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物件魚 > 其他魚

釣黃鱔魚的技巧和方法詳細分析

欄目: 其他魚 / 釋出於: / 人氣:6.61K

黃鱔屬無鱗魚類,體圓滑細長,頭部稍大,呈鈍三角形,口具細齒,肉食性;生活於淡水中的黃鱔個體較小,成年期體長40—50釐米,體重100—150克;而生活在海洋中的海鱔,它們捕食凶猛,以小魚、蝦、蟹為食,最大體長可達2米、體重15千克。淡水黃鱔又稱鱔魚、長魚,盛產於我國東部沿海及華中華南廣大水鄉澤國,江河湖泊、水庫、溝渠池塘、小溝小河、稻田水田到處都有它們洞窟和藏身之地。

釣黃鱔魚的技巧和方法詳細分析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原生態的野生黃鱔資源跟其他淡水魚類的命運一樣,已到了嚴重枯竭地步:一方面是水體汙染、農藥殘毒j另一方面是無監管、無節制地濫捕濫撈和非法電、毒、炸魚。野生黃鱔物種資源已到“瀕危”地步,故“身價百倍”,許多地方已進行人工繁育養殖,供應市場

因為黃鱔是高階補品,有壯陽、壯身、壯力、延年益壽之功效,這在明代大醫藥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書中亦有記載。為了探尋野生黃鱔的祕境,也為了追尋淡水黃鱔珍品中的美味,有興趣有條件的釣友,不妨換一種思維、換一種垂釣方式,來體驗一下夏秋季節釣黃鱔的樂趣和享受,說不定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釣具和前期準備

釣黃鱔不用我們普通的釣竿、釣鉤、釣線和釣餌。漁具店也買不到專用釣具。需我們自己動手製作簡單的釣具。到街頭修理自行車攤上,向修車師傅要兩根最細的廢舊鋼絲輻條,用砂輪將螺絲處打磨成尖銳的針狀,回家後用蠟燭或爐火將尖頭燒紅回火,再用手鉗將針尖處彎成釣黃鱔的專用鉤,當把兩支鋼絲鉤彎好定型後,還需再把兩支鋼絲鉤鉤頭全部燒紅後,徐徐插入冷水中進行淬火。淬火後再對鉤彎部進行拉力測試,當負重能達3~4千克拉不直時,即可定型組裝鉤柄。

釣黃鱔專用鉤柄宜選用具有彈性柔性的竹梢或竹片,上端小指粗、下端筷子粗,長40—50釐米,距下端10釐米處,橫向鑽一個小孔,把專用鉤(自行車輻條)上端大頭處折彎,穿過鉤柄小孔(竹鉤柄小孔下方可刻一道凹槽)置於凹槽內,再取一根舊魚線,由於至下將竹柄與專用鉤鋼絲一道道纏緊,這樣兩支釣鱔的專用鉤(一支備用)便做成了。竹製鉤柄加鋼絲鉤(28釐米)總長度保持在60—70釐米,最宜探入洞穴進行釣鱔操作,也可以把一二千克的巨鱔強行拖出洞穴、甩到岸上。

其他輔助釣具有隨身攜帶的蚯蚓盒、釣餌用粗大的黑蚯蚓、可以背在身上的小魚簍或小水袋,釣者宜穿長褲和膠靴,帶支手電筒、驅蚊劑等。

尋找鱔魚窟,摸清鱔魚活動規律

閒暇時,約上一兩位釣友,攜帶釣鱔工具,輕裝上陣,至“水邊”用70釐米長的鱔鉤可以撥開水草雜物,察看岸邊與水接觸部位,是否留有鱔魚洞穴、洞穴門口是否留下鱔魚進出遊過的線條狀痕跡。這與龍蝦、螃蟹“多爪”爬行痕跡截然不同。

黃鱔屬於“夜貓子”,白天進洞休息,天黑後紛紛游出洞穴覓食,在傍水邊的碼頭下、岸堤、橋洞、石坡洞穴、雜草、蘆葦、樹根樹洞、稻田、水田、秧池、浸水地邊、沼澤灘邊,凡有蚯蚓、土狗、蟋蟀、小青蛙、蠐螬等昆蟲出沒水邊,就會有成群遊動大小鱔魚出沒捕食,它們還能“兩棲作戰”,近距離游上岸捕食,它們的嗅覺、聽覺、視覺都很發達。

鱔魚的窩都平水而建,有老窩新窩、洞穴有大有小,有深有淺,它還佔用龍蝦洞、蟹洞,洞內必有高出水平面的部分,以便它進行呼吸和氣體交換。駐足水邊,仔細搜尋,必能找出多處“家有主人”的鱔洞,並一一留下記號。

釣鱔如戲水,囊中取物歡

約上三兩釣友(安全第一),帶上晚餐(或晚餐後出發)傍晚出發,將兩支專用釣鉤均穿上整條大黑蚯蚓,鉤底部留下10毫米“軟頭”,讓蚓頭好扭動,鉤上部的長蚯蚓段,需用細棉線將其紮緊,以免讓它自由滑動,影響釣鉤探洞時的操作。

當你尋到水邊有一處平水洞穴,人體應跨開“馬步”,先於鱔洞上方臨水站穩,兩隻腳須用鞋後跟蹭幾下,蹭出兩個小凹坑,然後人體蹲下,蹲穩,保持身體平衡,腰微彎,伸長兩隻手臂,一隻手臂可以當“支撐”點,支撐於岸邊泥地上(熟練後支不支撐均可),另一隻手“倒持”釣鱔竿柄,鉤頭朝向自己襠下,注意讓大蚯蚓頭部的鉤尖向上(鉤尖部可以露出),持水平方向將釣鱔鉤(餌)輕輕探入(自己襠下的)鱔洞中。不論這個洞有多深(水平方向),洞中範圍有多大(扇形),你的釣鱔鉤(餌)就必須儘量(70釐米)深入,探索麵儘量擴大。如果前方受阻,可以撤回換一個方向再行往裡“探查”。

在用釣鱔餌鉤往鱔洞中逗釣鱔魚時,在撩逗手法上,要遵循黑蚯蚓的“生活方式”,才能吸引大鱔魚的“捕食慾望”。具體應用到持鉤柄手法上,要讓餌鉤貼底,往洞中漸行漸進,“左右”扭曲往裡“爬行”,當遇到“阻礙”時(洞壁),要稍等片刻,然後再變換方向,再“蠕動”爬行。一般“碰壁”與鱔魚“咬鉤”,在動作和手感上是有分別的。

餌鉤探洞所遇到的“碰壁”,是僵硬不動的;而大鱔魚發動“攻擊”、“吞鉤”、“咬餌”、“扭動”,都會明顯地傳導到釣鱔鉤柄和持鉤手感上。此時釣手應做到心中有數,明知鱔魚咬鉤了,切不可興奮過度、手足無措。正確的提竿方法是捏緊鉤柄,緊密地往鱔魚口中“一送”,隨後往外“一抽”,當釣鉤上有了重量,當這個“重量”還在“扭動”時,就要稍抬手臂,緩而有力地把上鉤之鱔從洞穴中連拖帶提地拔出洞口、隨著釣手身體的站立、轉身,把垂直的鉤柄和上鉤之鱔移至岸上安全之處,一般不須抓魚退鉤,可直接把長長的鱔魚放入魚簍或水桶中。當全部鱔體進入簍中後,只須將鉤柄扭轉身,讓鉤尖平行向下,再輕輕一退鉤尖,因為鉤尖內側無倒刺,故鱔魚一下就滑落簍中,成為你“探囊取物”的戰利品了。

釣鱔中關鍵技術和細節

拿釣鱔魚與釣鰻魚比較起來,釣鱔屬於很爽、很愜意的釣法,乾脆利落,手到擒來,上鉤走岸後,掙扎扭動的勁頭都不會“難以制服”;可當你釣上鰻魚(無鱗魚)後,那可不得了,它馬上會用整個長長、佈滿黏液的身體將你的鉤、線(柄)拉倒絞緊,叫你難以抓取退鉤;然上鉤之鱔就“老實”多了,如果你須抓它的話,不宜用“五指”,只須伸出一根中指,往頭後“頸部”一鎖,便可抓牢。

鱔魚上鉤後的“反抗”和“掙扎”是在洞中進行的,它會用扭曲的身體支撐住洞壁,阻止你的釣鉤拖它出洞。當你遇到這樣的阻力時,一般鱔魚個體小、阻力相對也弱,你持鉤的鉤柄就可以用韌勁強行拖它出洞:若是遇上較大阻力,說明此鱔個體較大,使你較難順利拖出時,你不妨暫緩往洞外拖拽,等待它5~10秒(注意不能退鉤、滑鉤),讓它鬆勁和放鬆反抗時,再猛地一下拖,提它出洞、上岸。

由於釣鱔面水而蹲,從襠下洞穴中又是向水面方向拖、提鉤柄,加上鱔鉤又無倒刺,故在整個釣鱔操作中,要默記中鉤、拖出洞穴和提上岸,要分“三步走”,尤其注意提竿角度和協調一致,切不可往洞外猛抽猛甩,否則上鉤之鱔就很可能被你甩到河裡水裡,讓它逃之天天了。

鱔魚具戀巢習性,尤其是多年生的老鱔、巨鱔,它們可活數十年,體重可達5—10千克,體長70~100釐米,它一口可吞下一隻鴨子,一般“深居簡出”,多住在老樹根(洞)、老石洞、老石橋、老碼頭等深洞中。

從這些老洞穴中,常可釣上1—2千克重的巨鱔!除了“一洞多室、多岔”可住幾尾鱔魚外,往常多為“一洞一鱔”,當釣上一尾鱔魚後,大致已知洞中情況,即可再尋再釣第二、三、四洞了。

Tags:黃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