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聚焦 > 釣魚資訊

漁人情感:反思環境的破壞以及魚兒都去哪了?

欄目: 釣魚資訊 / 釋出於: / 人氣:2.92W

電工可恨麼?這個問題對於絕大多數釣魚人來說是肯定的,或者,可以這樣說“電工”,和“網民”是釣魚愛好者的天敵。縱觀各類關於電工事故的各類新聞,致傷,致死的。似乎都很難引起人的同情,尤其是對於釣魚人來說“電工”的事故甚至成為一種“快感”。

作為一名中毒頗深的釣友,我也是這樣。電工對於我來說就像是瘟神,避之不及,每次出釣若是碰上電工感覺都要晦氣上一天。我心中一直有這樣一個理念作為釣魚人來說我是愛護環境的,而他們自然是破壞自然環境的。

漁人情感:反思環境的破壞以及魚兒都去哪了?

這樣的情緒直到去年開始有所改變,2012年的冬季我回到了郫縣紅光鎮,每年我都要這裡住上一兩個月,或是一種習慣,或是一種巧合,亦或是一種緣分。然而不管在哪裡,釣魚在我生活裡面始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於郫縣四周都沒有湖庫。賭塘就成了郫縣的特色之一。最近兩年我在郫縣都會去一處賭塘,說是賭塘其實此塘早已沒人投魚,由於之前養過魚所以裡面還剩有一些鯉魚,老闆當做賭塘20元一天。

當時釣魚的人很少,可是水質卻很清澈,水面十分平靜,偶有一些野鴨子在水面,它們或嬉戲,或沉思,就算是那落單的鴨子也很少來打擾釣魚人的寧靜。在這裡往往不能有好的收穫,一天下來能獲魚一兩尾便已是幸運。可是在這裡坐上一天心情卻十分的平靜舒適。

可是在去年老闆每週開始定量放魚,魚開始好釣了,釣魚的人自然也開始多了起來,然而水質也每況日下。可以這樣說當時魚塘的水面已經是綠油油的一片,老遠就能聞到一股惡臭。對於這種情況我甚是不解便開始尋找汙染源,可是當我尋遍了整個魚塘,卻沒有發現有汙水排放或者說是其他的汙染源。

直到有一天我去漁具店買飼料打窩的時候和老闆聊起此事,老闆才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老闆指著我手中的一袋飼料說到“你這一袋飼料打到水裡就會有一片水變成綠色的”。此話確實令我羞愧不已,每當我在此賭塘釣魚的時候,沒開釣我便已經開始進入了打窩競賽,剛開始的時候我扔一小把,後來隨著其他人打窩量增多便也逐漸增多。更有甚者每次釣魚之前都要打上至少半桶窩料。我常以熱愛自然自居,更是認為釣魚是一種人與自然的結合,從來沒想過釣魚也會傷害自然。可是事實卻是對於那一片“綠水”我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漁人情感:反思環境的破壞以及魚兒都去哪了? 第2張

時間回到去年12月的三岔湖。12月的三岔水平如鏡,波瀾不驚。對於大多數的三岔釣魚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季節,然而我卻獨愛此時的三岔。一天下來收穫寥寥,出於無聊我決定生一把火燒掉旁邊的垃圾。

可當我開始收集垃圾的時候任務量之大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在我那狹小的釣點四周我竟然收集了各種餌料袋不下50個,飯盒更是不計其數足夠我燒好幾個小時。最後收杆的時候從水裡還拉了一個上來。毫無疑問這些飯盒餌料袋肯定不是“電工”或者是“網民”留下的。

國內釣魚人有一個習慣,或許是從某電視臺學來的,每當到了水庫邊左手一包XXX,右手一包XXX,這種餌料一混合便成了精神境界中的一種利器。似乎漂未動魚已入戶,然而這個習慣造成的卻是不管在哪個河流湖泊,只要有釣魚人的地方就有餌料袋。

漁人情感:反思環境的破壞以及魚兒都去哪了? 第3張

鏡頭再轉至老家的一魚塘。此時已是春節將至,雖然已離開農村十多年,可是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還是會不由自主的回到老家。就像魚兒迴游,鳥兒遷徙早已是一種習性,一種基因。

今年的春節如往常一樣熱鬧充滿人情味。唯一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人們的話題不再停留在鄰村的那個俏寡婦身上了,取而代之的是本村的老光棍華修。

老光棍是本村出名的養魚戶,至於出名我想一方面是因為他是本村唯一養魚戶,另一方面也是本村唯一的光棍。在過去的58年裡華修一直與魚兒打交道,女人他自然是看不上的。

然而最近兩年興許他是移情別戀開始養豬,由於豬肉行情不錯,華修自然也掙錢了。有錢以後提親的或者自願為養豬事業獻身的女性自然也不再少數。華修選了她們當中最風騷的一個,別人都說女方不為真心只為騙錢,而我母親確認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如今的華修有錢了身邊也有美女相伴,做事自然也闊氣了起來。

由於不打算再繼續養魚,所以春節前後將魚塘的魚寥寥打了兩網,或許是出於對魚兒的厭倦,或是不願意想起那58年的單身夜晚,華修不願意再次下水打漁。他便想到了我這個魚瘋子(我的第一條魚便是在他魚塘裡“偷釣”的,當時4歲,後母親得知後給了我一耳光命我放回)。然而這一次華修邀請我到他家魚塘釣魚不用挨耳光,也不必將於放歸所得之魚可全部帶回家,甚至讓我多邀上幾個好友。

此事對於我來說自然是上天的恩賜。從三十到十五幾乎每天我都和幾個好友泡在塘邊,甚至大年三十的午飯都在魚塘邊吃的。期初的一兩個星期幾乎每天每個人都會有幾十斤的收穫,到了後來漁獲逐漸減少(漁獲我們託好友賣了作為禮金還給華修),後來幾乎就很難上魚了當時想興許是魚不怎麼開口的緣故,幾個好友與華修商量之下決定放乾魚塘看看是怎麼回事,可是結果卻令我們大吃已經,魚塘裡的魚所剩寥寥無幾,我從來都只認為“網民”“電工”才能把魚弄乾淨,釣魚對魚的傷害很小,可是…剩下的魚兒都去哪裡了?

如今看到長江兩電工遇意外的新聞深有感觸,“電工”在我心中依然不是什麼好職業。可是對於環境,我們是否真的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