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餌料技巧 > 用餌

漫談環境因素對垂釣用餌的影響

欄目: 用餌 / 釋出於: / 人氣:3.72K

垂釣時不論你有多好的釣具、多好的釣餌,魚兒絕不是手到擒拿,有時甚至是空手而歸。這就是垂釣時的臨場變化因素,影響按“常規”方法垂釣的表現。

這些影響有的來自魚兒本身,有的因環境、因水及氣候等變化,使原有的“老規矩”都改變了,如果能依循臨場的那些變化,採用相應對策,就能獲得成功。

以釣餌來說,同樣的餌料,在不同條件下使用,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下面就用餌應變的情況,談一些個人見解,供參考。

漫談環境因素對垂釣用餌的影響

一、水溫的變化對用餌的影響

一般淡水魚都是屬變溫性的動物,通常來說它們最適宜攝食的水溫為20——30℃,因魚的種類不同,又各有不同的攝食水溫。許多有經驗的老釣手,他們能根據水溫的變化,選用和調製釣餌。有些細緻認真的釣友隨身還帶有測水溫的表,及時測定水面和水底的溫度。水溫高時魚兒活躍,攝食積極,這時它們對食物亦不甚挑剔,只要釣餌的味道,與魚的習慣喜愛接近,魚兒就會前來嘬咬。所以大家說“夏秋好釣魚”,這正是水溫帶給釣魚人的好心情。

水溫如果達不到魚兒適宜的溫度,魚兒的體溫也會降低,行動遲緩,不積極攝食,如果水溫進一步降低,就是平時最愛出頭露臉的草鰱鱅魚,會趴底不愛活動。只有耐低水溫的鯽鯉還會咬鉤,所以在北方地區它們是冰釣的主要物件魚

在初春和深秋,水溫的變化特大,這時用餌就特有講究。在這兩個階段,魚兒食慾也隨水溫起伏不定,總的來說食慾不旺,攝食遠不如夏季。此時有的釣友主張餌料的味道應從重,用味道來激起魚兒的食慾,餌料也應以鬆軟為主,以適應魚的“綿口”(攝食無力)。

在剛開春水溫由低轉高時,也有的釣友認為魚兒剛從低水溫中緩過來,口軟,用餌應從清淡。各種不同的見解,各種不同的用餌方法,對促進釣技的提高大有好處。

二、肥水魚難釣

在一般的水體中,各種不同的釣餌,都能展現各自的功能,但是不同的釣餌,如果遇到肥水,很可能發揮不出它們各自的威力。所以說肥水中的魚難釣。這是釣界的共識。

因為水肥,孳生著各種水中的動植物(蟲、藻),都是魚兒的美食,等於它們成天生活在這個大食堂之中,食物充足,吃得飽飽的,輕易地不接受外來之餌。

它們生活在這些偏酸的肥水之中,對外來食物不感興趣。我們多次在肥水中試釣過鰱鱅,均不成功。

總之肥水魚是難釣,後來我們考慮單從餌料上動腦子不易成功,換一個思路從天氣方面去找突破,於是選在風天或下雨天,這時會減輕肥水的影響,也會略顯成效。有的釣友在文章中雖提到已獲得釣肥水經驗,可這些經驗並未得到普及。願眾釣友一起來攻破這一難題。

三、水的深淺不同用餌亦應有別

在深淺不同的水域垂釣,先撇開餌料的味道不說,釣餌的軟硬將會對垂釣起著重要的影響。在淺水(1米左右)垂釣時,由於水淺,餌團下落時很容易砸入泥底,所以餌團要鬆軟拋竿要輕慢,配漂要短小,儘量減慢餌團下沉速度。

如果是在深水處垂釣,就要考慮餌團在水中下降時可能發生的對垂釣不利的事:如餌、墜過輕,下沉的速度太慢,耽誤垂釣。如果餌團過軟,在這漫長的下沉過程中,就有可能被水浸泡得更加鬆散,在與水的摩擦中餌團被扯散,待到達水底時,鉤上的餌料所剩無幾。

再者一般的水域小雜魚多,它們遊弋於水的中上層,當見到這緩慢下降的餌團,這無數的小精靈,就會對餌團發起追啃,鬆散的餌團極易被拉散。所以在深水處釣底,就要考慮如何使餌團較快地下沉到底,將餌團在可能的範圍內加大加硬,是可取的方法。

漫談環境因素對垂釣用餌的影響 第2張

四、避免非物件魚咬鉤

眾釣友中有的人在垂釣時只要是魚,來者不拒。也有些釣友專釣某種魚,這就有極大選擇性。在單一魚種的養殖水域,這好辦,如果在什麼魚都有的混養池,要去單釣某一種魚,釣手得費一番心思。

首先要根據魚的習性確定釣底還是釣浮,釣鯉鯽當然是釣底(條件適合鯽魚也可能上浮奪食),草鰱鱅可以釣浮,可避免鯉鯽及底層雜魚乾擾。在用餌方面一定要有針對性,如鯉鯽喜香甜,鰱鱅喜酸香,鱅還喜臭,草魚喜微酸等。用草釣草魚是一種非常專一的釣餌,別的魚不吃草,也不怕小雜魚搗亂。但是有些專喂顆粒的地方,草魚養成偏食習性,不吃草,這就要求釣手以多種方法用各種不同釣餌進行試釣。

以上只是一些常規用餌方法,在垂釣時還是那句老話:應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在釣技、釣餌等方面作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