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聚焦 > 釣魚資訊

保護魚資源專釣黑魚[李致奎]

欄目: 釣魚資訊 / 釋出於: / 人氣:1.13W

在西安市東北郊,灞、渭、涇三河先後相匯,三條河兩岸的河灘遍佈人們取沙後留下的大小不等的廢沙坑。很多沙坑中有多年的積水,水中生長著各種茂密的水草,也生活著多種魚類。這些沙坑中的水汙染少,魚的活性也好,味道也格外鮮美,因此便成了很多釣魚人的樂園。

保護魚資源專釣黑魚[李致奎]

但從2008年開始,我發現,有些沙坑前兩年還是生機勃勃,水清魚躍,可是再去卻變成了臭水坑,有的甚至連水草都爛掉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經過實釣我發現,三河兩岸這些沙坑中的魚類品種基本相同,每個沙坑中數量最多的是白條,其次是鯽魚,再其次是黑魚、鯰魚、鯉魚……人們釣上來的基本都是鯽 魚和白條,偶爾也有鯉魚,只有拋海竿才會偶爾釣上鯰魚,而黑魚由於其食性和習性,只能看到它們在坑中的水草邊上晒太陽,或看到它們捕食小魚時激起的浪花, 卻沒人釣上來過。

我分析,一個這樣的沙坑,經過多年的自身發展,掠食性魚類(黑、鯰)和被掠食性魚類(鯽、鯉、白條)之間的關係,已經形成一種穩定的生態平衡狀態。而那些 變成臭水坑的沙坑,往往比較小,而魚又相對集中,所以引來釣者眾多。人們所釣的又都是被掠食性魚類,而這些魚類原來既是黑魚、鯰魚的食物,同時它們也吞食 黑魚、鯰魚的魚卵,控制著黑魚、鯰魚的增長速度。在釣者美餌鋒鉤的進攻下,被掠食性魚類的數量急劇減少,而掠食性魚類則急劇增加。坑中可釣的魚少了,就換 個坑另求新歡,而坑中這些掠食性魚類就開始打掃釣者鋒鉤下的漏網之魚,使被掠食性魚類以極快的速度消失。再後來,掠食性魚類只能自相殘殺,以大食小,最後 全坑魚族覆滅。沒有了魚類,坑中的微生物瘋狂繁殖,水質變壞,變成一個臭水坑。

我常想,沙坑雖然也是人為造成的,從嚴格的意義上說,也是為了建設而不顧環保的一種弊端,但就現階段而言,既然沙坑已經存在,就要保護這些沙坑的生態平 衡,就必須在一些人使一個沙坑中的被掠食性魚類減少的同時,也應該有人使那些掠食性魚類同步減少,這樣才能讓劫後餘生的被掠食性魚類有可能重新繁殖起來。 於是,我就開始琢磨如何才能釣獲坑中的黑魚。

一開始我用手竿,在鉤上掛小白條,偶有釣獲,但也是些小黑魚棒子,因為大黑魚多在沙坑的中間,手竿夠不到。後來我用海竿拋串鉤,由於水中有草,鉤組落水後餌魚多被水草掛掉,收穫也不理想。後來我將串鉤的鉛墜改成木棒,丟擲後木棒浮在水面上,餌魚活動在水錶層,釣獲有了明顯的增長。但是這種釣法如果鉤組落到淨水面,由於餌魚的遊動會使幾條餌魚纏繞在一起,後來我將連線各鉤的連線線改成硬質的細鋼絲,這一下效果十分理想。再到後來,我又購置了路亞竿、路亞餌,這樣可以海竿浮釣和路亞雙管齊下同釣黑魚。

在別的釣友一心一意玩臺釣甩小鯽時,我卻樂此不疲地鑽蘆葦踏泥潭甩雷蛙,雖然有時空手而歸,但也有收穫頗豐的時候。在這幾年的釣黑中,魚獲最多的一次是2012年5月下旬在涇渭分明旁的一片沙坑中,當時先支3把海竿串鉤釣浮,又用路亞竿拋雷蛙,一天共釣獲黑魚13條,最大的一尾有2斤多,最小的也有七八兩。收竿後我為自己留下了最大的那條,準備犒勞自己一天的辛勞,另外的1 2條帶到渭河邊放人渭河水中。自從釣黑有了一點經驗以後,我就專撿釣友們廢棄的沙坑去釣黑。雖 然這些沙坑中的黑魚被釣魚人嚇得更加膽小和謹慎,但是隻要有耐心想辦法就總有黑魚上鉤。每次的魚獲,我除了想改善一下伙食留下所需,其餘的都被我就近放人 渭河,或涇河,或灞河。這已經是我釣黑魚的一貫做法,幾年來雖然沒有記錄,也沒有統計,但我敢肯定,每年被我從河坑中搬到河中的黑魚起碼近百尾。

我想,黑魚雖然在某一個封閉的水環境中數量超多就是一種害魚,但它也是水中生物鏈中的一環,應該受到保護。我釣黑魚,享受到了釣魚的快樂;給黑魚搬家。又享受到放生的快樂,同時又為平衡封閉型水環境的生態盡了自己微薄之力,也算是為保護生態環境做了一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