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方法 > 野釣

野釣判斷魚窩進魚的實用技巧及垂釣經驗

欄目: 野釣 / 釋出於: / 人氣:8.12K

雖然很多釣魚人不是追求漁獲的多少而喜歡釣魚,但是打窩開釣後半天沒魚上鉤也是讓人失望。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坦然若之的面對空軍。那麼沒有魚上鉤時,我們要如何確定是自己的釣法餌料使用不當還是窩裡沒魚。如果窩裡沒魚,那麼不管釣友如何更換釣組和餌料及釣法也是沒有用的!下面筆者整理一些判斷窩裡是否有魚的技巧,大家來了解一番吧。

野釣判斷魚窩進魚的實用技巧及垂釣經驗

一、水花表演,有魚進窩

我們在垂釣時要注意觀察水面,在沒有風,水面比較平靜的條件下,當看到水面有交織的波紋,或者有翻動的水花,甚至出現了較大的漣漪時,表明釣點周圍的中上層水體有魚活動。

細心觀察,還會看出是什麼體型的魚在翻花。如果發現是大魚在翻花,我們則還要嘗試判斷它是不是我們要垂釣的物件魚。中上層魚容易在水面翻花,而我們想要垂釣的魚是中下層的鯽魚或鯉魚的話,鰱鱅來鬧窩就很麻煩了。

鰱鱅一般都是將背鰭或半個身子露水翻花,然後頭部入水發出咕咚之聲,水花較大且速度快。假如鰱鱅用尾巴拍打水面,聲音就比較小,但很清脆,水花也較小。當數量較多的鰱鱅浮於水面時,常常突然發生追趕的現象,水面的漣漪十分突出。鯉魚喜歡躍出水面,其尾巴拍打水面時聲音很大。有魚翻花,釣者的精神就會自然提起來,準備好好上魚了。

二、淤泥攪動、水草晃動

魚群一般不會在水質較清的淺水區域活動,有魚群集中的地方水質要顯得渾濁一點,渾濁的水體便於魚兒藏身。鯽魚鯉魚喜歡在水體中下層活動,在淤泥中覓食,攪得水底比較渾濁。所以,我們應選擇水質較為渾濁的水體施釣。

傳統的釣草,是很有道理的。水草處溶氧豐富,魚兒倚靠密集的水草覓食與藏身,我們在釣草時,注意觀察水草或者水葫蘆與浮萍,這些水生植物有所晃動時,一般就是魚兒的活動導致的,以此判斷釣點是否進魚了。

三、魚星冒出,有魚駕到

我們還可以通過看魚星來判斷是否有魚進窩,魚星是魚在遊動或呼吸時產生的氣泡,跟水底冒出的沼氣有所不同。沼氣等有毒氣體會導致水底缺氧,大小不一,位置固定,到達水面極易破裂;而魚星大小比較均勻,位置是遊移的,不容易破裂。

我們一旦發現魚星,就要緊盯水面,此時浮漂會有所反應,比如突然出現黑漂、浮漂緩緩上下浮沉或者連續點動,這就表示窩中有魚了,因為魚在窩點遊動,有時或許還會碰到魚線。

四、緊盯浮漂,判斷訊號

1、小魚鬧鉤

當看到浮漂有動作後,需要仔細判斷一下,是小魚鬧鉤,還是鰱鱅鬧窩,還是垂釣的物件魚已然出現。浮漂反覆輕上輕下地點動屬於小魚鬧鉤,提竿必無魚,如果物件魚還未出現,一是需要繼續誘魚,二是需要更換釣點了。

2、鰱鱅鬧窩

鰱鱅駕到,浮漂有明顯的下頓,提竿或許會觸碰到鰱鱅的身體,子線上會附著黏液,這表明鰱鱅來鬧窩了。如果此時鰱鱅不是我們的垂釣物件,我們可以調整餌味與霧化程度。若鰱鱅數量很多,就有必要停止施釣,待餌料散去,鰱鱅離開窩點後再施釣。

3、物件魚現身

我們觀漂,發現浮漂的下頓動作比較標準,嘗試刺魚,感覺好像中魚,但明顯快速脫鉤,或者只是掛到了鱗片,這表明我們垂釣的物件魚來了。此時就要審查餌料味型是否對口,餌料狀態是否合理,調漂是否準確。

五、個體較小,喜歡群遊

野釣者一般都會體驗到,就是體型差不多的小魚,最喜歡群遊,這是它們有效保證生命延續的手段,比如小鯽魚就是這樣的,只要它們進窩,就是一大群都來了。

而個體較大的魚則喜歡獨自遊動,因為它需要更多的食物,群遊的話食物不夠吃,所以垂釣時,只會偶然碰到幾條鯽魚或鯉魚。

六、小魚不鬧,大魚好釣

釣大魚,必須忍住小雜魚鬧窩,它們使漂相紊亂,且數量很多。但只要我們將各大要素(比如釣位、餌料、調釣、天氣等)都處理得正確,就能守到大魚。

就讓小雜魚瘋狂地去鬧吧,我們仍要堅持垂釣,繼續拋投誘餌,力爭引來大魚進窩。

一段時間後,混亂的局面終會平靜下來,此時要高度警覺起來,因為大魚一來,小魚逃之夭夭了,我們要緊盯浮漂,準備上大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