一小號或中號8字環,或採用“電線結”法直接與子線相連,再接於“路亞”。

具體釣法:釣點選位以魚群經常遊弋出沒的島嶼磯礁的外延海域為好。掄竿丟擲釣組不必太遠,待“鐵板”帶動主線接近水面下8~10米左右,採用揚竿“抽動”的手法間歇收線。施釣同時注重“抽動”過程要有數秒時間的停頓後再接著“抽動”收線,直至收線至水面。如不中魚,仍像前番作釣直至中魚。

鐵板施釣藍點馬鮫的截食吞鉤動作主要有兩步,一是突然截口,二是掉頭急遊離開原地。故在釣竿和手感上反應為:回線過程中突然受阻,竿體大彎,如同掛底並伴有大力向下拽去。同時竿體因驚魚掙扎急遊而左右上下搖動。此時應立即揚竿,使鉤深扎魚頜之上而頓住。同時搖動手柄並慢慢將竿體仍壓向水面,保持竿體免遭受力過大而折斷。並且要保持釣線繃緊,絕不能有鬆線現象,以免藍點馬鮫“洗腮”脫鉤。

優勢及缺憾:此種釣法簡單易學,只有匹配得當,上釣率幾乎達百分之百。但此釣法需不斷的抽動收線,比較出力受累、需有耐心與恆心。且一旦掌握不好常出現掛底丟餌現象。

另外,過去船上釣取藍點馬鮫還有一法,即一條小船通過二人合作,一人搖櫓,一人站立船頭觀察魚情,當發現魚情時,搖櫓加速,當追至釣組能達到藍點馬鮫群外延位置時,可改為一人掌櫓,一人釣魚。技術好的還可以一邊搖櫓一邊甩線施釣。

鮁魚 鮁魚的釣時 第4張

鮁魚的釣時

藍點馬鮫魚系溫、熱帶海洋性魚屬,對水溫,水質要求較高,凡嚴重汙染海域難見其蹤,大連地區每年從6月上旬開始就有藍點馬鮫在沿海出現,此時當地人稱為“春鮁”,其迴游群體密度較小,並多在淺水海域(水溫較高區域)覓食,個體較小。從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成年藍點馬鮫迴游數量及密度較大,個體大多重600克以上,且覓食熱情高漲,吞鉤迅猛。

出釣時段應選擇在拂曉開始至日出和夕陽西下至日暮時間,中午時段很少覓食。特別是農曆八月十五前後,是施釣藍點馬鮫的最佳季節,此段時間的清晨與傍晚,大連地區沿海礁頭大多人滿為患,掄竿拋線,此起彼伏。魚上鉤時釣友的興奮及間或那一道道銀亮的光影墜落於船頭、岸邊,礁頭不失為最美麗的一道風景線。

Tags:鮁魚 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