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調漂 > 臺釣調漂

搞明白什麼是浮漂最靈、最鈍的位置,再調整就容易

欄目: 臺釣調漂 / 釋出於: / 人氣:5.95K

任何一支浮漂,都是有漂尾(漂目)、漂肚、漂腳三部分組成,且不管浮漂的形狀,只要浮漂進水之後,因為浮漂不是一個整體的規則形狀,所以露出水面之上的部分不同,浮漂的浮力值也不同,那麼相應的,浮漂的靈敏度,或者說反應速度也不同;為什麼說,調漂之前,要先搞明白浮漂的最靈、最鈍的位置呢?因為只有瞭解了兩點極限位置所在,那麼,用該浮漂進行調釣時,怎麼調靈,怎麼釣鈍,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浮漂在進水後,露出水面之上的部分,理論上來說,到漂肚和漂尾的連線處,應該是浮漂最靈敏的地方,因為浮漂處於這一位置,在出現吃口訊號時,浮漂受水的阻力最小,而浮漂完全沉入水中,受周圍水壓、水阻影響,浮漂的反應是最遲鈍的,關於極靈和極鈍的這兩個位置,應該沒有什麼異議,但是,在實戰中,還要考慮鉛墜所在位置,子線的彎曲程度,這些綜合因素影響之下,再來看浮漂的極靈、極鈍的位置,就不是一回事了。

搞明白什麼是浮漂最靈、最鈍的位置,再調整就容易

釣組,之所以有一個組字,是因為釣組是由大線、子線、浮漂、鉛墜、八字環、鉤餌這若干環節組成,而一旦有魚給口時,訊號的傳導順序,是鉤餌、子線、八字環、漂座,如果沒有魚口時,浮漂因自身材質、體積,產生的浮力,略大於漂座以下所有環節的質量之和,那麼這個時候,子線的彎曲程度,和鉛墜離底的距離,就對浮漂出現動作,訊號傳導的速度和效率,就有了重大的影響;當然,想要把所有情況都事無鉅細分析到位,也是不現實的,但是我麼可以單就浮漂的最靈、最鈍,兩個極限值,做出分析,也就是為什麼這兩個位置是最靈或者最鈍,以及對釣組整體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那麼,在實戰時,調整釣組的靈鈍,就不再是之上談兵。

搞明白什麼是浮漂最靈、最鈍的位置,再調整就容易 第2張

怎麼樣才能找到浮漂最靈的點,找到這個點的依據是什麼?

第一步、不帶鉤半水調漂,讓漂目全部露出

我們先重鉛找底,將漂目露出水面半目,然後第一顆太空豆鎖住這個位置,從這顆pi到鉛墜之間的距離,就是水深;然後我們將浮漂下推一整隻浮漂+5釐米的距離,如果子線的長度大於浮漂的長度,那就下推整個子線的長度+5釐米;接著我們修剪鉛皮,一直讓浮漂的漂目全部露出。

第二步、稱鉤餌壓目、精準找底,確定最靈的目數

接下來,我們先掛子線,記錄雙鉤加子線的壓目,然後再將雙鉤都附上餌團,再次記錄壓目目數,同時記錄漂目露出在水面之上的目數,然後將浮漂上推2目左右的距離,如果浮漂漂目沒有變化,則此時底鉤已經觸底,然後我們做一個驗證,看看是不是精準找底,將吐下下推3~4目,浮漂露出的漂目,應該和之前的目數保持一致,不會變化,精找底成功;哪麼此時露出的釣目,就是該浮漂在實戰時,訊號最靈敏的目數。

搞明白什麼是浮漂最靈、最鈍的位置,再調整就容易 第3張

為什麼這麼篤定呢?先說第一步,第一步就是做調目的過程,因為漂目全部出水,所以鉛墜離底的距離不管是多少,除非餌團的重量加上鉛墜的重量完全將浮漂拉沉,否則都是百分百離底的(即使在在做調目時,將浮漂下推到水深一半,也是這種情況),這樣我們能保證,不管在後繼調釣的過程如何,在就算加上鉤餌,只要浮漂不沉底,那鉤餌必然是離底,也不會出現一鉤觸底,或者是一鉤躺底。

接下來就是第二步,通過先附鉤,測鉤重,再附餌,測餌重,然後通過上下推漂驗證找底,這樣就能通過餌團的重量,精準的找到對浮漂影響最小的,有魚口時,不會影響到浮漂真實訊號的目數;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所謂浮漂最靈的點,其實並不是固定的,因為調目可以按照最靈敏的調整,但是餌團的大小、比重不同,最終那麼釣目只有1目,那依然是該浮漂最靈敏的點;

結論:浮漂相對於釣組調整,是不存在調幾釣幾最靈這個說法,也不存在子線緊繃到什麼程度最靈,只要有底鉤觸底,那浮漂最靈敏的釣目,永遠只跟餌團的的比重有關係,想要釣極靈,那麼就想辦法讓雙鉤離底即可,除此之外,全部都是偽概念。

搞明白什麼是浮漂最靈、最鈍的位置,再調整就容易 第4張

釣組最鈍的位置,就是其實鉛墜越接近水底,釣組就越鈍,但永遠沒有最鈍

我們前文說了,在做調目時,在測完水深之後,調目越低,那鉛墜就離底越近,那麼在魚給口時,想要拉動鉛墜,受到水的阻力就是最大的,也就是說,調平水釣一目,理論上必然就是最鈍的,但同樣的理由,在不分析子線彎曲程度,僅僅以調平水這樣來確定是不是最鈍,那也是不靠譜的,我們同樣通過不帶鉤半水調漂,還原一下找最鈍的過程。

第一步,測水深、調平水

重鉛找底之後,露出漂尖即可,然後將浮漂下推最長一股子線同時減去一個鉤距離,修剪圖片,帶浮漂漂尖露出漂尖即可,此時鉛墜離水底的距離剛好就是一個子線的距離,調目為平水。

第二步,釣目大於調目1目

掛子線,因為此時調目為平水,漂尖無變化,再雙鉤掛餌,此時上鉤觸底,子線略彎曲,下鉤躺底,子線彎曲,然後我們先上推浮漂,漂目會有所增加,當漂目大於1目,就算調釣結束,且不論雙鉤狀態如何,我們可以接下來驗證調釣結果;因為我們在做調目時,就是按照不帶鉤調目最鈍的設想來的,所以想要驗證結果,只需要浮漂下推,觀察一下釣目變化。

搞明白什麼是浮漂最靈、最鈍的位置,再調整就容易 第5張

因為我們調漂的基本思路,就是釣目只要大於1目,那浮漂的整體浮力必然大於鉤餌、子線、鉛墜、八字環、水線的整體質量,所以我們只要持續下推浮漂,只要浮漂下推2~5,釣目始終是1目,然後,我們上推浮漂,當浮漂上推3~4目之後,釣目會繼續增加,則說明找底精準,調釣結束。

這樣的調釣同樣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必須是懸墜,也就是鉛墜不沉底,那麼這樣調釣,會發現,不管餌團多大、多小,比重多輕、亦或者多重,對浮漂的影響都是沒有什麼影響的;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有最靈,那必然有最鈍,那麼最鈍的一點,到底在什麼位置呢?答案其實很有意思,就是隻要是懸墜,也就是鉛墜離底,那永遠是隻有較鈍,而沒有最鈍,非要說最鈍的一點,那隻能鉛墜躺底。

搞明白什麼是浮漂最靈、最鈍的位置,再調整就容易 第6張

什麼叫做鈍呢?其實淺顯的解釋,就是魚給口時,帶動鉤餌、拉扯八字環、帶動鉛墜,打破浮漂的浮力平衡,所收到的阻力是最大的時候,那麼這個裝太,有且僅有一種情況,就是鉛墜躺底,釣目無限接近平水,當然,事實上我們也沒有人釣三分之一目,最多也就是釣半目,所以說,從理論上來說,釣鈍是可以的,但是釣鈍這個說法,基本上就是個偽命題,只有理論上的更鈍,而沒有最鈍,但是,因為釣目是反饋魚汛的,如果真的露出水面的釣目僅僅只有半目,甚至三分之一目,這種釣目消失,產生的訊號差異,反而又是最靈的,這是不是又自相矛盾了呢?

搞明白什麼是浮漂最靈、最鈍的位置,再調整就容易 第7張

搞明白最靈、極鈍兩個區間的位置,才能通過調釣,找到最合適的靈敏度

當鉛墜躺底時,雙餌完全躺底,這個時候,如果釣目是最少的,那麼理論上這就是最鈍的,而下鉤輕觸底時,釣組是最靈敏的,當我們搞明白這兩點的成因,我們就需要得出以下的結論:

1、餌團體積相對穩定時,調目越高、釣目越高,調釣越靈,但是,如果忽略了餌團體積,調高釣底,也不能算作釣鈍。

2、只要鉛墜懸底,即使子線是彎曲,也談不上最鈍,所以只能說鉛墜越接近水底,調釣就越鈍,當鉛墜完全躺底,那麼釣組才是最鈍的。

3、當我們總是抓不準魚口時,如果沒魚小魚鬧窩,那就從最靈往最鈍開始找口,只要有連續的魚口出現,那必然就是最適合魚情的實際魚口;如果小魚鬧窩嚴重,那就要從最鈍往最靈開始找口,雖然都在最靈、最鈍之間調整,但是順序千萬不能弄反。

搞明白什麼是浮漂最靈、最鈍的位置,再調整就容易 第8張

總結:

要真說非要爭論一下浮漂的靈鈍,其實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在實戰中,影響魚口的因素太多,我們不實戰,不臨場,永遠不知道到底浮漂應該調整成什麼樣,才是最合適的,但是,我們只要搞明白最靈、最鈍,分別是是什麼情況,分別是怎麼調整出來的,那麼,我們再根據實際魚情,要麼從最靈開始往最鈍調整,要麼就是最鈍往最靈開始找口,總能找到最合適的靈敏度,而脫離了實戰,還沒有開始釣魚呢,就說釣靈還是釣鈍,無疑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