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水域 > 湖泊釣魚

湖庫守釣大魚,除了打窩的數量,這兩個因素也很重要

欄目: 湖泊釣魚 / 釋出於: / 人氣:2.76W

湖庫守釣大魚,除了打窩的數量,這兩個因素也很重要

古語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話雖如此說,可是想要釣到大魚,那就必須要去大水面水域;

魚的體型,除了其遺傳基因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和其生長的環境容積、供給資源、生態鏈條等客觀因素,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比如我們家養的觀賞魚,放在1米的魚缸裡,和放在1.5米的魚缸裡,亦或者放在2米的魚缸裡,其生長的體型,都有明顯的區別;

對野生魚來說,除了環境容積,供給資源和生物鏈,也很關鍵,簡單點說,就是水域面積越大,供給資源就越充沛,生態鏈就越穩固,出大魚的概率就越大;

指望一條小溪流能出幾條百十斤的大魚,那就純屬幻想了,現實真的不允許,但是,就算是大水面水域出釣,我們也不見得一定就能釣到大魚;而制約我們釣到大魚的因素,則有以下這麼幾條:

1、大魚資源稀缺;

2、水面面積太廣;

3、垂釣時間不足

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捕魚、釣魚歷史,並且將魚類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做成各種佳餚,也是傳統,而隨著近代工業化速度加速;

湖庫守釣大魚,除了打窩的數量,這兩個因素也很重要 第2張

汙染、工業化捕殺、違法電、網魚等行為,使得野外水域中的純野生漁產資源變得日漸稀缺,可能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個水庫裡60斤以上的魚才能稱為大魚;

但是現在,湖庫裡20~30斤左右的,就可以被稱為大魚了,而60斤往上的,都可以稱為魚王了,而就算是20~30斤的大魚,在目前來說,除了個別的水域,大多數區域都算是少見的;

而湖庫守釣,往往我們選定的好釣位,也僅僅是我們認為的,畢竟這麼大的水面,我們認定的好位置,是不是有魚,那純屬猜想;

更關鍵的,就是我們垂釣時間,除了少部分釣友,或因為財務自由,或因為空餘時間充沛,大多數釣友,往往能用來釣魚的時間,也就2~3天左右;

這麼點時間,可能窩子還沒有發,就不得不回家了,所以說,對很多期望能在湖庫中,一顯身手,並且博得大物的釣友來說,湖庫釣大魚,除了打重窩,基本上沒什麼更好的辦法;

湖庫守釣大魚,除了打窩的數量,這兩個因素也很重要 第3張

但,事與願違總是常態,那麼我們在湖庫大水面做釣,除了打大窩、重窩之外,還有什麼其他沒有做到的地方,從而影響了我們的出釣效果呢?

其實湖庫守釣,用什麼味型的窩料,有講究,但是並不太多,畢竟,守釣講究以量取勝,只要不是難吃的一塌糊塗,無非就是魚群進窩早晚的問題;

而主要影響我們發窩、聚魚效果的因素,除了窩料,則是這麼兩個非常關鍵,但是又不太起眼的因素,那就是補窩和養窩;

湖庫守釣大魚,除了打窩的數量,這兩個因素也很重要 第4張

因素一、補窩

補窩,顧名思義,就是打窩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要往窩點,補打一些窩料,這不僅僅在湖庫釣中使用這個技巧,在所有的打窩誘魚釣法中,都會應用;

但是為什麼說,湖庫釣的補窩,尤為需要講究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湖庫釣中,很多釣友有一個誤區,就是隻要打重窩、大窩,就一定會發窩,無非是早晚的問題;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是要考慮到一個實際問題,就是我們選擇的窩點,到底附近有沒有魚,如果沒有魚,那這個窩子打下去,到底多久才會發窩,誰也不知道,這是其一;

其二,除了目標的大魚,比大魚體型小一些的魚也會進窩吃料,我們以為的重窩,到底能不能堅持到目標魚進窩為止;

其三,如果大魚離窩子比較遠,那麼等大魚進窩了,會不會窩料已經變味了,大魚還不會進窩吃餌呢?

湖庫守釣大魚,除了打窩的數量,這兩個因素也很重要 第5張

這三個問題,其實都是無法預測的,而補窩,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幾個問題,那麼補窩,需要注重哪些技巧呢?

1、補窩的數量要和頭窩有差異,一般補窩的量,是頭窩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這麼做的目的,除了讓窩子裡持續有料,如果進窩魚多了,還能讓其有的吃,吃不飽;

2、補窩的時間間隔,要有規律,不能想一出是一出;補窩往往是打窩之後,每6~8個小時來上一次,一則規律的時間,方便我們操作,二則,規律的時間,便於養成進窩魚覓食的規律;

小結:湖庫釣中,打窩很重要,補窩比打窩更繁瑣,但是重要性也更高,而有技巧的補窩,比打大窩、重窩,對漁獲的影響更大;

湖庫守釣大魚,除了打窩的數量,這兩個因素也很重要 第6張

因素二、養窩

什麼是養窩呢?野外水域的魚群,有固定的棲息地,也有固定的覓食區域,當然,這裡的固定,是相對而言,並不是說具體到某一精確的位置;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大魚想要維持自身消耗,就必須要根據水域生態環境,能供給的資源,來確定遊曳的區域;

而之所以要有相對固定的棲息地,則是出於安全因素考慮,而這幾個固定,合起來,就是所謂的魚道、魚窩。

而我們湖庫野釣時,往往是希望,我們的窩子,正好就打到了魚窩、魚道附近,但是,可能性很低,所以我們只有主動一點,做到人為的干涉。

湖庫守釣大魚,除了打窩的數量,這兩個因素也很重要 第7張

而養窩,就是我們能做到,最有效的手段,簡單點數說,就是通過窩料的固定投放,並且相對精準的控制投放時間。

經過一段週期之後,當然,這個週期,可能是2~3天,也可能是3~5天,更有可能是半個月左右,大魚習慣了到我們投放窩料的窩點進食。

然後,我們守釣大魚的概率就高了很多;那麼,養窩和補窩,有什麼區別?而養窩,又需要怎麼來操作呢?

補窩,是在頭次打窩的窩點上,少量、勤補;而養窩,則是在距離窩點不遠的位置上,定期投放窩料,窩點和釣點是合一的,而養窩,僅僅是為了投放,根本就不做釣;

為什麼要再這樣操作呢?原因也很簡單,一來,我們說是守釣大魚,那不可能小一點的魚,我們一條也不釣,這是不現實的;

湖庫守釣大魚,除了打窩的數量,這兩個因素也很重要 第8張

二來,魚的體型越大,就越狡猾,往往也會通過觀察窩點餌料的安全性,而我們將釣點和養窩的窩點,相隔上5米左右,耐心的等上幾天,就能吸引大魚進窩了;

當然,並不是說,養窩就一定會有大魚進窩,因為養窩的具體操作,還有兩個具體的細節,一定要注意:

1、養窩是一個常態、長期的操作;在湖庫野釣中,有經驗的老鳥們,往往會彼此合作養窩,就是前一個釣友剛撤,後一個釣友就會接著養窩;

只有這樣的長期操作,才能讓水域中,體型較大的魚,知道此處水域,有一個固定的食物投放點,而我們養窩之後,沒多久就放棄了,那就算是前功盡棄了;

2、養窩和補窩的位置,不能太近,也不能相隔太遠,隔得太遠,因為養窩的窩點沒有放鉤餌,所以安全性自然很高,那釣點鐵定就沒什麼魚了;

隔得太近,那就談不上什麼養窩了,畢竟一起竿,就那麼點距離,怎麼操作,都會驚嚇到窩子裡的魚,所以這個度,需要很好的把控,而經過實戰,兩個窩點,相隔5米左右,剛剛合適;

湖庫守釣大魚,除了打窩的數量,這兩個因素也很重要 第9張

寫在最後

湖庫守釣,拼的是耐性,靠的是韌性,而守釣大魚,就如同人和大魚之間的博弈,偷個懶,百十斤窩料打下去,愛吃不吃,這是一種態度;

有規律的補窩,刻意的養窩,雖然累點,但是中魚的頻率,上大魚的概率,明顯就會更高一些,這又是另一種態度。

都是釣魚,也就不存在哪一種更好,哪一種樂趣更大,但是僅就漁獲而言,稍微上點心,那結果必然就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