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入門 > 臺釣新手

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見草隨便釣,還是瞎胡跑

欄目: 臺釣新手 / 釋出於: / 人氣:8.3K

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見草隨便釣,還是瞎胡跑

俗話說,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所以野釣選釣位,第一就看選定的釣點有沒有草,但是,實戰起來卻發現,草少不聚魚,草多易掛底,更遑論大多數水域,肉眼壓根就看不到草;

沒有草的水域,就沒什麼可說的,我們還可以通過近岸的地形來判斷;就說有草的水域,嚴格來說,那也不是有草就可以釣,也要分情況,否則,就變成了見草隨便釣,一樣瞎胡跑;釣草之前,要搞明白水草對魚來說,優點和缺點分別是什麼;

可能有釣友會覺得奇怪,水草,水裡的草,不就是魚的食物麼,對魚來說,到處都是吃的,難道擔心被撐著?哪裡來的缺點呢?其實還真不是這麼回事;

水草,泛指所有在水中存活、棲息、滋生的植物(不包含藻類);水草在水系中的生態鏈,處於非常重要的環節,被號稱水下生態鏈條中的初級生產者,如果水域中沒有水草存活,那水下的生態鏈是無從談起的;

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見草隨便釣,還是瞎胡跑 第2張

水草在水域中,主要的作用,供氧、淨化、迴圈

水草在水域中,之所以被稱為生態鏈的初級生產者,是因為水草在水域中,主要的作用三種,只有當三種作用完全起效,該水域的水生態鏈才是健康的;

1、供氧

通過光合作用,水草會持續的釋放溶解氧,可溶於水的氧氣,幾乎大半都是水草提供,剩餘的比例才是有大氣和水面交換;而水域中水草稀少、水域面積小,那水域中溶氧必然不充沛;

2、淨化和迴圈

水草在繁殖、生長期間,需要大量的 有機物、氮磷化合物,而這一類物質,往往通過水中的魚類、昆蟲,經過代謝之後,才會排洩出來,但是同時,這類有機物、氮磷化合物,也會藻類、喜氧菌結合後,導致水藻、浮游生物、微生物滋生,嚴重影響水質;

而水草的存在,則能大大的環節這個過程,所以有水草、有鰱鱅的水域,往往水質都明顯優於少水草、沒有鰱鱅的水域;而水草越多,就越能加速釋放溶解氧,對促進水下生態鏈的迴圈過程,非常有意義;

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見草隨便釣,還是瞎胡跑 第3張

水草對魚來說,有哪些重要的意義呢?

1、提供溶解氧

這一點其實不用多說,作為在水下存活數量最多,體型最大的生物之一,魚對溶解氧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水草越茂盛的水域,往往棲息的大魚數量比較多;

這是因為往往越茂盛的水草叢,提供的溶解氧數量越大,能供給更多的魚群,相應的,生態鏈會更完善,大魚自然也會更多一些;

2、提供庇護

茂密的水草叢,事實上給水下不同體型、不同水層、不同食性的淡水魚,劃分了生活區域,如小體型的鯽魚、白條等,往往會在茂密的草叢根系遊曳,躲避大魚的抓捕;而體型較大的魚,或者食肉魚,往往會棲息在水草不那麼發達的水域中,因為茂密的根系,很容易刮傷魚身;

而在冬季、夏季,有水草的區域,往往有著冬暖夏涼的效果,也就是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熱,對於變溫物種的魚來說,水草茂密的水域,環境和水溫是很適宜的;

3、食物來源地

這一點其實也不用多說,除了少數幾種水草,大多數水草的根系、莖葉,對魚來說,都是食物,而一旦魚群在某一區域形成固定的進食、排洩、棲息等習性,其排洩物被水草進化,水草根系附近同樣有大量的浮游生物、水藻;

這對魚來說,就是非常適宜的天然食物來源地,只要水草附近滋生了水藻、浮游生物,就自然會聚集大量的魚群,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釣魚要釣草,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見草隨便釣,還是瞎胡跑 第4張

不是所有生長水草的水域,都適合魚群棲息、遊曳

1、生長太茂密的草叢水域2、水草太稀疏的水域3、有著針狀葉的水草的水域4、浮草太多的水域

以上這麼幾種有草的水域,見到之後,不僅不能下杆,反而建議,有多遠走多遠,這幾類有水草的水域,幾乎沒有聚魚的可能,下杆之後,就等著不停的掛底、掛草;

生長太茂密的草叢水域

這中水域,因為水草太過於茂密,根系之間的間距很稀疏,除了小體型的小雜魚、魚苗能在其中存活,體型略大點的鯽魚可能都過不去,所以這種草叢茂密的水域,是不建議下杆的,因為根本就沒大點的魚;

水草太稀疏的水域

水草寥寥,近乎於無的水域,必然有影響水草滋生的因素,如果是人工干涉,如水底鋪設鋼絲網、有人清淤等,那倒是影響不大,如果水域天然就是水底水草寥寥,那多半是水域中有什麼客觀因素,嚴重影響了水草的滋生;

換句話說,該水域必然有很嚴重的問題,如重金屬超標、生活、工業汙水排放,仔細觀察,不僅水中無草,近岸也沒什麼水草,那麼這種水域,絕對不適合下杆;

針狀葉水草滋生的水域

大多數水草,都是扁葉,這單是,這不是絕對的,在很多南方水域,菹草、絲葉眼子菜等,就是這種水草,因為品種原因,莖葉都很硬,邊緣帶刺,一旦成叢,魚群陷入其中,很難出來,而這一類水草,往往也是成叢滋生;

而下杆之後,不小心掛草,取鉤的時候,很容易刺傷、劃傷,而除了極少數的魚苗,大多數幼魚、成魚,是不會在這種水草附近遊曳、棲息的;

浮草太多的水域

水草根據生長特性,我們分成地生草,也就是根系在水底,另一種是浮草,也就是依託於水面雜物,如樹枝、生活垃圾而聚集,浮萍類的水草會聚集在其附近;

如果有水流沖刷,或者大風,很容易將枯枝、垃圾沖刷到下游,那麼水面的浮草很快就會消失,所以這種浮草,往往是不怎麼聚魚的,所以浮草多了,就不建議下窩了,很容易掛草;

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見草隨便釣,還是瞎胡跑 第5張

哪些型別的水草地形,適合我們下杆呢?

選釣點這個事,永遠沒有好或者不好這個說法,就算很小的水面,只要是在野外,卻也很難走遍水域的每一處近岸,所以在挑選釣位時,往往是相對來說,選擇較好的位置,那麼選有水草的位置,也是如此;

1、有草沒有草好

在同一水域,釣點相距不遠的位置,有草比沒草的位置要好;相鄰3~5米,有水草的水底,天然聚魚效果就沒有草的位置強;有釣友曾經戲言,水面無草,但是有根樹枝冒出水面,那這個位置必然就比其他位置好;

原因很簡單,要麼就是其他老鳥下的標記,要麼,樹根底下多少都會聚集著不少浮游生物,必然是一個人工餵養區域,作為標點,打下窩料,就算參照拋竿,也比沒任何參照的釣點效果要好;

2、草多釣邊,草少釣中間

只要有水草的區域,那必然會存在草多、草少,這樣選擇起來,感覺比較複雜,其實不然,我們只要牢記,草多就釣邊,只要水草密度很大,成叢成片了,那就不要在草窩中間開草孔,沒意義,因為草叢中間不可能有大魚;

而我們選擇在草叢的邊上,打窩、下竿,那必然會引誘不少魚群進窩,而且大魚也不會少;而我們在水草相對較少、稀疏的位置選釣點,那就釣中間,因為水草稀疏,根系應該不怎麼遮擋魚道;釣草縫、草茬、草洞,那效果一定很不錯,尤其是春季;

3、有地生草就不釣浮草,有明草就不釣暗草

前文我們說了,浮草不管面積再大,都不建議下杆,那麼優先選擇的,就是以地生草為主,草尖露出水面的區域,這樣的位置,方便我們下鉤,如果看不到草尖,多是暗草,那也不建議下杆;

因為暗草多在水面以下,一不小心,我們就會掛草,光是處理魚鉤掛草,就很耽誤時間,而有了明草,就能給我們參照,可以通過鐮刀、飛爪,清理一下水底,誘魚效果一樣很不錯;

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見草隨便釣,還是瞎胡跑 第6張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有水草的位置,不管在哪個季節,漁獲或者上魚的效果,都會更好一些,但是,如果不講究,隨便下杆,見草就下杆,那和餵魚也沒什麼區別,就結果而言,還是瞎胡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