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餌料技巧 > 用餌

餌料顏色那麼鮮豔,味型也不差,為何魚群還是不進窩

欄目: 用餌 / 釋出於: / 人氣:2.82W

餌料顏色那麼鮮豔,味型也不差,為何魚群還是不進窩

現在釣魚,使用餌料,整體來分為這麼幾類釣友,第一類,可以稱為原生態類,否定商品餌,基本上都是自制,可以是種餌,比如酒米、藥酒炮製的玉米、麥粒,也可以是蚯蚓、紅蟲,亦或者是紅薯、玉米、豆餅等,倒不是說用不起,只是認為商品餌經過工業化處理,不怎麼適合野釣,一般野釣釣友偏多;第二類,主要受條件限制,多去黑坑,基本上就用不上自制餌,只能使用商品餌,主要是競技釣、黑坑釣的釣友;第三類,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只要能釣上魚,別管是蚯蚓紅蟲,亦或者是玉米麥粒,還是商品餌,實用為先;

餌料顏色那麼鮮豔,味型也不差,為何魚群還是不進窩 第2張

那麼無所謂這三類釣友哪一種更好或者更不好,都純屬釣友們自個的習慣,所以也不做評價,就單從商品餌來說,確實是利弊皆有,但是嚴格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主要就是成品料,搭配簡單,操作容易,可以應對多種魚情,而且比重、狀態都可以調整,可以這樣說,玩好種餌、活餌,不一定能適應全水情,魚情,但是玩好了商品餌,那基本上全水情、魚情都可應對,但是要說起商品餌的使用,大多數釣友往往只看重味型、狀態,最多就帶一個顏色。

餌料顏色那麼鮮豔,味型也不差,為何魚群還是不進窩 第3張

這種理解,就比較片面了一些,為什麼呢?因為餌料這個東西,說白就是餵魚的食物,如果直觀一點理解,就相當於人類的飯菜,一定也要講個色香味形,那麼所謂的香型、味型,這個自不用多說,已經有很多文章介紹過,那麼狀態,其實也很好理解,黏不黏,溶散的速度,進水後是快速下沉還是上浮或者懸浮,這些我們統稱為狀態,但是唯獨色這個角度,我們更多的理解,是開餌後餌料的顏色,但是在實戰中,感覺多少還是會差那麼點意思,這是為什麼呢?

餌料顏色那麼鮮豔,味型也不差,為何魚群還是不進窩 第4張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魚在水中的視力很差,據研究資料表明,大多數淡水魚的有效視距大約是1米,超過1.2米,基本上是分辨不出來是什麼物體,用極度近視來形容,是一點不過分的,那麼開餌後的顏色,對魚來說,有實際效果麼?還真有,別看魚的視距近,但是魚對色彩的感應程度很敏感,在20~50米的範圍內,對於棕紅色、白色、黃色的物體極度敏感,據說這是魚眼的視角,和光譜反射到魚眼的眼球后,形成的光譜刺激反應。

餌料顏色那麼鮮豔,味型也不差,為何魚群還是不進窩 第5張

但是,這種反應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光線照射在水中,折射後照射到餌料後,反射到魚眼後,才會形成這種光照刺激,也就是說,必須有一個前置條件,就是光線的亮度適宜;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實戰中,我們使用紅色、白色、黃色的餌料,感覺區別也不是很大呢?其實就是光線過強或者過暗,導致反射後的光線,要麼刺激太強烈,就如同我們受強光刺激,基本上是分辨不出什麼顏色,要麼就是光線太暗,也會分辨不出來什麼顏色,這種光照刺激,基本上就沒什麼用了。

餌料顏色那麼鮮豔,味型也不差,為何魚群還是不進窩 第6張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和我們實戰有什麼關係呢?關係還很大,當我們戶外野釣時,在挑選釣位時,儘量挑選光線好,但是有遮擋物的區域,比如橋墩附近、堤壩附近、林帶附近、水草叢附近,這些區域,整體來說光照充沛,但是有遮擋物,所以折射到水中以後,強度遠不如明水時的狀態,那麼只要味型差不離,效果自然比明水區域要好。

餌料顏色那麼鮮豔,味型也不差,為何魚群還是不進窩 第7張

除此之外,水質的肥瘦,除了在味型上有所區別,餌料的顏色選用,也要有所甄別,水質越肥,水中的雜質越多,光線折射越厲害,過暗的顏色,如綠色、土黃色、棕色的餌料就不太容易被發現,但是紅色、白色、明黃色的餌料,就很容易被魚群發現;如果水質比較乾淨,雜質比較少的水中,情況就相反了,過於鮮豔的顏色,反而容易刺激魚眼,讓魚群不太敢進食。

釣魚是個很有意思的事,如果把目標只放在漁獲上,其實是很無趣的,但是如果我們主動一些,把釣魚的方方面面都琢磨一下,不奢求變成專家,光是這些知識的瞭解、補充,就會找到不少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