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餌料技巧 > 打窩

發窩不聚魚,起窩不留魚,大多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欄目: 打窩 / 釋出於: / 人氣:1.32W

發窩不聚魚,起窩不留魚,大多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釣魚,最關鍵的環節就是打窩,因為只有打窩,才能誘使魚群進窩,當窩點所在魚群密度達到一定數量,釣餌才有可能被魚群吸食,那麼釣上魚才有了可能;但是,在實戰中,經常會面臨這麼一種情況,就是打窩之後沒多久就發窩了,但是連不了幾竿,就會停口,這種現象,被我們稱為發窩不聚魚,起窩不留魚,這兩句話該怎麼理解呢?

發窩不聚魚,起窩不留魚,大多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第2張

打窩之後,窩料的效果,分為這麼幾個方面,第一要有誘魚效果,也就是通過的味型、狀態等優勢,將窩點附近的魚群吸引到窩點;第二,要有聚魚的的效果,誘魚進窩,不代表能聚魚,雖然我們經常將誘聚這兩個字放在一起說,但事實上,這是兩種狀態,誘魚,可能是一條條的進窩,但是也可能是一群群的進窩,但是僅僅誘進窩子裡,只要窩料味型濃郁就可以,想要將魚聚集在以前,還需要窩料的狀態很吸引魚群;效果三,就是要有很好的留魚效果,簡單的理解,就是進窩的魚,被引進窩子裡了,同時還能因為窩料的緣故,留在窩子裡,不會在短時間散窩。

發窩不聚魚,起窩不留魚,大多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第3張

那麼是不是有了這三個效果,就說明打窩成功了呢?其實還有最重要,但是也最不起眼的第四個效果,就是要持續的誘魚、聚魚、留魚,為什麼說這個效果最重要但是也最不起眼呢?因為打窩之後,一旦發窩,就說明窩料的味型沒有問題,只要有連續的魚口,就說明窩料的狀態也沒有問題,如果能連竿上幾口,那基本上可以判斷窩料的誘魚效果已經窩點的選擇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釣魚這個事,是一個連續、連貫的事情,而打窩,也不是就一次,就能滿足一整天的垂釣,而發窩之後不聚魚,不留魚,多半都是我們沒有重視第四個效果,在細節上沒有處理到位,才導致的,那麼分別是哪幾個原因呢?

發窩不聚魚,起窩不留魚,大多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第4張

原因一、窩料打的太多

理論上來說,只要窩料足夠,誘魚的區域,能延續到整個水域,但事實上,有一個細節問題,就是一旦窩料太多,那麼先進窩的魚群,就會因為窩料太多,會提前吃飽,而後進的魚群,也是會優先進食數量相對較多的窩料,而不會進食釣餌,那這個時候,魚口的表現,就是斷斷續續的,其實就是因為剛進窩,才會吸食鉤餌,但是隨後,也會改為以進食窩料為主,自然就停口了,說白了,就是吃窩料安全而量足,吃釣餌,不安全而且數量還稀少。

那麼這也是為什麼,老鳥們在打窩時,只要不是大水面水域守釣大物,都不太建議打重窩,因為窩料打的太厚,雖然能聚魚,但是魚口就肯定別指望能連竿不停,就是這個原因了;我們在打窩時,可以按照目標魚體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作為首次打窩的數量參照,這個數量打窩,就能做到將魚誘進窩,能吃,還不一定吃飽,同時能留、能聚;

發窩不聚魚,起窩不留魚,大多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第5張

原因二、窩料太少

不少釣友,吃過窩子打的太厚的虧,所以會在打窩時,非常的慎重,但是因為不確定進窩魚群的密度和數量,只能往輕、薄打,這樣當然有好處,就是一旦窩料不能導致快速發窩,及時更換釣點,仍然無法快速有效發窩後,就能判斷是窩料有問題,我們就算重新調窩料,也不至於浪費,但是,這樣做的弊端也很明顯,就是一旦發窩,很難連竿,就算及時補窩、續窩,如果操作不當,還容易驚嚇魚群。

發窩不聚魚,起窩不留魚,大多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第6張

原因三、起魚時操作不當,驚散進窩魚群

我們在垂釣過程中,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總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出現意外,比較常見的有兩種,第一種,中魚後,控魚不當,導致中鉤魚在窩子裡橫衝直撞,導致這種情況出現,分主觀和客觀兩種,主觀因素,多是因為釣友經驗不足,無法有效控魚,或者乾脆就沒有控大魚的經驗,這樣的後果,不管魚最後有沒有被拉上岸,都會導致散窩,而且至少2~3個小時內,是不太可能再有魚口了。

第二種,就是準備不足,比如我們計劃釣的目標魚是鯽魚,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或者是黑魚、或者是鯉魚上鉤了,那麼準備的魚竿、線組,都不足以讓我們主動控制,這就屬於客觀因素,導致中鉤魚闖入窩子裡,隨後的結果,也是散窩;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切線、脫鉤,那導致的後果,還是會驚散魚窩,那麼自然就沒有辦法留魚了。

發窩不聚魚,起窩不留魚,大多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第7張

以上這三種原因,是導致不留魚、不聚魚的主要原因,當然,除此之外,窩料的配比,如溶散、虛實料比例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隻要有口了,就說明至少在味型、狀態、調釣上,是沒有大問題的,如果以上三個環節,我們能有效規避,不說能連竿不停,至少連竿的週期能比較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