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方法 > 夜釣

論月光與夜晚垂釣的關係

欄目: 夜釣 / 釋出於: / 人氣:9.78K

在一篇釣魚雜誌上登載了瞿高興先生的"月光影響夜釣?"一文,讀後頗有感觸。其實,大凡經常夜釣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明白點兒月光與夜釣的關係,只是還沒人提出過為什麼?漁民的結論顯然是毋庸置疑的,那是他常年觀察的結果,但是這種結論並沒有科學實踐為依據。瞿先生是位老釣手了,其文章有案有據,但是就是這樣的資深釣手都沒整明白,可見,作為釣魚人,想回答這個問題,的確是免為其難了。

本人也很喜歡夜釣,對於這個問題也曾百思不得其解,但隨著釣齡的増長,對其有了一定的認識,但遺憾的是,我們釣魚人不可能是魚類學研究方面的專家,由於掌握專業知識的侷限性,所有的結論只能是合乎邏輯的推敲,本文歡迎釣友商榷!

要想討論這個問題,我想不妨用用排除法,摒棄不合理的,剩下的就是合理的。歸納起來,可能也就是著落在下文的這3點上。

論月光與夜晚垂釣的關係

一、避光說

最初,我也是從月光如織的釣場上產生懷疑的,鯉科魚類兒本身就畏懼強光,避強(光)趨暗是它的習性。從釣手自身上找原因,當圓月正在你身後時,很可能是被放大了的人的身形和晃動的竿影,其黑黑的剪影落在了魚兒的視覺影像上,使之避開。

但是我很快發現:在滿月時隱藏身形後,和在月虧時的大部分例子當中結果都不一樣,滿月時夜釣當空軍的時候多,而月虧時或多或少都會有魚獲,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當時夜釣時普遍都使用電石燈,沒見得月虧時電石燈對釣魚有影響啊?可見,避光說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全面。

二、光線說

魚對光線強弱的不同反映,是我在夜釣鯰魚當中總結出的經驗,當時我用的是墜下鉤上的釣組,單鉤單子線,綁於鉛墜上端距主線約40CM處,子線在主線上是可以上下活動的。我發現,在月光較強的夜晚,鯰魚很少吃口,但是將子線在主線上上捋,將鉤餌提離水底還是有口的。月光暗淡的時候將子線下拽,鉤餌落底較好!可以推理的是,在強烈的光線下,魚眼當中的食物上的可見光,可能隱藏在較亮的光照中不為其所見。

但是將餌料提離在魚眼的上方卻可見,正如被光照放大了的剪影!對於鯉魚,我認為還是應該從它是屬於羞光性魚類上考量,那麼,月光的強弱對於其覓食的積極與否,還是應該有一定的影響的。但是,日光的強度與月光的強度,究竟是否對鯉魚的影響相同?此點目前還不為我們所知,上述觀點僅為合理推論。

三、月球引力說

近些年來,由於叢林內的冷水魚資源已近物種臨界點,所以也多了些時間蹲大水庫,在釣大水庫當中我注意到這麼一個現象:本來調好的浮漂會在不知不覺當中下降1一2目,通常的解釋是浮漂經過水的浸泡,浮漂的材質吸水,質量加重從而產生的現象,這是個合理的解釋!但是,我用的是塑料浮漂啊!我的好漂一大堆!然而近幾年都送人了,原因就是塑料浮漂穩定性強!一時不解。

不久,我還發現另外一種現象,就是釣著釣著,浮漂竟然會自動長目!記得關係浮漂自動長目的原因,有釣友曾在釣魚雜誌上撰文,文章中將其歸於不斷沉積的餌料托住了浮漂,然而,真像確實如此嗎?

論月光與夜晚垂釣的關係 第2張

於是,在釣魚當中我悉心觀察,發現這種觀點顯然不能讓人信服,原因是大水庫的水體是時常流動的,或左或右,它如何留住成桶狀漂浮的餌料粉末?即便有沉積,鉛墜重還是粉末重?而且我試用過蟲餌,浮漂同樣會長目。這種長目現象與浮漂的降目現象發生在同一天,同一水域,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自相矛盾,讓我若有所思。

之後我又發現:大水庫當中的水流湧動也很不正常,我們在打拋竿中,經常使用於白色的發泡浮子用作窩子的標記,如果綁線過長,它會時而向左漂浮,時而又向右。當然,如果它向前或後漂浮,因為它與我們的視線為直線,我們很難發覺,但可以肯定地說,它同樣在您不知不覺當中發生!有人將其歸罪於風,但是很多時候水底下的暗流並不是風力現象引發的,由此讓我們不得不懷疑;上述3點現象的解釋,是否掩蓋了其發生的真正原因呢?

還是適用排除法,我們設定上述3種解釋完全不成立!剩下的就是水了,水能發生什麼?這麼大的水庫,如果發生人類不能解釋的現象,那它就一定是自然發生的了!想到自然2字,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引潮力"這一詞,在困惑之中,我似乎窺見到了一絲曙光!

其實,還是在中學時,我們就接觸到過這類自然學科,即然月光與魚類都歸屬自然科學這一範疇,我們就在這方面找找原因吧!

我們知道:月球是具有引力的,海水的潮漲潮落,都是月球的引力在主導,那麼,月球的引潮力能否影響到湖庫的水位變化呢?果然!根據百度文庫的專業資料:月球的虧缺與滿月,同樣也引導著地球上的湖泊與河流的水位變化,美國海軍的實驗也表明:在一天當中的不同時差裡,月球的引力在地球的自轉偏轉中,可以引起內陸湖泊的水位變化,使之具有上升或下降2一5CM的水位差。而地球在自轉當中,由於受月球的引力影響,湖水會在某一時間段內發生逆時針或順時針的流動,這足以解釋上文3點表面所掩蓋的事實!我猜想:很可能是水庫水位的變化,影響到鯉魚兒的索餌和停口。

論月光與夜晚垂釣的關係 第3張

水庫水位的變化雖有,但要想證明它與鯉魚的活動息息相關還有些難度。但即然月球的引潮力能改變潮漲潮落,如果不是漲水與落水的關係,那麼,能否繼續推論下去,在鯉魚的自身上找找原因,於是,動物體內的生物鐘又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據國外最早的、關係月球引力與動植物體內生物鐘的科學研究表明:月球的引力直接控制著陸地野生動物和水中魚兒的覓食規律。毫無疑問,陸地上的所有物種都具各自的生物鐘節律,有和晝夜相適應的日鍾,有和月球運動週期相適應的月鍾,還有與地球公轉、季節孌化相適應的年鍾。月球規範潮汐,潮汐則規範物種的習性。

上述理論似乎讓我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依據大部分喜歡夜釣鯉魚的釣手們的經歷:上弦月至滿月垂釣,月光的亮度逐漸增強,魚兒活動頻繁,攝食積極,魚兒上鉤多集中在前半夜。而後半夜因為夜空清徹月光較強,魚兒活性較差。滿月至下弦月,月光亮度逐漸減弱,魚兒上鉤多集中在後半夜。

從這點上看,月亮的光照強弱對於鯉魚的活動,影響的確很大!但是依據瞿先生的記載與我多年夜釣的經驗看,鯉魚對於夜晚的光照的強弱,在覓食上沒有嚴格的規律,顯然它不受生物鐘的影響。而對於月亮的虧缺,在覓食上卻有著定律可循!因而,我們不難看出:鯉魚的覓食規律,受月球近地距離遠近的影響,有著較穩定的時間節點,這樣看來,鯉魚的作息時間,是在受生物鐘的影響!

我國的農曆曆法以"朔望月週期"來計算一個月的天數,"朔望月"是指月朔到月塑,或者是月望到月望,新月到新月之間的長度,即月球執行的週期為29,5天。但是,由於太陽、月球與地球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並非一成不變,因此"朔望月週期"有長有短,農曆一年當中就會出現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情況。

同時,為了保證農曆每月的初——必須是朔月,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說:月亮的圓虧並沒有統一的時間節點,所以魚類的覓食規律也並不墨守成規,這也是瞿先生的日記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下文是我國漁民在長期的漁獵活動中觀察並記錄下的、魚群倚月相週期的活動規律,相信對我們的垂釣活動有一定的幫助,現摘錄如下:

1) 朔月

農曆七年級,日出月出,日落月落。(月亮的引潮力大,魚群全天的活動較為積極)

2)新月

農曆八年級、九年級,月見於傍晩西方近山處。(魚群全天活動頻繁)

3)上弦月

農曆初七、八,中午月出,子夜月落,(月亮當空,夜晚魚群在上半夜活動較多)

4)望月

農曆十五、十六,日落月出,日出月落,(魚群消聲匿跡,故有"十五、十六不打魚"之說。

5)下弦月

農曆二十二、二十三,子夜月出,中午月落,(魚群多在下半夜活動)

6)殘月

農曆二十六、二十七,清晨見於東方,(魚群活動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