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入門 > 釣魚

鱘魚

欄目: 釣魚 / 釋出於: / 人氣:7.45K

鱘魚是現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動物之一,因地域或品種不同又有中華鱘、中國鱘、鰉魚、苦臘子、鱣等名稱,體重有68~250公斤。我國是世界上鱘魚品種最多、分佈最廣、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

鱘魚簡介

在我國境內野生的鱘魚有8種,它們有分佈於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的史氏鱘、達氏鰉、和庫頁島鱘;分佈於長江、金沙江流域的中華鱘、達氏鱘和白鱘;分佈於新疆伊寧等地水域中的裸腹鱘;分佈於新疆額爾齊斯河、布倫托海、博斯騰湖的西伯利亞鱘。其中,中華鱘是中國特產的珍貴魚類,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可垂釣)。

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紀,它們與大熊貓一樣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是研究魚類和脊椎動物進化的活化石,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活在同一水域的白鱘並稱為中國的“水中國寶”。主要分佈於亞洲的中國、朝鮮和日本等。迄今為止,我國從國外引進了俄羅斯鱘、歐洲鰉、小體鱘、匙吻鱘等十幾個品種作為研究或者是人工養殖。

鱘魚

鱘魚特徵

鱘是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魚類,它介於軟骨與硬骨之間,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減退,中軸為未骨化的彈性脊索,無椎體,隨顱的軟骨殼大部分不骨化。尾鰭為歪尾型,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與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腸內具螺旋瓣,肛門和洩殖孔位於腹鰭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

鱘魚 第2張

鱘魚的生活習性

鱘魚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在江中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

河口區的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中華鱘是一種適應於水溫範圍相當廣的溫水性魚類,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中華鱘的生存水溫為0~37℃,生長適宜水溫為13~25℃,最佳生長水溫為20~22℃。親鱘適宜催產水溫為17~24.5℃。魚卵最佳孵化水溫為17~21℃。

入冬之後,當水溫下降至9~6℃時,中華鱘攝食量很少,生長停滯,甚至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立春前後,水溫逐漸回升至10~13℃,開始少量攝食,生長緩慢。清明之後,水溫回升至15℃以上,攝食開始活躍,生長加快。當水溫達到33~38℃時,中華鱘反而不能正常活動。在垂直游泳階段,魚苗有極強的趨光性。轉為底棲後,趨光性消失。

鱘魚 第3張

鱘魚的分佈範圍

現在鱘魚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國外見於朝鮮漢江口及麗江和日本九州西側。

注意:可以垂釣的鱘魚並非是中華鱘這一類受保護的野生鱘魚。釣者在野外釣到野生中華鱘,需要放生或移交相關部門,保護這古老的物種。

可以垂釣的鱘魚主要為我國引進而來進行養殖的俄羅斯鱘,目前在少數流域均有分佈。釣友們實在分辨不了俄羅斯鱘和中華鱘可以尋找可供垂釣的養殖塘進行垂釣。

鱘魚 第4張

Tags:鱘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