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聚焦 > 釣魚資訊

高寶邵伯湖集中放流109萬斤 湖區將邀專家再次“魚口普查”

欄目: 釣魚資訊 / 釋出於: / 人氣:2.71W

記者昨從高寶邵伯湖漁管辦瞭解到,冬季放流(以下簡稱“冬放”)正在集中進行,將一直持續到本月18日,前後共放流各魚種達109萬斤,投入放流資金近400萬元。放流是補充和平衡高寶邵伯湖漁業資源重要手段,今年“冬放”魚種品種主要有鰱魚、鱅魚(花鰱,俗稱胖頭魚)、草魚、細鱗斜頜鯝、魴[fáng]等。專家認為,多品種放流模式有利於改善魚類群落結構,維持生態平衡。

高寶邵伯湖集中放流109萬斤 湖區將邀專家再次“魚口普查”

昨天一天放流8萬斤白鰱

這個冬季放流魚種109萬斤

昨日,記者來到高郵湖長征圩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這裡是當天放流的主要區域。為保證放流效果,所有魚種都由漁政人員現場檢查、現場測量並稱重。

據悉,昨日一天,湖區共放流了8萬斤白鰱。漁管辦資還處處長許飛介紹,自2016年12月底以來,他們已連續10多天在湖區放流,預計放流行動將持續到本月18日,共放流魚種109萬斤。

許飛說,這次“冬放”是一年中最集中的時候,每天都有幾萬斤的魚種放入湖區,“投入資金近400萬元。”

人工放流多是“土著魚”

放哪些魚種都有科學依據

許飛介紹,人工放流所選的魚種,首先要湖區本身就有這些魚,也就是說放流的魚種必須是湖區的“土著魚”。其次,放流哪些魚種,還要有科學依據。“我們每年都有漁業資源調查,對湖區的資源現狀以及放流效果進行評估,這個評估結果同時也是新一輪放流行動的依據。”

放流的魚種,習性各不相同,生活的水層也不盡相同。草魚喜居於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鱅魚和鰱魚多分佈在水的中上層;細鱗斜頜鯝棲息於水體的中下層;魴屬於中下層或離底類魚類;赤眼鱒是中下層魚類,喜棲江河、湖泊水流緩慢的水體環境中。“不同魚種搭配放流,可以起到分層淨化水質的作用。”

湖區常見20多種“土著魚”

將再次普查漁業資源

往年湖區資源普查發現,高寶邵伯湖放流的優勢魚類有鰱、鱅、翹嘴紅鮊等,而湖區自有的優勢魚類為鯽魚、鯉魚、銀魚、梅鱭等。為了弄清湖區漁業資源的最新動態,在放流的同時,漁管辦還將聘請專家進行漁業資源普查,並對上一年度漁業資源放流進行評估。

許飛介紹,湖區常見土著魚有20多種,大多不需要人工放流補充資源,“如鯽魚是生活在水層底層的魚類,一般情況下都在水下游動、覓食、棲息,但氣溫和水溫較高時,也到水的中下層、中上層遊動、覓食;鯉魚也是底棲雜食性魚類,既吃葷也吃素,他們在湖區繁殖量很大。”

大規模放流有利漁民增收

更可以潔淨湖區水質

記者瞭解到,漁管辦已連續多年在湖區大規模放流,如2015年的“冬放”就投入了480多萬元的資金,2016年“冬放”投入資金376萬元。

許飛說,放流不僅為漁民帶來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魚類是湖泊生態系統中最具有淨水功能的,這些魚放流到湖區後,完全不用人工投喂,是“人放天養”的模式。“通過放流濾食、草食、雜食的魚類,修復湖泊生態系統,可以有效防止水體富營養化和湖泊沼澤化,保持生物多樣性,為人類提供潔淨的水源和優美的生態環境,如放流的鰱、鱅魚和細鱗斜頜鯝等魚類,可以攝食藍綠藻、浮游動物以及消化吸收水體中腐殖質,加快氮磷的有效轉換。據測算,生長1千克花白鰱可消耗40多千克藍藻或綠藻,因而被人譽為‘清潔工’或‘環保魚’。”

高寶邵伯湖人工放流開始於1987年,到今年已有30年曆史。近幾年來,國家對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加大,放流資金大幅增加。放流理念上,由最初注重經濟效益向經濟與生態效益並重的轉變,放流品種選擇上由傳統的河蟹和鯉魚增加到鰱魚、鱅魚、鱖魚、草魚、河蟹、鯉魚、細鱗斜頜鯝、翹嘴紅鮊等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苗種,品種選擇多元化趨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