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搞明白子線靈敏度的成因,調整出頓口、黑漂就容易了

欄目: 臺釣綁子繩 / 釋出於: / 人氣:1.78W

釣魚是一項整體運動,其中包含了很多細緻的環節,比如打窩,比如調漂,在這些環節裡,總會有一些概念貌似相同,但是細節完全不同的地方,比如我們說調釣,浮漂的靈敏度,說白了就是鉛墜離底的距離,以及子線的彎曲程度調整,但是,釣組的靈敏度,卻又不僅僅包含子線的彎曲程度,還有子線的靈敏度,但是子線的靈敏度,卻又和子線的彎曲程度,有關聯,但是並不一定有多大的關係,這麼拗口,應該怎麼理解呢?

搞明白子線靈敏度的成因,調整出頓口、黑漂就容易了

不管是臺釣線組,還是傳統線組,鉛墜到魚鉤之間,都是有距離的,如湖庫使用的長子線,最長可達1~1.5米,而最短的距離,則是直接短到鉤柄和鉛墜連到一起了,比如朝天鉤;但是要說調整子線靈敏度的有效方法,其實只有兩種,一種是子線的長度,理論上來說,子線越短,魚口的靈敏度越高;第二種,就是鉛墜離底的距離,鉛墜離底越高,子線的靈敏度越高,鉛墜離底間隙越小,子線的靈敏度越差,而這兩種靈敏度調節方法,其實在實戰中的應用,是各有千秋的。

搞明白子線靈敏度的成因,調整出頓口、黑漂就容易了 第2張

子線的長短調節,往往和魚口的訊號損失,背道而馳

在實戰中,子線越短,魚中鉤之後,給口靈敏度越高,訊號損失越少,子線長度越長,訊號損失越大,我們想要釣靈,子線就要儘可能緊繃,但是,在實戰中,這往往又和時機情況背道而馳的,我們以兩種極端的例子舉例分析一下情況:

搞明白子線靈敏度的成因,調整出頓口、黑漂就容易了 第3張

1、朝天鉤釣法,子線最短,抓口最靈,但並不是最靈的釣法

朝天鉤,因為鉤柄上就是鉛墜,所以只要魚能拖動鉛墜,那必然就會拉動浮漂,從而產生漂訊,但是這只是抓口精準,而不是調釣靈敏,因為朝天鉤釣法,是鉛墜直接躺底,屬於躺底釣,雖然子線的長度是靈,因為鉛墜躺底,釣靈就不存在了,因為中鉤魚想要拖動鉛墜,除了需要克服鉛墜的質量,還需要克服鉛墜和水底的摩擦力,而事實上,只要子線稍微有點距離,也就是鉛墜只要能略離底,那就不存在摩擦力這個影響,那必然就比躺底要靈敏。

搞明白子線靈敏度的成因,調整出頓口、黑漂就容易了 第4張

2、子線長度越長,其靈敏度反而和其長度關係不大

在湖庫守大物時,很少會使用短子線,這主要有幾重因素,第一重,長子線在大魚中口後,卸力效果好,如果子線太短,中鉤魚在刺脣瞬間爆發的拉拽力量,很容易導致切線;第二重,子線越長,不管是釣組靈敏度,還是是子線靈敏度,調整起來都比較容易;第三,子線越長,鉛墜落水後,鉤餌在水底的擺幅越大,誘魚效果越好;單就子線靈敏度,和釣組靈敏度而言,兩者沒什麼直接聯絡,為什麼會這樣的情況呢?這就要從調節子線靈敏度的第二個方法,鉛墜離底距離來分析了。

搞明白子線靈敏度的成因,調整出頓口、黑漂就容易了 第5張

調節鉛墜離底距離,是最有效控制子線靈敏度的手段

我們知道,浮漂的浮力,和鉛墜加鉤餌的質量趨近一致,而又略大些時,保證了浮漂、鉛墜、鉤餌之間的平衡,而事實上,只有中鉤魚在拖動鉛墜之後,浮漂才會有訊號,那嗎在魚中鉤之前,鉤餌以鉛墜為圓心,子線長度為半徑,呈半圓形的一個扇形區間之內,在鉛墜沒有下降、上升之前,都屬於訊號盲區,而不管子線靈敏度,還是釣組的靈敏度,其實起著影響因素的,就是這個訊號盲區的具體範圍,範圍越小,那子線靈敏度越高,釣組靈敏度越高,反之,當這個訊號盲區範圍越大,所以,子線越長,靈敏度相對越差一些,就是這個原因,但是,這個說法又不是絕對的。

搞明白子線靈敏度的成因,調整出頓口、黑漂就容易了 第6張

為什麼呢?因為鉛墜離底的距離,決定了釣組的靈敏度,也就是子線的彎曲程度,只有讓子線緊繃的時候,子線靈敏度和釣組靈敏度是正比,而子線是彎曲狀態是,這個訊號盲區,僅僅就只有鉛墜為中心,直徑為鉛墜到水底的距離,半圓扇形區間為訊號盲區,也就是說,只要子線所在的區域,超過了這個區域,將子線繃緊之後,才會導致鉛墜移動,從而帶動浮漂,讓釣目發生變化,總結起來,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浮漂的浮力和鉛墜的質量差如果能接近,那麼其實改變釣組平衡的唯一因素,就是釣餌;

搞明白這一點,看似不起眼,但是在實戰中其應用意義非常大,我們往往認為,長子線的臺釣雙子線配置,比長竿短線的沉底釣法更靈敏,事實上這個說法並不精準,主要原因就在於上述分析結論,當鉛墜所在位置,也就是沉底、懸墜,以及子線長度,子線的彎曲程度,這幾個綜合因素,綜合考量之後,就會發現傳統釣法、臺釣釣法,當有魚給口時,送漂的幅度,是不同的。

搞明白子線靈敏度的成因,調整出頓口、黑漂就容易了 第7張

還是以朝天鉤釣法來距離,因為朝天鉤的鉛墜和魚鉤之間幾乎沒有間隙,所以就不存在訊號盲區,所以一旦鉛墜被拖動,那麼只要水線不是太彎曲,那必然送漂幅度特別大,不管是七星漂還是立漂,都是如此;而如果使用的是有長度的子線,那不管是臺釣還是長竿短線釣法,送漂的幅度必然就不會太大,搞明白這一點,在配置釣組的時候,就可以根據這個特性,靈活的調整出頓口、黑漂的訊號出來。

搞明白子線靈敏度的成因,調整出頓口、黑漂就容易了 第8張

總結語

可能對新手、菜鳥來說,重鉛找底,守鈍釣死口,有魚就行,可能理解不料頓口、黑漂的漂訊,其實是可以人為調整出來的,而對於老鳥來說,往往會因為大師、大咖們的說教,以及自己的經驗,這種資訊糾纏之下,理智的釣友,可能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但是也有可能會覺得越來越亂;可是隻要搞明白頓口、黑漂的成因,以及漂訊產生訊號的幅度,到底是怎麼形成的,那對實戰的影響,就非常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