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聚焦 > 釣魚資訊

專業釣手垂釣混養池的個人體會

欄目: 釣魚資訊 / 釋出於: / 人氣:2.6W

釣混養池,是一個池釣釣友時常面對的話題。大江南北的釣友們,前往魚池垂釣時,都面臨著如何應對混養的問題。如果說養殖品種單一的開放魚池、特別是競技的專用鯽魚池目前在國內處於少數的地位。那混養就是所有釣友必然接觸和探討的話題。混養池的釣技探討,常常是是釣餌、釣具、釣技等問題雜糅在一起的。綜合起來討論的時候,會發現裡面有無窮的樂趣。

專業釣手垂釣混養池的個人體會

釣好混養魚,對一個釣手的考驗是全面的。根據現場的魚情,一個釣手必須認真的在用餌、釣具搭配、技法選擇上做出最匹配的選擇。這些方面配合好了,你會釣得順風順水。要是這三個專案中有一個不足,短板效應凸現,那你很可能就會被混養池中的魚兒們戲耍的暈頭轉向……

我對混養的問題,一直觀察和分析得比較慎重,因為到現在為止,我依然感覺到這方面有很多東西,需要自己來不斷學習和終結。因為它不像物件魚,只要你把一種魚的基本活動規律摸透了,總能在各種現成的經驗和方案中找到應對這種魚情最合適的方案組合。而混養完全不同,它的魚情沒有太多的可確定性,特別是在不能完全的瞭解混養塘魚情的時候。即便是有經驗的釣手,面對模糊不清魚情的時候,也有一半是憑藉經驗在蒙。

本人也願意結合自己在這段時間內垂釣不怎麼成功的一些教訓和經驗,和大家探討一些釣混養的心得體會:

池釣混養第一步,瞭解魚情,因魚施釣。

走到一個魚池,不問魚情就貿然開釣,無疑是犯了釣魚的大忌。特別是新開業的魚塘,或是魚塘清乾淨了老魚放入新魚的時候,很多釣友為了在第一時間能夠嚐鮮,往往表現得迫不及待。看見某某魚塘新開業或是新魚放入多少多少斤,就呼拉全圍過去了,結果往往釣得並不讓人滿意。

於是,一些釣友回來的時候往往抱怨塘主不夠誠信、瞎忽悠或是懷疑魚池被做過了手腳。其實除了這方面的因素之外,往往還可能是去之前,你並沒有考慮到魚情對環境突然變化時的適應能力。一個地方的魚情,往往受很多方面的影響,可能是單一的因素,也可能是綜合因素。比如季節、天氣,水情、環境、魚情等。

如何綜合分析和考慮這些因素,還要圍繞魚情和它所處的環境來考量。

舉一個例項:

我地一個新開業的魚池,周圍的設施建設的很好,但是池水比較淺,而且池中的魚來源不一,都是放入的新魚。這些魚經過一段時間的環境適應後,在開業前的試釣階段魚口很好。可是開業的當天,前去捧場的釣友收穫都不是讓人特別滿意。仔細分析,不難看出,原因是開業當天環境嘈雜,人聲鼎沸,一下子改變了原本池中之魚已經適應了的安靜環境.加之池水較淺,加重了對魚情的干擾。所以收穫不好也是必然的結果,事實也證明:那天除了在深水區的幾位釣友還是有所收穫的。等到魚池開業2天之後的星期二,在全坑只有2名釣友垂釣的情況下,就有一位釣友魚獲100餘斤!後被魚池主人收購,獲利500餘元,而之前去過的釣友大呼“不敢相信”

其實,開業後這三天的垂釣過程,我是歷歷在目。心中也是沒有停止思索。

在一些黑心的魚塘主和釣友們形成“不共戴天”的態勢時,我對這樣一位堅守誠信經營之道的釣池經營業者深感敬佩。在與其聊天的過程中:我得知他也是一位釣友,因為近年來市區釣場萎縮,釣友們出行越來越不方便。他就想起來經營農莊飯店之餘,在農莊內開辦一個魚池,服務廣大釣友。他對開業時池中魚兒的表現同樣感到非常鬱悶。

事後,我們共同分析了一下魚情不佳的原因,發現根本的問題,就是魚兒面對吵雜的環境產生了心理上的害怕。加上近岸的人影晃動,使得魚兒紛紛躲到距離岸邊較遠的位置,以及水上建築物的底下陰影處。這就是當天幾個釣位選擇在這些地方的釣友收穫好於許多在周圍淺水選擇釣點的釣友的原因。而開業兩天之後,因為釣友人數驟減,環境恢復了往日的相對安靜,再去的兩位釣友就有了百餘斤的不菲收穫。

其實,環境突變對魚情的影響更大。另舉一例:

今年6月5日,我參與了一家漁具店聯合釣具企業舉辦的混養專項比賽。比賽的過程中,出現了連片賽手被“剃光頭”現象。參賽釣友甚至戲稱魚情比一些全國著名釣場的猾魚還要狡猾,更是有一些釣友認為,池魚被魚池老闆做了手腳。不然怎麼也該有口才對,我也作為被池魚“剃度出家”的一員,蹲在魚池邊思索了半天……

其實賽場上遇到這種魚情歷史上早就不止一回了。2008年的南京“光威·釣王杯”就是一例。但是,魚情差到這一步,在我地開了先河。賽事舉辦方為了能成功舉辦這屆賽事,可謂是煞費苦心,一直奔波不已。按理說魚情不該如此之差。第二場時,四個區中竟然有三個區群體性有效魚獲為0。我所在區域除了我自己偶爾中一些小爬虎和小白鰷外,大家都在晾晒自己魚護的護底……開賽後,大家在第二場普遍選擇較為保守的釣法。大部分人糗底。我在釣點內無口的情況下,決定選擇繼續快攻、打遠。以較大團的輕比重快速霧化餌料連續投放。然後逐步離底搜尋魚情,然而受限於竿長和線長的制約。我雖然盡力打遠,浮漂位置遠出兩邊釣友約50公分。卻始終沒有抓到有效的魚口訊號。很快一場比賽結束,我的有效魚獲為0。面對團體性的空軍,參賽者和舉辦方都難掩尷尬的表情。

回到家後分析,有如下的原因:

用於比賽的釣池位於市區東南郊外的一所大型煤礦的駐地,該池南北長100米,東西寬40米,岸高接近1.8米。塘主稱賽前補魚800餘斤,很明顯,該賽池魚的密度偏低。當日清晨天氣晴熱,早間氣壓較低,部分池魚可能有離底的態勢。這是應該比較客觀的魚情。

然而,此次混養賽事,在釣具上竿長限制在4.5米,線長允許超過竿長30公分以內。明顯所用的釣竿偏短了些。在魚兒受驚後紛紛聚集到池塘中間位置時,大家的釣具並不能有效地觸及到魚群集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