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路亞 > 路亞技巧

在水庫路亞釣翹嘴鮊魚的技巧全解析

欄目: 路亞技巧 / 釋出於: / 人氣:1.25W

我們在水庫路亞翹嘴由於受客觀因數的影響難度細數相對較大,更多的是泳層的 把握,這與在湖泊作釣的思路截然不同。原因是水庫與湖泊相比之下,水質清澈、落差大而明顯,這無疑給我們在尋找它們蹤跡時加大了難度。我們都知道在翹嘴活 動區域,有餌魚跳躍柞水的跡象是我們必需的選擇,這在翹嘴視窗期最為常見。

而除此之外一天中大部分時間我們不能只依賴這短暫的視窗期,更多的是我們需積極 主動的來調控被動的局面,打破這一局面的有效手段就只有一個——尋找餌魚蹤跡及水下結構體。這需要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去觀察觸及,用心體會釣組觸擊到的結構 形狀,以此分辨鎖定心目中理想的標點,這在後期作釣中至關重要。那麼非視窗期釣上翹嘴的機率自然就會大大提升。

在水庫路亞釣翹嘴鮊魚的技巧全解析

我曾今在水庫作釣根據季節的轉變及當天氣候, 調整作釣思路,“餌魚模式—區域模式”,請看水庫路亞釣鱖魚技巧註解。根據積累的經驗在不同時間段,作釣物件魚類別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每一時間段的到 來所應面對那種物件魚?在非視窗期作釣翹嘴頻頻得手,源於我在一次作釣鱖魚期間,在深水結構中的意外得手,這給我帶來極大的震撼。

姑且不說日照關聯所帶來 的負面影響,日間任意時段我們要清楚它們在想什麼?設身處地的來換位思考一下,你自然會有個結果,這一點我到後期深信不疑。無數次的驗證中讓我體會到翹嘴 攻擊慾望的貪婪,以至於讓我懷疑人們對它的認知而大大提升作釣翹嘴的娛樂性。

而同一標點連連得手的例子並非偶然,很多次這樣的局面接碰而至,愉悅而亢奮的 情緒悠揚蕩逸,久久都揮之不去,讓我由衷的好好地享受了一番。作釣翹嘴中我們常規概念多以spoon、minow歸納為倡導理念的作釣模式,未曾將一些釣 組的廣譜運用範圍加以權益。原因我想還是因為我們接觸luer釣法屬起始階段,未能透視出kuer釣法理念的緣故吧,使得我們在一些釣組的運用上難以去突 破,過多沉迷於傳統模式上而僅限於此,如果不加以嘗試就會錯過很多的機率,以至於延誤我們在luer釣法上的拓展。

曾今在作釣中連續上12尾翹嘴,最大的76公分,空竿率 為零,那一幕彷彿歷歷在目、至今都記憶猶新。如是巧合那在後期根據這一思路,刻意在日間選擇深水結構,有針對性的選擇理想中的標點,讓我獲益匪淺。我常常 是起初利用spoon在一些較為顯著的標點處打探,用快收+停頓(triggering)、point pumping、N字跳底等突顯手法,來尋找翹嘴的蹤跡,根據它們追逐、就餌所反映出的語言分析它們的活性高低。

往往用spoon我不去考慮成功率的多 少?而是利用spoon的光線折射理念去刺激它們的反應,目的只有一個——通過某一個節奏來發現它們。當有了目標出現時無論它們攻擊與否,至少給我提供出 一個資訊——有魚,從這一資訊中快速做出反映來調整作釣模式。當我發現翹嘴在多次追逐不就餌的情況下,就要考慮釣組及luer的適配。

在活性不高時這一表 現尤為突出,但並非完全不就餌,其原因是它們還存有顧慮,並非飢不擇食。要知道動物的本能不代表它們的貪得無厭,在它們不具備儲存食物概念的前提下必然是 要進食的。所以我在這種情況下會去選擇Mini-jig6#1/16oz+直尾蛆,讓這一組合更為貼切去模擬庫蝦(甚至是水庫中常有的一種蝦虎魚)。

以庫蝦模式,finesse fishing作釣理念來權益技法上的突破,令我獲得諸多咬口,以杆杆命中的效率,更加為我奠定了這一組合的適用性,也為我在後期作釣中向更為深的區域大膽挺進。不記得有多少次這樣令人亢奮的經歷,令我執意想把這些體會一一闡述與其共享,阻於文筆的匱乏難以隨心所願,只能將個例拿出以此借鑑。

在水庫路亞釣翹嘴鮊魚的技巧全解析 第2張

多半情況下我在一個水庫作釣,首先要根據當天水情(能見度)光照暗明度來確定我要設定的泳層,非視窗期在時間段這個概念上已不佔主導地位,重要的是水的能 見度加上日照光線暗明及有結構標點的選擇。

在光線很強的區域這會降低它們的視力範圍,不利於它們發起攻擊,魚的側線雖能為它們起到輔導作用,在條件允許的 前提下更依賴的是視覺效應,而在非視窗期這個階段視覺效應更能激發它們的慾望,所以採取power fishing作釣模式有利於在這一時段的體現,這些致命的誘惑必然其果導致悲劇的發生。

由此泳層的定位是鎖定它們最有效的途徑,只有當我們根據當天所掌 握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將這些資訊源加以組合,確定魚會在那個泳層,那麼你才會在作釣中將luer設定在某個層面,以省去不必要的盲投。掌握這一常識並非易 事,這需要經驗值的積累和用心作釣每一次。

那麼剩下就是結構的鋪墊,結構在庫釣中的重要性。這不僅僅只是說翹嘴需要結構來為我們找出最好的捷進,也是在作釣中針對每一種物件魚所需具備的條件。找出一個結構體在水庫中的深與淺、陰陽朝向,這對在不同時間段有利於我們做出選擇, 更為快捷地找出各種物件魚的蹤跡。

我曾今在一個水庫花去大半年時間在一個一萬三千餘畝的水庫中苦苦探知水下結構,這一好處的體現使得我在後期不同季節和時間段獲得諸多咬口而打下堅實基礎。 也是在諸多獲益中有機會去驗證,以求證它們在淡水物件魚中的實用性,有針對性的去發揮釣組的功能性及突破性,做到這些前提是我們要從獲得諸多咬口中才能加以實現。有了上述這些經驗的積累,想象力及開創性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而在一些陌生水庫作釣我會首先觀察水情,大多數水庫水的能見度大致在2米左右,那麼泳層設定不會低於4—6米範圍,這與在湖泊做釣思路有著很大的差異,在這一泳層中大面積的進行搜尋,有些時候鎖定在9米左右這一水層(根據水體能見度、日照強度、即時氣候), 採用大幅度抬放杆稍N字跳底或triggering手法去撲捉它們的蹤跡,你會發現通過較為突出的手法及spoon的搜尋模式,很容易找出它們的行蹤。

而在一些水下結構不明、大壩峽灣、夾角等地採取主攻作釣思路功效都較為突顯。原因不外乎這些結構體在適當的深度能迅速完成光合作用,有利於食物鏈繁衍生息, 為那些食物鏈中端提供了食物及嬉戲躲避的場所,實踐證明有些我們尚不瞭解的水庫,在深水區域有結構的存在是我們未知的,那一瞬間通過正確的作釣思路,就會 在那一刻帶給你莫大的驚喜!

索性在後期作釣模式中非視窗期這個時間段,選擇4-6米有結構的區域作釣,情形令我茅塞頓開,以致在後期從釣獲個體大小在後期 可大致斷出這一標點翹嘴數量,那40公分左右個體多為群居在3-5尾以上,超過60公分以上的基本是“獨行俠”。

這一規律的形成自然可以讓你做出去與留的抉擇。往往在40公分左右的個體上我更喜歡使用Mini-jig,這一選擇的特點是在精細作釣的理念上強化高作釣 效率,也是我們常常說到的finesse與power的結合,其精細化組合、穩定的泳層、給更多的時間去讓翹嘴抉擇,加上一點小小的杆稍提升,步履慢衫行 至於它們的領域,到嘴邊的“肥肉”翹嘴不吃就奇了怪了?如有咬口未中瞬間2-3個輕微抬腕節奏,模擬庫蝦逃竄的肢體語言自然就會看到結果。

這一手法的慣用 也使得我在長期作釣中,領會到適宜把握節奏的重要性,而不是說一種節奏的把控誓死如一,這裡需要根據不同的情節加以調整,圍繞自然界的法則去做這點你就錯 不了。那麼說到這些終歸揭底無論我們怎樣來判斷、調整作釣模式,其原則都需要有第一尾的釣獲去驗證。從中你才能斷別你的思路對錯與否?沒有這一基礎一切也 只能說是紙上談兵。那麼用心去做在庫釣中,你會體會更多作釣樂趣及它們的無奈——

水庫作釣大部分時間我會選擇單鉤spoon作為反應餌來使用,很少使用三本鉤的原因是免去掛底的煩惱。更多情節是通過各式手法搜尋翹嘴的蹤跡,哪怕是有跟、有咬口脫鉤或 是未咬中,都可從這些細微環節中找出破綻,利用它們反饋的肢體語言,來詮釋這些資訊而迅速找出切入口。

很多次我在遇到此情景下“餌魚模式”是我首先要去權益的,其次便是節奏的把控和手法的運用,每一個步驟的始末都圍繞著一個主題;中魚——在這一基礎上如 果你換位思考一下問題自然迎刃而解。所以當有了這些定向模式,讓我很少發現它們蹤跡而讓其溜之大吉。

有些時候我在作釣青梢中頻頻得手,連續不斷上魚途中突然間會出現歇口,調整泳層實際在尋找青梢的蹤跡,而在上層三米左右的泳層中得到一個強有力的頓口,瞬間杆稍下垂,線輪吱吱作響,一陣搏魚經過末節才看到翹嘴的身軀。隨著這一資訊的出現,鎖定這個層面及修正原有的節奏,12尾翹嘴的連連得手重新整理了我的個人記錄。通過後期作釣青捎中這樣的例子時常出現,由此我們認真分析,在彼此獲得所需的前提下,這是否就是互惠效應呢?

而在另一次作釣中,也是出於一時的興趣,上午在搜尋鱖魚幾處標點後,想在檢測一下我的判斷,看通過正確的思路能否將區域模式這一概念加以強化,從當天的氣候及下午光線、風向 的偏移,加上這一處結構的特異,在水下5英尺是一塊較為平坦的岩基約有10米左右長,在中間段折成一個90°的夾角位於主河道,在下方垂直近6英尺左右又有一塊較大突出的岩基,延伸向下在8英尺左右便又有較為凌亂的碎石。

山體所形成夾角基本是90 °對於東北方向,那標點自然背東北朝西南方向,在早春及秋末下午我多半會去選擇這樣的地段,毋庸置疑水的溫度自然在這個時候才可能回升,而在水庫作釣相對 要比湖泊遲20天左右,這一規律的形成自然在5月初選擇這樣的標點是可行的。於是來到這個經常光顧的標點。組合 CARDIFF56ULB+CQ51s+4LB尼龍線+spoon1/8oz,急收+暫停,幾個回合後,在1米左右的水層發現有魚追咬,未中。

再次拋竿中魚後脫鉤,於是調換釣組shakyhead,組合EG-TKLC66MFX+dawia103shl+ Mini-jig4#1/8oz+叉尾魚+8LB尼龍線。(模仿蝦虎魚)拋竿中魚連續兩尾,第三杆有訊號無魚獲,再次調換組合; G-SHR821s+dawia2004+6LB尼龍線+Mini-jig6#1/16oz+直尾蛆(模仿庫蝦),又是連續中魚兩尾後無訊號,搜尋4米 左右水層,有訊號提竿-花鱖、班鱖。

當這一作釣思路續再度搜索6米左右水層時,青梢、紅稍——從這一例中也是通過區域模式,根據風向及 水下結構多層次,有方向性的正確選擇才會得到與它們不期而遇的經歷。也是因為有了區域模式這一方向,正確把握住了餌魚模式這一自然規律,通過有效的節奏把 握,讓各列系統組合逐一發揮其優勢,那突顯效果便由此可見——事實上隨著季節的轉換,將餌魚模式、區域模式隨季做些調整來強化這個概念,很多時候滿足感遠 遠勝於你的漁獲…….

拿出這一例子的緣故也是說在上期的文稿中,為什麼我要強調水庫路亞概念的內涵,在更多的作釣思路中給予我們更為廣闊的空間。而不是說單套系統的組合所能 及,去掌握在水庫作釣這一規律。 也不是說我們去將目標設定的過於感性化,而將期望值預計的太高,這有違我國淡水物件魚資源的自然習性,運用好釣裝去系統化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視的—— 下期《水庫路亞釣青梢技巧》將體現輕型釣裝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