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餌料技巧 > 打窩

打窩後魚口不錯,但是不能連竿,這是什麼原因呢

欄目: 打窩 / 釋出於: / 人氣:2.95W

釣魚時,打窩是個很重要的環節,釣魚圈子裡一向認為,打窩效果好,那漁獲就沒跑,而且更有甚者,有四分釣點、四分打窩,二分釣技的說法,意思是釣點選的好,窩子打的好,那漁獲基本上沒問題,爆護與否,就看釣技如何了;話雖如此說,但是我們在實戰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打窩之後,沒等多久就發窩了,而且也給口了,但是,卻無法連竿,中魚是斷斷續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打窩後魚口不錯,但是不能連竿,這是什麼原因呢

要說釣魚的各個環節,在釣魚的整體過程中,都是有著具體作用的,比如打窩,大多數釣友認為,其最主要的意義,就是誘魚,其實不然,打窩在整個釣魚過程中,主要起著三個重要作用,而這三個作用,如果不是全部起效,那就很是影響實際釣魚的效果,乃至於漁獲的最終效果,那麼,打窩的分別起哪幾個功效呢?

打窩後魚口不錯,但是不能連竿,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2張

【作用一】用窩料的味型和狀態,誘魚進窩

窩料的第一作用,就是利用味型、狀態,吸引窩點附近的魚群進窩;因為魚的嗅覺很發達,而適合的窩料味型,就能吸引窩點附近的魚群進窩;適當的比重、狀態,窩料或沉底、或離底、或半水,可以吸引不同魚層的魚群,所以窩料的味型多樣化,有香、腥、酵、臭這幾種不同型別,有霧化、霧化慢、不霧化,溶散、不溶散這若干種狀態區別;窩料香型不對,好一點,是餌不對魚,差一點,那就是根本吸引不了魚進窩;比較常見的情況有這麼幾種。

打窩後魚口不錯,但是不能連竿,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3張

(1)味型和目標魚不符;最常見的,如奶香、果香餌,多用來誘釣鯽魚,如果用誘釣鯉魚,這就很糟糕了;而誘釣鯉魚,多薯香、酒香略帶腥臭,如果不是這一類味型,拋灑多少窩料,都是白搭。

(2)味型過濃、過淡;窩料味型過於濃郁,會引起魚的警惕性,我們俗稱,死窩,表現在漂訊上,就是浮漂漂訊雜亂、複雜、多變、沒規律,就是抓不住口,就算是在黑坑垂釣,也會出現和小魚鬧窩極為相似的浮漂;窩料味型過淡,那就不用多說了,根本就沒魚進窩。

打窩後魚口不錯,但是不能連竿,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4張

【作用二】用適當的狀態,留魚、聚魚

按理說,淡水魚其實都屬於雜食物種,舉個極端的例子,草魚,並不是任何葷餌都不吃,在晚春、晚秋、入冬時,因為水溫極低,脂肪損耗比較高,再進食素食,很難補充這種消耗,所以也會大規模進食葷餌;而以肉食為主的青魚、翹嘴、黑魚等魚種,實在沒有食物來源時,也不介意以素食為食材,之所以要確定這一點,是因為窩料的實際作用,就是餵魚,當味型符合目標魚的食口習慣,那麼狀態就極為重要了。

打窩後魚口不錯,但是不能連竿,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5張

窩料的狀態,常見的分兩種,不常見但是也屬於窩料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兩種,是霧化虛料和不霧化的實料,常見的商品餌、粉餌等都算是霧化餌,無非是霧化速度的快慢不同;種餌,如玉米粒、玉米渣、酒米、麥粒、紅薯塊等等,草莖餌,如桉樹葉、韭菜、芹菜、蘆葦根等植物塊莖、莖葉等,這些都是不會霧化的餌料,還有血餌,如內臟、骨頭、血液做的窩料,這些也是不霧化的餌料;最不常見的,就是活餌,如直接用紅蟲、蚯蚓、泥鰍、蛆蟲、小魚蝦等打窩誘魚。

打窩後魚口不錯,但是不能連竿,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6張

不管是霧化料,還是不霧化料,作用都是讓進窩的魚,在吸引進窩的同時,或被味型誘惑,或被實料誘惑,從而達到留魚、聚魚的作用,但是,這個作用,卻著實有講究,因為這個功用發揮不到位,那就容易導致兩種情況出現:

(1)實料太多,容易魚提前吃飽;這是打窩時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是用種餌打窩,生怕窩料不夠,吸引不了魚群進窩,但是實料打的太多,導致進窩魚,很快就吃飽了,在吃窩料的過程中,會偶然開口進食釣餌,給了幾個死口,讓我們誤判,認為是窩料不足,導致了進窩魚給口不好,所以繼續頻繁打窩,但是魚口就若有若無,總是無法連竿。

打窩後魚口不錯,但是不能連竿,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7張

當然,窩料到底打多少,這並沒有參照標準,如果不是湖庫大水面守釣,正常情況下,首次打窩的數量,以目標魚單體體重一半為標準,先打下去,有魚口後,再減半數量補窩,這樣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魚群有的吃,吃不飽,這樣才能把魚群留在窩子裡,而持續的補窩,又能讓魚群源源不斷的聚集在窩子裡。

(2)虛料太多,魚總也吃不到東西,就會散窩;這是使用商品餌打窩時,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窩料香型適宜,比重合適,但是因為商品餌極易霧化,窩料裡沒有新增適當比例的實料,進窩魚在窩點反覆有遊曳,只能吸食霧化後的虛料,總也吃不飽,會在吸食時,給上幾個死口,但是沒多久,魚群確定沒什麼能吃飽的,就會散窩。

打窩後魚口不錯,但是不能連竿,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8張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調整實料在窩料中的比例,比較正常的做法,是在窩料中,新增一定比例的實料,比較常規的做法,是窩料整體體積比例的3~5%,最長不宜超過10%,倒不是說不能新增更多,新增太多的實料,窩料的狀態很難控制,容易散掉,如果加了拉絲粉、粘粉來調整,又會導致窩料溶散很慢,而且窩料中加了太多實料,很容易讓魚吃飽,所以3~5%,就是一個剛剛合適的比例。

【作用三】利用味型濃度差,讓魚進食鉤餌

野釣發窩後,到底是什麼原因誘使進窩魚吃餌,這是很有爭議的一件事,比較大眾,也是實戰時能驗證的一種說法,就是味型差異化;要知道,魚的嗅覺很是發達,至少是人類嗅覺的千百倍,有句話叫做久居鮑肆不聞蘭芝之香;而進窩魚,之所以會進食釣餌,其主要緣由,就是釣餌和窩料之間的味型差,當然,這種差異來源於兩個層面,一個是味型種類差異,如種餌打窩,酒米為窩料,蚯蚓為釣餌,酒味和谷味,蚯蚓為腥味,這種香味差,很容易刺激進窩魚進食釣餌,畢竟有肉吃誰還吃大白菜呢?這是生物的一種本能。

打窩後魚口不錯,但是不能連竿,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9張

第二種,就是香型濃度差異,這裡就要尤為注意了,在釣魚圈子裡,有兩種說法,一種叫做淡引濃釣,另一種叫做濃引淡釣,很多釣友都在爭論這兩種做法,哪一種更合適,其實這要看具體的水情;如果是肥水垂釣,那濃引淡釣,效果最佳,如果誰偏肥、偏瘦的水域,那隻能是濃引淡釣,說白了,就是利用味型濃度差異,來吸引進窩魚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