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海釣的釣靈與釣鈍技巧文章

欄目: 海上釣魚技巧 / 釋出於: / 人氣:2.85W

河釣的釣靈與釣鈍是以浮漂表現來決定提竿時機的。浮漂動幾目提竿謂之釣靈,下沉多目或黑漂提竿謂之釣鈍。而海釣的釣靈與釣鈍是以魚竿的表現來提竿的,魚竿只點頭未彎腰提竿謂之釣靈,魚竿彎腰提竿謂之釣鈍。兩者區分的標準一個是漂一個是竿,而“釣理”卻是互通的。河釣的釣靈與釣鈍本人接觸少,也沒有發言權。而海釣則經過多年摸索,有那麼一點切身體會和經驗。下面,本人根據實戰經驗的積累,對海釣如何釣靈與釣鈍提出一點不成熟的看法。

海釣的釣靈與釣鈍技巧文章

海釣受到季節、氣候、海域、潮水等自然環境和條件的影響,以及魚種、餌料、拋竿的遠近和魚竿的硬度等等因素的影響,魚竿表現情況非常複雜。如何區分不同情況掌握提竿時機,是一項技術性很強又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不是一篇短文能說清楚的。有過海釣經歷的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魚竿有一定彎度的情況下提竿是非常穩妥的,基本可以百發百中。而有時卻並非如此,反而在竿尖點頭時提竿有收穫。再有就是竿尖出現1~2次點頭後又出現一次幅度較大的點頭(還不等於彎腰),此時提竿也有比較好的效果。凡此種種,原因何在?我們知道,河釣的釣靈與釣鈍是根據浮漂的“目”為判定依據,有量化標準,易於掌握。而海釣的釣靈與釣鈍是以竿尖的點頭與彎腰為依據,標準比較模糊,隨意性較大。比如從架竿的角度來看,魚竿平放時的點頭與彎腰差別不大,釣靈與釣鈍就難於把握。另外,魚竿還有硬調和軟調之分,點頭和彎腰的幅度也有差別,硬調竿的點頭可能就是軟調竿的彎腰,這些都構成判斷上和操作上的困難。可以這麼說,海釣的釣靈與釣鈍的難度甚於河釣。如何將這個點頭或彎腰的“度”把握到位,光有理論是行不通的,必須經過長期實踐,認真摸索,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方能從中找到一定的規律。當然,這種規律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此處有用在彼處則並不一定行得通;對某種魚可對號入座,對其他的魚就不能照搬照套了。另外,在如何釣靈與釣鈍問題上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客觀因素如環境條件和魚的習性會經常發生變化,主觀上就要及時進行調整從而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說通俗一點就是不管何種情況,人是決定一切的。主觀因素髮揮得好,完全能在複雜的情況下,透過現象看本質,在“靈”“鈍”間運用自如。比如河釣中因為漂的緣故,想動竿誘魚很難,吃不吃在魚。海釣卻可通過移動、伸縮魚竿起到誘魚效果,主動性在人。

本文所提及的內容比較適合在福建沿海垂釣時參照。

一、季節

1.春季。隨著氣候的轉暖,萬物復甦,魚也漸漸轉為活躍。有從深海遊向淺海覓食的,也有迴游淺海產卵的,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它們都對食物的需求比較強烈。此時大部分魚吃食處於爭搶狀態,吃死口的比較多。如果你是新手,釣鈍是穩妥的辦法;若你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釣手,釣靈比釣鈍應有更大的釣獲量。因為釣靈大部分是掛嘴,摘鉤非常方便,可爭取不少時間。進入春夏之交,大魚與當年生的小魚共存,且小魚偏多,很多情況下,竿尖點頭十分頻繁,時不時還來個漂亮的彎腰,感覺挺過癮。但往往是“看上去很美,提起來後悔”,白忙活的多。原因何在?這就是所謂“小魚鬧鉤”現象。遇到這種情況,比較好的辦法是調整釣組,換成大鉤大餌釣鈍,可有效把小魚拒之鉤外。當然,如果此法沒有得到預期效果,說明水底大部分是小魚,此時換成細線小鉤釣靈,應該有較好的效果。2.夏季。撇開那些凶猛的吃死口的魚類不談,其他魚類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把握。根據常理,隨著水溫的逐漸升高,魚覓食的積極性也會相應提高,吃食也猛,釣靈可以有比較大的收穫。3.秋季。此時的魚類為了儲存能量過冬,吃食比較凶猛,一口悶的現象經常發生。以往在這個時候釣獲的魚,大部分是吞鉤後竿尖並未有充分的反映,甚至有時是想收竿察看餌料情況才發現魚已被掛牢。此時垂釣要根據物件魚靈活把握,儘量集中精力觀察竿尖變化,在魚竿點頭並向彎腰過渡的一剎那提竿,往往就能獲得非常豐厚的回報。從這個角度來看,與釣靈與釣鈍似乎都不沾邊,權且解釋成釣“過渡”吧。4.冬季。根據常識,魚在水溫較低的情況下游動範圍不大且“金口難開”,即使張口也是微張,對食物的需求不是那麼迫切。正因為如此,冬天釣魚是考驗耐心和檢驗技術的時刻。好在福建沿海尤其是閩南地區的四季溫差不是太明顯,冬天不像北方那麼極度嚴寒,魚不張口的程度要輕一些。但仍然要把握好四個方面:鉤子小一點,餌料小一點,餌料醒目一點,竿子勤動一點。鉤子小和餌料小是為了迎合魚不願張嘴的情況,餌料醒目一點是便於吸引魚的注意,而勤動竿子則是以動制靜挑逗並激發魚的吃食慾望。做到上述四點,一般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最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任何氣候都有一般氣候與特殊氣候之分,且氣候的轉變也是漸進式的。春夏秋冬只是一種概念,反映的是一般情況。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也就是極端氣候時,就要及時轉變思維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我們知道,動物對氣候的反映比人類敏感甚至超前,氣候的變化對魚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些極端氣候包括雷雨來臨之前氣壓低、三伏天的炎熱酷暑、秋季常刮的5~6級以上大風、冬季的嚴寒導致水溫在5~6攝氏度等,魚的生活規律和吃食習慣也會隨之出現較大改變。比如夏季三伏天,由於天氣炎熱,魚也顯得煩躁不安,大部分魚類遊向深海“避暑”,未避暑的魚大都白天比較“沉悶”不喜動彈,只有清晨和傍晚相對涼爽的時候出來覓食。三九嚴寒時的魚要麼懶得遊動,要麼拒絕張口吃食。其他如氣壓低以及大風天等氣候都很難有魚咬鉤。極端氣候下的垂釣,對垂釣人的挑戰性極大,一方面要忍受惡劣天氣的折磨,另一方面又要忍受長時間魚不咬鉤的煩惱。很多情況下是勞命傷財得不償失,即使有收穫也是微乎其微,且技術因素偏小運氣成分偏大。所以總體來說,垂釣時儘量迴避這樣的氣候是明智的。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富有挑戰精神的人,那麼在惡劣氣候下垂釣,要儘量做到以下兩個方面:1.避“氣”鋒芒。儘量避開惡劣氣候的鋒芒,找準最佳垂釣時間下手。如雷雨後、炎熱季節的清晨和傍晚、冬季有暖陽的時間等等。2.魚懶人勤。在惡劣氣候下魚不喜動彈,但人卻不能閒著,應多提動竿子進行誘魚,而且精力要集中,一旦有動靜就要提竿,釣靈效果更好一些。

二、海域

有的海域水深,有的海域水淺。在這種情況下,同一種類的魚可能吃食的動作相同,但反映到竿尖卻有差別。比如水淺處魚吃食竿尖抖動較為明顯,而水深的地方由於受到水的阻力影響,竿尖的抖動較為輕微。因此在做出提竿時機的判定時要對不同海域的不同情況有所瞭解再下手。實踐中我發現,水淺的海域大部分的魚也小,竿尖動作很漂亮,但常常是提起卻沒魚;而水深的海域有時並沒發現竿尖有動靜,等到提竿時才發現魚已吞鉤。由此我總結一點,就是水淺釣鈍水深釣靈應該是比較聰明的選擇。當然,也不能將此問題絕對化,還要結合魚大魚小,潮水的急緩以及使用的餌料等進行綜合考慮。

三、潮水

1.大潮時分、水流的瓶頸地帶以及有環流的海域非常容易產生急流,而魚在水流急的情況下連“站”都“站“不穩就別說吃食了。此時魚吃食好比足球守門員對著來球使出渾身力氣那麼奮力一撲,會一口死命咬住獵物,生怕它溜走。而此時由於水流較急,魚咬鉤時竿尖的反應十分微弱,發現竿尖微動,說明魚已經將餌料吞入口中,此時要釣靈,見竿尖點頭即提竿,否則等到它感覺到餌料裡的異物時會立即吐鉤,機會也隨之溜走。我有過多次急流垂釣經驗,對此有切身體會。2.相反,小潮以及水淺的海域流水比較平緩,餌料在水中的動靜不大,當然也不“活”;而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遊動,看到不活的食物一般會有個試探的過程。這種試探過程我歸納為:吞吞吐吐,欲吃又止,不吃則已,吃則必吞。也就是說魚兒往往試探之後就是果斷地吃鉤,吃鉤之後就是果斷地逃跑,此時釣鈍就是明智之舉。當然,水急的時候加大鉛墜的重量或水流平緩的時候減輕鉛墜的重量,以及拋竿的遠近等所表現出來的情況又會有所不同,這就要根據經驗作出正確判斷,心中有數就能隨機應變並穩操勝券。

四、餌料

餌料的不同,魚吃食時的反應肯定也不同。實戰中有個教訓讓我牢記在心久久難忘。一次專門去釣大黑鯛,根據別人傳授的經驗,準備了小活蝦餌料。活蝦放下沒多久,很快就有反應。竿尖先出現微微點頭,接著出現典型的大魚咬鉤“三部曲”:竿尖點一下頭順勢下彎一點,再點一下又下彎一點,在出現第三次點頭並出現較明顯的下彎時,我已按捺不住,猛地一提竿,此時船工說了一句:太快了,話音未落,我已經中魚。接著就是一場激動人心的人魚搏鬥,我按照慣例,鬆竿——搖線——提竿,操作完全符合規範。但是,就在我以為勝券在握,大功告成之際。形勢突然來了一個大逆轉,突然發覺手輕,搖出水面一看,鉤線完好魚卻跑了!事後總結,這是一個典型的中魚但未掛牢造成脫鉤跑魚的案例。究其原因,提竿過早!用船工的話說,用活蝦一是不要急於提竿,因為餌料較長,魚有個慢慢吞入過程;二是多數情況下,用活蝦中魚,別擔心魚跑,等它把餌料完全吃進口裡後遊走,竿尖會猛力下彎,這種下彎是死彎,幅度非常大,甚至會將竿尖帶入水中,此時提竿好比三個指頭抓田螺——十拿九穩。吃一塹長一智,這件事對我的啟發是,活餌與死餌、大餌與小餌、硬餌與軟餌都對魚吃食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竿尖有不同反應。區分這種反應對於我們掌握提竿時機顯得十分重要。目前海釣使用的餌料種類繁多,很難一一贅述,只能以目前常用的餌料如蟲類(包括紅蟲、赤蟲、沙蟲、海蜈蚣等)、活蝦、蝦肉、蟹肉、牡蠣、魚肉(巴浪魚肉、章魚肉、魷魚肉等)為標準,再結合魚的喜愛程度作一簡要分析。1.根據不同餌料對於魚的喜愛程度判定。比如牡蠣、軟殼蟹為黃鰭鯛所喜愛,用這兩種餌料的釣獲量比一般餌料多很多。活蝦則是鱸魚和黑鰭鯛的最愛;而紅鼓魚則鍾愛巴浪魚肉和章魚肉等。可以這麼說,魚對愛吃的食物就像老鼠見到大米一樣,見到就咬,咬住就下吞,下吞必上鉤,一般難有逃脫的機會。按道理此時是無所謂釣靈與釣鈍的,因為當你及時發現魚竿點頭,果斷提竿不會有錯,而你沒有發現竿尖點頭也不要緊,因為魚竿彎腰是遲早的事,只是別讓魚竿彎腰太久,否則魚可能掙脫。唯一的例外是牡蠣釣法,用此方法只能釣靈別無選擇。2.一般的通用餌料:如紅蟲、赤蟲、海蜈蚣、蝦肉等。正常情況下,紅蟲、赤蟲、海蜈蚣等餌料有活性且魚愛吃,而且會爭搶,釣靈是上策(當然,掛整團大餌又遇到嘴小的魚,那又另當別論)。如果用蝦肉做餌則適合釣鈍,因為蝦肉比較大,魚難以一口吞噬。以上是根據餌料大小來決定的,遇到一些特殊魚種又要體現出一定的靈活性。如椿子魚有嘴比較大的優勢,吃食大膽,但吐鉤也快,無論用何種餌料,釣靈是正確選擇。3.魚肉餌料:這些餌料一般是針對一些凶猛魚種,如果選擇對路,釣靈與釣鈍都可。另外,很多垂釣人有一種固有的老觀念,認為餌料越大誘魚的機率越大,有一定道理但並非完全如此。關鍵看你對當時當地魚情的掌握,掌握不準,很多時候用大餌反而會束縛自己的手腳,浪費不說,有時該釣靈時釣鈍,該釣鈍時反而釣靈了。結果是大魚沒釣到,小魚也寥寥。

五、魚種。不同魚種咬鉤方式是不同的,而同樣的魚種大小不同,咬鉤方式也有差別。這裡我先區分各種不同的魚類進行分析比較:1.體型較大的凶猛魚類:主要有鱸魚、美國紅鱸(紅鼓魚)、章紅、石斑、狗鯊、鰩魚等。這類魚不僅體型較大,吃食動作也快而猛。吃死口,吞死鉤的機率大。經驗豐富者可釣靈,新手則釣鈍比較合適。尤其是石斑,可說是傻得可愛,別擔心錯過上魚機會,一次讓它跑掉,下次可能照樣中你的鉤。2.比較凶猛但體型較小的魚類:主要有牛尾魚、椿子魚、香頭魚、赤棕魚、黑鰭鯛、石國公等。這類魚與上面提到的凶猛魚類有相似之處,但略遜一籌。它們吃食一般也很少試探,咬住或含住食物就下嚥。對付的辦法就是釣靈(這些是根據魚的特性來說的,如用活蝦則另當別論)。3.體型一般、吃食較為謹慎的魚類:黃鰭鯛、海鮒魚(加力)、加萬、沙梭等。這些魚膽子小,吃食謹慎,多半都有試探過程。如果竿尖稍有動靜就急著提竿容易提空,因此釣鈍是比較好的選擇。以上是根據不同魚類來區分的,而同樣的魚有大有小,必須區別對待不能死搬硬套。多數情況下,大魚咬鉤較輕,但會慢慢下拖,點頭是前奏,彎腰是正戲,釣鈍成為不二選擇;而小魚咬鉤較重,初生牛犢不怕虎,常常出現成群互相爭搶,此時釣靈就成為首選。

以上所說的釣靈與釣鈍只是相對而言,不能絕對化。因為釣靈與釣鈍是純技術範疇,把握得好壞與否,反映出一個釣手的技術水平。換句話說,釣靈與釣鈍也有“剛性”與“柔性”之分,也就是說,該在魚竿點頭時提竿,就不能等到其彎腰;就如上面提到的牡蠣釣法等。同樣,必須等到魚竿彎腰時提竿就不能在只是點頭時提竿,比如使用活蝦釣黑鰭鯛等。這是其體現出的“剛性”,違反了這個鐵律,或者提空,或者提到又脫鉤。而其“柔性”則是體現在有時或對某種魚來講,既可釣靈也可釣鈍,比如對於吃死口的魚類。吃死口意味著魚對餌料志在必得,釣靈釣鈍反而無足輕重了。有時對吃死口的魚釣靈是為了鉤住魚的嘴巴防止其吞鉤,這些魚的牙齒鋒利,吞鉤後逃跑時的掙扎會將魚線磨斷。所以,需要在這裡特別強調的是,無論釣靈與釣鈍,掛嘴才是硬道理和真功夫,垂釣中能處處掛嘴,那說明你的技術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當然,這需要一種火眼金睛般的洞察力和隨機應變的捕捉技巧。相對來說,釣鈍顯得較為簡單。因為很多情況下,當出現魚竿彎腰狀態大部分說明魚已吃死口,此時提竿中魚是手到擒來的事,即使對於一個新手來說,這個時候想不收穫也難。

我寫此文的指導思想是力求盡善盡美,給新釣手一個參照的依據。希望像法官把每一個案件辦成鐵案一樣,經得起任何檢驗。但要做到則非常困難,因為海釣過於複雜,雖然以上都是本人數不清的教訓的總結,但錯誤與遺漏在所難免。總之,海釣情況千變萬化,在如何釣靈如何釣鈍問題上也要靈活掌握。而且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不然,老提不中,會出現急躁情緒,操作也會失當,結果心到手未到,心未到手卻到了,惡性迴圈的結果肯定是兩手空空。實戰中,我的體會是,每到一個新釣點,在不熟悉情況的前提下,首先,要摸清情況。可向船工請教,也可向來過的釣手瞭解。其次,在綜合了他們的意見之後,還要進一步採取試探措施。從前幾竿魚吃食的習慣分析出是竿尖點頭提竿還是竿尖彎腰提竿,試探性的提竿肯定會出現跑魚現象,但卻為後來的大豐收創造了條件。這就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就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