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餌料配方 > 自制魚餌

冬季酒米的製作理念與運用技巧

欄目: 自制魚餌 / 釋出於: / 人氣:4.56K

一到冬天就會有很多釣友開始製作自己喜歡酒米,材料多種多樣,有使用效果好的,有差的,有適應性強的,也有適應性弱的。以下就我這些年來的一些心得與釣友們分享。

一、酒米泡料

市面上的材料很多,林林種種,也有製作好了的酒米,有中藥的,有氨基酸類的,有維生素類的,都是魚兒喜歡的材料,但也有使用地域性,有的在這個水域使用很好,換個地方就沒有效果。為什麼呢這與水域情況,雜魚乾擾情況及對像魚的密度及水溫PH值等環境有關係。

選擇合適的泡材以應對魚的需要顯得比較重要,如冬天,魚多喜歡選擇腥味或者肉味,但酒卻能除去腥味,如何在這個方面突破呢,本人經過大量的嘗試得到一個較好的方法,將腥味物質加入酒後等完全溶解後腥味和肉味就完全消失了 ,這個時候加入微量的正宗射香,就可以將味重新激發出來,喜歡的而有條件釣友可以嘗試一下,根據自己的需要配製不同味型的酒米。

二、酒米的酒

這一點非常重要, 在配製酒米的過程中酒的選取非常重要,本人常用的是散裝白酒,偶爾使用瓶裝酒,如江津白酒,平壩酒等,效果也不錯,昨天一釣友反饋回來一個資訊,酒米死窩了,讓我如有高處墜落的感覺,冷靜後仔細分析了一下,是不是原因出一在酒上呢,其它釣友從來沒有這種情況,一問,用的玉米酒。

今天我專門進超市,整了三種不同的玉米酒,結果發現了問題的所在,玉米酒就如散裝白酒一樣,大多為勾對而成,多用玉米香精,廠家不同,其使用量不同,其具體成分為香蘭素及甲或乙基麥芽酚,及一些其它調和類的食物香精,是幾種廣譜的香型配料,通過品嚐與聞味,感覺麥芽酚的含量超過了最大量,這與我的原來的實驗結果相符合,在低氣溫及肥水狀態下,麥芽酚的使用一定要慎重,這會導致一系列死窩現象。

在氣溫高,水質環境好的場合使用量為0.03%/20度,而在低水溫時使用量為0.005%/4度,是最佳的配比量。如果水質為肥水,能見度低於五十釐米的養殖花白鰱型水庫,這個東西的用量超過0.003%/4度就會導致死窩現象,而且麥芽酚能除去餌料的腥味有臭味及肉味,會與這幾類有效氣味的脂類物質結合成幾類驅魚的物質,是我們不想要的,在市面上的很多甜香型物質有香蘭素及麥芽酚及一些其它食用香精構成,不光在用酒時注意,在新增香精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下,很多合成水果味的香精中都含有這兩種物質。

冬季酒米的製作理念與運用技巧

三、藥酒的性味及米之味

藥酒的味可以適當濃郁一點,但泡的酒米的味一定不要怪,不要太濃,特別是在靜水水域中,如果太濃郁會導致魚在窩邊轉悠而不進窩覓食,可以從較淡的味上嘗試起,藥香味在在泡進米瓶中的時候顯得香氣偏舒適而不鬱,而隨著米對藥物的吸收,會慢慢的變淡下來,這就是我們要求的淡味,太濃郁的氣味下水後會在第一時間內擴散得非常快,但強努之末,傳播得不遠,通過香精香料科目的學習,我理解了氣味在水中及空氣中傳播的關鍵因素,要想味傳播得很遠,得有以下條件:

1、環境溫度

氣味振動學說及交換學說都與環境溫度成幾何倍比的關係,水溫在四度時與在六度時麥芽酚在靜的試驗水中傳播速度為倍比關係,隨氣溫的升高,氣味傳播得越快,

2、環境雜質

如果水中雜質含量較高,如肥水,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及藻類,會影響氣味的物理及化學傳播速度,藻類起物理阻隔作用,而有機介質起消耗作用主。具體的就不細說了。

3、環境PH值

環境PH值直接影響著物質本身的擴散,像帶正電荷的分子在帶負電荷電場區域內運動一樣,會直接起化學反應產生結合作用。導致擴散變成分子而不是離子,所以速度上肯定要減緩,如在PH高的環境,如7.8,這個在鹽鹼區域常見水質環境,中性及鹼性物質的擴散速度明顯的優於酸性物質的擴散,而在酸性水質中,如PH值在6.2,酸性物質及中性物質的擴散速度明顯的快得多。

根據實測,一般野釣環境肥水的PH值較低,最低的達到5.3左右,雖然人不會感知,但魚可感知,低於5.8高於8.2水質環境不利於本地鯽魚及鯉魚的生長,特別是PH值環境驟變的時候,會導致水體中的所有生物都不適應,這與魚體粘膜的刺激有關,一般瘦水的PH值接近中性及達到微鹼性,PH值在6.7到7.3之間, 但這種水域一般食物稀少,雜魚數量較多,所以魚能攝取到的食物有限,所以魚的活性要高得多。有興趣的釣友可以著手這方面的分析。

香類物質可以分為腥香,甜香,清香,辛香,及臭體物質,香型物質除腥香為接近中性外,多 是鹼性物質,不管中藥還是西藥配料,其配比後常出現高PH值的現象,而糖及多糖類物質為醛類,在溶液中會形成微酸性,所以將糖與香類物質混合後可以增加香氣刺激的凝重感與持續力,讓味傳播得較為緩慢而持久這就是我們常在藥酒或者餌料中加糖的原因,而酸性水域中使用酸性餌料加糖的效果明顯起不了正作用。肥水中的有機介質多為有機負電荷,而瘦水中多為金屬類的正電荷。

這是氣味傳播運用的理論依據。水的PH環境也會隨外界的變化而變化,新水的PH值多為接近中性的微酸性或者微鹼性,老水多由於有機物質的產生和積累向微酸性發展,沉積淤泥較厚的水域多為酸性環境,新塘,新池,新修水庫,多為接近中性的環境,而鹽鹼區域水體新水的PH值相反,這可能與鹼性物質的溶解與水體有關,而老水的PH值也會降低。

在水層分析上,自然酸性水體,上層的PH值大於下層,在接近泥底時PH最低,魚偏向於喜歡接近中性的水域。特別是在下大雨之後,區域性水的PH值更加接近七的時候,魚會撲上那個水域。以上為純理論分析,釣友不可斷章取義,要系統的分析。

四、香味傳播理念的運用

從射香胴等留香性較好的物質分析上得出了一個結論,氣味在水中的傳播以細長而不斷為佳,在傳播過程中會由於各種環境因素形成氣味線斷裂,衰減。如水底的紊流,魚的經過形成的水體流動等會導致訊號的中斷,但細而綿長的留香性強的物質,會在將斷裂的訊號重新接上不致於導致魚在遠端尋覓訊號的過程中迷失方向,所以我們在水體中傳播的誘食物質我們不需要很強很大的的傳播速度,只需要細而不斷的有穿透力的訊號就可以了。

冬季酒米的製作理念與運用技巧 第2張

五、酒米炒制的運用

釣友們都知道,炒過的米吸收藥物非常快,這與表面形成蜂窩狀的裂紋有關係,如果裂紋越大,裡面的組織中的空洞越多,更多的藥酒就可完全滲入到米的內部,在進入水底後,氣味物質就會隨酒的帶領進入水體中,這個時候由於這些裂紋的作用將誘食劑的刺激物緩慢的釋放到水體中,起到細而不斷的作用,這就是酒米的米需要炒制的原因。米就起到了吸收釋放誘食物質的載體,成為訊號源。

炒制過的酒米也非常爽口,一咬就裂。變成粉末,這也是提高了米的適口度,一般情況下較大粒的大米不會被麻參[麥穗]及菜板魚等吃下,只需要擔心的是小白條的干擾,一群小白條就可能將你做的窩子全部洗白,而讓味源消失,所以在白條多的水域在酒米中如果一定要加入腥香為類的物質,那肯定要微量再微量的作法,最好不新增,如果你覺得味不夠,那可以用其它餌料作用為載體,如穀子。

讓白條不去幹擾他。太硬的米是小白條不喜歡的,他們最多進食一兩顆就會放棄,但大白條去完全不受影響,所以在小白條多的水域,米完全可以不炒,或者用較素的味只刺激鯽魚,而不刺激白條。這可能根據白條喜腥類物質而鯽魚在冬天還殘存一定的純穀物食慾有關係。所以米炒不炒,可以根據雜魚環境條件定。

後記。此帖為氣味分子學及香精香精學在餌料配比的運用,可能比較複雜,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學基礎方可好理解一些,可能對餌類作研究的釣友們有點兒用,新手建議繞過。

Tags:酒米 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