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調漂 > 技巧

釣魚中釣組靈與鈍的一些個人見解

欄目: 技巧 / 釋出於: / 人氣:2.92W

我們在競技中靈與鈍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討論。一是整個釣組在水中的靈鈍情況,主要是反應魚迅的因素;二是調目與釣目設定對中魚的靈鈍情況,主要是鉤餌入口的因素,弄清兩者的區別與聯絡是正確理解靈與鈍的關鍵。

釣魚中釣組靈與鈍的一些個人見解

關於整個釣組在水中的靈鈍情況,受鉤、線、墜、太空豆、標、餌料情況等影響,一般來說配比越小越靈,起動釣組所用的力就會越小;配比越大釣組就會越鈍,起 動釣組所用的力就會越大,這種靈鈍是釣、線、標、太空豆、餌料等綜合作用的結果。這種靈鈍是比較客觀,當我的選擇好某一釣組,靈鈍情況基本上就確定了。瞭解整個釣組的靈鈍情況對釣魚的意義主要在於二點:

一是釣鉤餌入口時的動作即口動標,所用的釣組就需要達到一定的靈敏度才行,不然釣餌入口的力起動不了整個釣組,魚就釣餌釣餌入口時標不動,釣口動標就成無稽之談了。在競技 中許多魚情需要我們去抓口動標,釣組選擇不當就是釣不到魚的關鍵。一般釣口動標,標象都很小,標象都表現出上下蹭動一點點,下鈍的動作很少見,下挫的動作 一般是看不到的。口動標中魚率較高,但標的動作很小,標尾一定要醒目,常需要釣者平心靜氣,有時進口動作小到標尾與水平面沒有位移的變化,可能有水向下一 凹,就是鉤餌入口了,擇口主要是識口,見到標動就成功了。不管是魚口重或口輕,入口動作的標象一般都很小。在垂釣中,風浪、光線、遠近等常影響我們釣口動標的魚,所以在有些情況是不適合釣口動標的,口動標的釣組必須小,這也影響操作頻率。所以釣口動標受許多條件限制,不能一廂情地強制使用。

二是釣餌入口後,魚遊動帶動釣組運動時的標象即釣體動標。這是我們最常使用的,釣體動標的魚對整個釣組的靈鈍情況要求不是很嚴,但根據上魚速度的快慢也要求我們慎重地選擇, 一般上魚速度越快我們選擇釣組就要向大的方向發展。釣體動標的標象有上下蹭動、下鈍、下挫、上下蹭動、抖標等幾乎魚就餌的所有標象都可能出現。擇口時主要 是辯口,有魚的口多抓,沒魚的口就少抓。

關於調目及釣目的設定對釣魚的影響,在釣界是眾說紛雲,好象永遠也不會有結果。出現這樣的結果都是因為用靈與鈍解釋不了釣魚中所有現象的結果,實際上釣魚中關於調目及釣目的設定對釣魚的影響是有規律的。

討論調高目靈還是調低目靈是沒有意義的。靈與鈍是兩個相對的概念,都是相對於某一種狀態稱之謂靈與鈍,靈與鈍不是釣到魚的直接因素,用它解釋不了調與釣的 內在本質聯絡。雖然調目設定的高低是有區別的,如調高目對釣目的設定會有更廣闊的變化空間,調高目後再沒一定的釣目會便鉤餌在水底的狀態變化室間更大。調目及釣目是可以量化的。

以無鉤調目為基點,以子線受 力的目數為量化單位,當調目一定時,每設定一釣目都可以知道子線受力的目數,在某一子線受力目數時魚就餌時標的語言是什麼,中魚率的高低等我們就可以很容 易地量化說出來。如子線受力二目時標目下蹭半目有魚等,不象釣鈍有魚或釣靈有魚,不但聽者不明白,就是自己也不一定能搞清中魚時調釣狀態。

從以上可以看出從無鉤調目到釣目可以知道子線的受力,從子線的受力、標象、中魚情況就可以明明白白釣魚。所以將把大家爭論不休的抽象的靈與鈍,量化成子線受力具體的狀態,我們一下子就然開朗了,量化的本質是子線的受力,下面就討論一下子線的受力與釣魚的關係。

我們選定一副釣組也就確定了整個釣組在水中的靈敏度,通過調目與釣目的設定,就確定了子線的受力(如無鉤時調5目,釣3目,子線的受力即是2目)。我們垂 釣時找口即找中魚的那一口,也就是在不同的子線受力上去找就可以了。這樣就省去了去判斷釣餌在水中的狀態等抽象的、想象的、無法確定的因素。

懸垂釣區別傳統底釣的關鍵點即是墜在空中,傳統釣鉤 餌躺底魚就餌時較易子線擋口很小,但餌重鉤垂全部由塘底承擔吸食性魚類就餌較難,懸垂釣餌上即是子線,魚就餌時子線擋口,通過子線將鉤餌向上提,吸食性魚 類就餌反而更易,魚就餌時的力量首先是從子線傳到整個釣組的,所以研究子線的受力是明白鉤餌在水底狀態及魚就餌難易的主要因素。

通過子線的受力把許多抽象 化的因素明朗化、具體化了,如子線的受力越大鉤餌的重量塘底的承擔越小,魚就餌時鉤餌越易入口,但子線受力越大魚就餌時子線擋口越明顯,所以子線受力的大 小對魚就餌的難易是把雙刃劍,不存在子線受力大釣魚好,也不存在子線受力小對釣魚好。

具體定在多大的子線受力,只有在實際垂釣中探索,能看到口並能釣到魚 即是合適的調釣,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魚情不同我們設定時肯定不一樣。如果我們設定子線不受力的釣目(就是設定在無釣調目),子線可能彎曲鉤餌重量全部由塘底擔,鉤重餌重就要輕,以利於吸食性魚類就餌,魚就餌時是通過鉤餌位移產生的力由子線先傳導到墜上釣組,子紆彎曲就有可能彎曲的子線吸收掉部分位移,而使力受損失。

此時魚就餌時標象表現即為緩而小,當子線受力大於0時分兩種情況,短子線直立長子線彎曲,魚就餌時由於子線的長短不同標象可能也不同,心中要明白這一點,但當雙鉤距短到一定程度時,就不會出現長短子線對標象影響的這種情況了,所以現在許多釣手釣難釣之魚都不大使用大釣距了,當雙子線受力大到一定程度,子線擋口就越強,如果魚就餌的力不足以克服子線的力把釣餌吸入口中時,標象反而表現不出來,可能表現標左右、上下輕輕晃動,我們可能以為窩中有魚不 食餌。

所以靈與鈍的概念引入垂釣中可以解釋整個釣組的靈鈍情況,解釋調與釣是太過抽象了,太不具體和籠統了,可能越解釋越亂。

綜上所述,關於競技中的靈與鈍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對整個釣組而言,用靈與鈍的解釋整個釣組在水中的靈鈍情況。一般釣組的配置越大整個釣組在水中就越遲鈍, 要改變釣組在水中固有的狀態,所需要的力就要更大,我們要釣口動標時釣組配置必須精細配置,要使魚就餌的力能起動整個釣組為宜。

如果釣體動標,是乎對釣組 的大小沒多大影響,其實未必,標大墜大可以提高拋竿頻率,上魚速度越快配置可能就需越大,但對有些魚情還定要精細考慮的,對有些特殊魚情我們雖然的是釣體 動標,但我們要在鉤餌在魚口內停留時間儘量短的時間內提竿刺魚(在魚吐餌之前),所以標象反應魚迅的時間還是越早越好,所以對整個釣組的靈敏度也要加以控制。

關於調與釣用靈與鈍就無法解釋了,不存在釣靈好還是釣鈍好。能看到標象,釣到魚才是硬道理。對於調與釣用子線的受力來量化,我們對於是否有口及中魚情 況,也就有了量化指標,這樣我們才能越釣越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