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入門 > 臺釣入門

水質與魚的關係及擇塘概要

欄目: 臺釣入門 / 釋出於: / 人氣:7.81K

沒有水的魚就成了死魚一條,水中沒有魚兒也成了死水一潭,所以說魚兒離不開水。魚兒是終生與水為伴的水生動物,水的質量狀況,對魚的繁殖、生長和攝食等生理活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為釣魚愛好者,不瞭解魚生活的環境,不掌握魚和水質的一些基本關係,也不容易取得好的釣績。人們釣來的魚大多要食用,怎樣判斷魚有沒有被汙染,食用是否安全,更是廣大釣魚愛好者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筆者僅就這兩個問題與釣友們進行交流,錯誤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水質與魚的關係及擇塘概要

老釣手都有肥水魚難釣的經驗。其實,不是肥水中的魚滑,而主要是肥水的水質不好,對魚的攝食等生理活動產生了不利影響所致。根據科研人員的研究結果,在水質清新、溶氧高(5毫克/升以上)的水體中,魚24小時的攝食量,在生長旺季可達自身體重的50%以上。草魚在溶氧量為5——6毫克/升時的攝食量,比溶氧量2.5——3毫克/升時高20多倍。水好魚活躍,吃食又多又猛,食譜也較寬,自然好釣。水質不好,魚食慾不振,用什麼餌也不愛吞鉤。

釣魚歸來,揀條大的或清蒸或紅燒,一家人圍桌下酒,自然其樂融融。可是,魚做熟了還腥味頗濃,或者開啟魚腹時,看到魚腹內的一層黑漆般的黑膜而不敢下鍋,就十分掃興了。其實,魚的腥味難去和腹壁膜發黑,也都與水質惡化脫不淨干係。

一、水質惡化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水質惡化是由於水體中有機物質或腐敗物過多引起的。“流水不腐、死水易壞”是人們都知道的常識。流動的水體含氧量高,有機物質也不易淤積,所以大江大河的水質一般都比較好,而死水塘和流速緩慢的小溝小河,水體就容易變質。

自然的水具有自我淨化的功能,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水體汙染,大都是由於人類缺乏環保意識,人為地破壞了水體的自然生態平衡所致。就拿魚塘來說,如果施肥、投餌過量,或者用未經淨化的汙水補水,都會使水體產生大量的額外耗氧,不僅造成水體嚴重缺氧,還會產生大量的氨、甲烷和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質,從而導致水質的惡化。

二、水質惡化的特徵

水體是否惡化變質,一般可通過水體生態的變化(如水生動植物種類的變化)和水的理化特性變化(如顏色、氣味、溶氧量等變化)來進行初步的判斷。根據水體汙染的不同程度,魚塘的水一般有4種較典型的顏色變化。

1)藍綠色——水質輕度惡化

施肥、投餌過量或汙水灌塘,會促使水體中耐肥性強的藍綠藻大量繁殖,在水體表面漂浮一層膜狀物,水體渾濁呈藍綠色,這種“假肥水”現象是水質開始惡化的典型特徵。

2)灰黃色——水質次重度惡化

投施過量且未經發酵的有機肥或淤泥過多的老塘,夏季會產生大量的耗氧和甲烷、硫化氫、氨氮等毒、害氣體,致使水體中的浮游生物和各種藻類大量死亡併產生毒素,呈灰黃色並形成發出臭味的“臭清水”。

3)暗綠色——水質重度惡化

夏季高溫季節,由於不斷投施有機肥或補充生活汙水,不能被魚類利用的藍綠藻反覆形成大量繁殖——失去活力——死亡的惡性迴圈,造成水質濃綠而渾濁,水中重度缺氧,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產生較明顯的腥臭味,水質出現較嚴重的腐敗惡化。

4)黑褐色——水質極度惡化

多年未清淤的老塘,塘泥深厚腐殖質過多,又不能補充新水,夏季高溫時會產生大量甲烷、硫化氫氣體,水色黑褐,水面漂浮一層黏稠的泡沫,發出較強烈的腥臭味。這種水體的生物迴圈幾乎停止而成為死水。

我們在垂釣實踐中遇到的水質問題和顏色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的汙染就有許多差別。同一種汙染源,對江、河等流動水體和非流動水體的影響,表現也不盡相同。如上表述的為非流動水體的魚塘4種比較典型情況,只能作為參考。

水體的酸鹼度也是判斷水質的一個途徑。水體的酸鹼度(PH值),是反映水化學反應變化及生物作用的一個指標,它由汙染物的含量、理化特性以及二氧化碳與重碳鹽的比值所決定。淡水魚類較理想的PH值為7——8之間,低於6或高於9,都會對魚類的生理活動帶來不利影響。如水體PH值在5——6(偏酸性)時,魚類的抗病能力會大大降低,極易感染疾病。PH值高於9時,夏季魚容易發生氨中毒。

水質與魚的關係及擇塘概要 第2張

三、食用魚的安全性問題

水是魚生活的惟一環境,水的質量必然決定著魚的質量。像北京的金海湖、密雲水庫等處,水質沒有任何汙染,魚又鮮又香非常好吃,食用是不必有任何顧慮的。可惜這樣的自然水體在北京已如“鳳毛麟角”般的難求,大多數釣迷經常只能去一些商業性魚塘過把癮。而正是這些商業性魚塘,容易因管理不到位出現水質汙染現象。因此本文對魚食用的安全性分析,主要以商業性魚塘的魚為物件。

首先了解一下造成魚塘水體汙染的原因。造成魚塘水體汙染一般有三種情況:(一)用各類汙水作為補充水源;(二)多年未清淤,塘泥暗黑厚度在60釐米以上的老魚塘;(三)魚塘過量投施有機肥和餌料

魚塘淤泥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機物質,它對水質的影響主要有二:一是增加耗氧量,二是產生氨、甲烷、硫化氫等對魚有毒的物質。據研究,養過魚的塘底淤泥的耗氧量和產氨量,比沒有養過魚的要高3——4倍。硫化氫為易溶性有毒氣體,對魚的危害很大。 過量投喂餌料和有機肥,會產生大量的氨氮。多數的氨氮變成氮氣(N2)散逸到空氣中,部分氨氮可通過硝化作用轉化為非離子態的NH3—N,能破壞魚機體的代謝功能,使魚的活動失常、食慾減退,嚴重影響魚的生理活動和正常生長。

汙水中含有鉛、鉻、鎘等重金屬元素,此種水體中的魚體會形成重金屬的沉積,因此用汙水灌塘的魚塘,魚根本不能食用,最好也不要去釣。硫化氫、氨氮中毒的魚,不僅魚肉的肉質鬆散、難於儲存,而且腥味大,嚴重的還會有一股臭味,也失去了食用價值。

藍綠色水體中作祟的主要是藍綠藻,魚一般還可以食用。灰黃色次重度汙染的水體中的魚腥味大,魚腹壁膜發黑,鱗片暗淡,表明受到了硫化氫、氨氮類有毒物質的侵害,不適宜食用。暗綠色水體已屬重度汙染,水中的鰱魚、鱅魚、草魚等上層魚會先後發病死亡,只有部分鯽魚、鯉魚、黑魚、鯰魚、泥鰍等抗性較強的魚還能存活,但腥味難去,腹壁膜深黑,鱗片發黑,體形失常(肚大、肉薄、刺粗硬),絕對不能食用。

水質與魚的關係及擇塘概要 第3張

四、不同水質中魚的差別

沒有被汙染的魚體形正常,鱗片有光澤,鰓部鮮紅乾淨,鰭、尾完整透明,魚體顏色正常(鰱、草背青腹白,鯉魚身白或金黃,腹鰭與尾部發紅,鯽魚銀白或金黃);魚吃食貪、猛,漂相表現符合規律(經驗);魚活躍,遛魚感到十分有力,做熟後肉有彈性,味鮮而不腥。

汙染水體中的魚,以上特徵就會發生變化,一般表現體形失常變形,體色暗淡發黑,鰓部發灰有雜物,魚不愛吃食、不活躍,遛魚無力,吃起來缺少鮮味,腥味大而且難去,魚肉彈性差。對於魚的腹壁黑膜,筆者沒有找到有關材料,但根據經驗而言,好水質水體中的魚腹壁膜一般為淺灰色,水體的水質越差,魚的腹壁膜顏色越黑,因此認為傾向於把北方淡水魚魚腹壁膜的顏色深淺作為衡量受汙染程度的一個視覺指標,供大家商榷。

根據前面的分析,我們就能初步清楚應選擇什麼樣的魚塘去過把癮了。筆者把這種選擇歸結為五個不要釣:以汙水為水源的魚塘不要釣;長期不清淤的泥底老塘不要釣;使用有機肥(人畜糞便)的魚塘不要釣;池塘水色發暗綠、灰黑、灰褐的不要釣;魚塘水體發出腥臭味的不要釣。當然, 那種為圖利而偷偷向塘裡投“小藥”的魚塘,就更不能去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