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方法 > 競技釣

競技比賽釣混養,學會遠攻近交才行

欄目: 競技釣 / 釋出於: / 人氣:5.08K

釣友們都知道,現在競技釣魚和在一些黑坑釣魚都會對魚竿的長度有限制。競技釣魚對竿長的嚴格限制開始於2006年。在此之前規定釣混養限用5.4米以下的魚竿,釣鯽魚竿長不超過3.6米。“以下”“不超過”這樣的字眼給人留下了空檔,5.4米以下有4.8米、4.5米、3.9米、3.6米和2.7米五個規格;不超過3.6米,用2.7米的也不能說違規。

競技比賽釣混養,學會遠攻近交才行

這就給人留下了機會。有一個成功利用規則漏洞的例子—2005年9月,第三屆“百合杯”釣魚大賽在天津舉行。首輪釣鯽魚,第二輪釣混養的何海濱在塘長130餘米,寬30米,中間水深1.6米,近邊1.2米情況下發現:前一輪釣起後放回去的傷嘴鯉魚聚在中間,用5.4米竿頂風拋鉤經常拋不到位,即使拋到點了也因為魚口輕而打不起頻率。然而在垂釣時十次沒拋到位後,落入水中的餌料已經在近邊3米處形成了窩,把魚吸引了過來。所以何海濱就嘗試側身釣竿梢。這一試還真有名堂,連續中了3尾鯉魚,於是他取出竿包中備用的2.7米竿,釣近邊3米,結果贏得了這場比賽。

競技釣魚一手硬一手軟,用細線小鉤釣快魚是好手,釣輕口慢魚、釣綜合魚用5米竿,配0.3/0.6號的鯽魚線組,遇大一點的魚,子線斷了或細條鉤拉豁了難以避免。然而釣傷嘴魚,子線大一個規格、鉤條粗一點就沒口了。怎麼辦?何海濱用短竿釣近就是為了避開傷嘴魚,釣不與傷嘴魚為伍的生口魚。另外無短竿時釣竿尖,即所謂扎蛤蟆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競技比賽釣混養,學會遠攻近交才行 第2張

以鯉魚為主的混養魚有個規律:釣起後放回去的傷嘴鯉魚不是往兩頭跑,就是聚在兩對面拋鉤都到不了的中間地帶。在垂釣比賽時,前一場釣起後放回去的鯉魚都聚在兩端,在人眼隱約能看到的淺底極少遊動,鯽魚則貼著岸在水深1.4米的近邊半水活動。

2000年9月,江西宜春第十六屆全國釣魚比賽,代表上海海獅隊出戰的王永貴獲手竿釣物件魚第一和手竿釣混合魚、拋竿釣綜合魚兩項第二。比賽的混合魚是鯉魚、鯽魚、羅非魚混養。王永貴採取的戰術是打梅花窩,主攻羅非魚。所謂梅花窩是先拋八成線築中間主窩,然後拋足線和拋七成線在前後左右各築一個副窩,如果中間沒口那就釣前面兩角。不過與釣主窩不同,拋鉤邊角不能守,要引,有意識地把散在邊上的魚往中間引,同時要逗,以餌的動態刺激外圍的魚咬鉤。王永貴迷上競技釣魚是因為夠刺激,釣得多釣得爽,但多年野釣積累的打梅花窩經驗卻在競技中開了花,結了果。

競技比賽釣混養,學會遠攻近交才行 第3張

其實,近攻和遠交都是從傳統中走來的,而不是什麼新技術,只是區別環境與魚情才用上了,用對了。隨著規則的完善,競技釣魚驗竿、查餌越來越嚴格,在輕則加分,重則取消成績的壓力下釣手不敢越雷池一步。如規定竿長5.4米、4.5米就沒有“以下”這個尾巴了,強調“正前方拋鉤”拋歪了就得提竿重來。

然而既無釣位約束,又沒有竿長限制的野釣、休閒釣卻是十八般兵器、三十六計任你玩。不過釣混養魚和釣物件魚不同,具體操作中至少有6個方面的問題:

1 混養魚雜,因為魚種、大小和泳層不一導致訊號多變,即使同是沉底咬鉤的鯉魚,前一尾咬鉤慢下挫3目,後一尾抬漂1目後就沒有後續動作了,是以前一個訊號為準,還是不放棄任何小動作頗費思量。

2 魚密度低,造成聚散無規律,如果守2小時沒有一個訊號人就消沉了,懈怠了,如果此時魚突然來一口,那麼慌忙起竿不是魚脫鉤,就是折竿斷線,該如何避免?

3 雖然釣遠和釣近是靈活的,但當魚星總是出現在釣點前方30釐米位置,需要探身伸臂才能勉強拋鉤到位時,竿、線的受力發生了變化,中魚後尚未將竿戧起就變成人與魚拔河,結果不是線斷了,就是鉤拉直了。

4 把握好誘和釣的關係是釣混養魚的關鍵,然而餌料中輕質、碎屑狀的東西多了,招小魚,甚至會造成小魚半水封鎖;顆粒如米粒、碎麥粒、小米沉底,起魚作用卻招魚乏力,該如何把握?

5 自然水域走水是經常的,誘餌和沉底散落的釣餌成了橫亙底的餌帶,而走水又時快時慢沒有規律時,是釣鈍還是釣不靈不鈍?特別是釣鈍抓抬漂和浮漂走到某個位置就出現下挫魚訊並能中魚的時候,釣組該如何調整?

6 為餌所誘,一些魚的攝食行為變了,主要在中層、中下層生活的鮊魚、鯿魚既有沉底咬鉤,也有離底接鉤,是堅持釣底,還是調整釣組釣離底難以確定。

競技比賽釣混養,學會遠攻近交才行 第4張

以上6個方面就像6把鎖,具體怎麼開,6把鎖配6把鑰匙,一個問題一個對策固然好,但有沒有“萬能鑰匙”,一把鑰匙就能將所有問題都解決呢?

且看何海濱。頂風釣近,拋鉤經常拋不到預定位置,但拋鉤過程中10次拋鉤有2次被風打回頭,無意中就會在近邊築了一個備窩。按30秒鐘拋鉤1次,搓2顆黃豆大餌計算,前30分鐘中有12次落在近處,即用1/5的魚餌築了備窩。面對釣遠口輕,與其和傷嘴魚耗時間,在提竿10次都不能中1尾魚的困局中,為什麼不利用規則釣近呢?

棄遠釣近或舍遠就近是野釣中常用的手段,遠近左右、直岸凹岸、深水淺水多打幾個窩輪流著釣,一個窩釣5~10分鐘,有口,連續上魚就不走了,以副代正。何海濱舍遠釣近是不是受野釣啟發,不得而知,但一主一副兩個窩,哪個窩發釣那個則是野釣須遵循的法則。

競技比賽釣混養,學會遠攻近交才行 第5張

再看王永貴,中間一個主窩,四角4個副窩,釣法是中間無口釣邊角並結合逗和引。為什麼釣邊角,並要逗和引呢?王永貴的解釋是:

首先主窩無口不一定就是窩內無魚。主窩中溶散的碎屑狀餌料多了魚聚窩後會顧不上吃鉤上的餌,但副窩餌少,魚會見餌就搶。

第二,魚吃散落的碎屑狀餌料與吃附著在鉤上的餌是不同的。吃前者時輕輕一張口就吸進去了,這樣散餌、輕餌吃得多了會影響甚至改變魚的食相,原來下挫1目或2目的動作變得只有半個黑格了,如果此時又是處於下風釣位的話,那就看不出動作了。邊角的魚都是伺機搶食,動作大。

第三,魚有叢集性和排他性。當聚窩的魚大小一致,數量又比較多的時候,比其小的群體或者大一點的非同類個體就被排斥在外了,但它們又不願意離去,在外圍梭巡著尋找食物。有人把窩外中魚稱為歪打正著,雖說不是沒有這樣的可能,但主窩不爽釣副窩卻是預謀在先,作用是有可能以副代正。

競技比賽釣混養,學會遠攻近交才行 第6張

野釣,包括大水面釣混養都免不了一陣冷一陣熱。對此受釣位和竿長、線長限制的競技釣魚只有調整線組、浮漂,變換釣法和加強誘魚了,然而遠攻近交、深淺交替、引守結合、從中間到外圍有意識地多設幾個窩是釣吃口不一的混養魚必須遵循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