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物件魚 > 釣鯉魚

野釣鯉魚時,為什麼你總是提竿不中魚

欄目: 釣鯉魚 / 釋出於: / 人氣:1.66W

鯉魚咬鉤產生的標相和其他魚的標相有著明顯不同,這種不同不僅體現在動作幅度上,更明顯的特點是特別穩,動作不快,但不乏力量,並且以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一黑到底,哪怕是在淺水中浮標的橫移,也有一種特別執著不放棄的感覺。

但是有些時候,看起來明明就是經典的鯉魚口,提竿卻不中魚,這是怎麼回事呢?

生口鯉魚,要麼不吃餌,吃餌就很少空竿。這是我對正常釣鯉魚的評價。

野釣鯉魚時,為什麼你總是提竿不中魚

鯉魚不吃餌的時候,神仙都沒辦法,眼看著它在那不停地翻騰,打起一個又一個誘人的水花,但就是能做到對面前的香餌視作無物,沒招。

可是,一旦它開口,出現了標相,提竿就十拿九穩。

可是,一旦出現特殊情況,真能打空竿,搞不好還能連續的空竿。

原因何在?我認為有一部分原因是提竿角度的問題。

說起提竿角度,很多人會一頭霧水。按照正常的方式垂釣,我們都是把釣組拋向正前方,提竿時,釣組大約是向釣位方向運動。這沒什麼好解釋的。

但是,如果換一種方式,釣組的運動軌跡就會出現改變,這種軌跡的改變會對中魚率產生影響。

野釣鯉魚,5.4米以上的長竿子是首選。

事實上,到了水邊,我一般首先採用7.2米加6.3米的組合,釣一會兒再觀察哪支竿子上魚多,比如7.2米竿連上兩條,6.3米竿毫無建樹,那麼接下來我該怎麼辦?

別人給我的回答是:再取一支7.2米竿,取代6.3米竿。

我不能說這樣的建議是錯的,但是這麼做太保守,我的做法是直接加一支8.1米竿,因為我有理由相信魚可能在遠處。

但是出現了相反的情況,魚在近處呢?加一支短竿不是不可能,但我總嫌麻煩,況且短竿子遛鯉魚確實力不從心,它的腰力太不給力,總是在挑戰魚線的極限拉力,要是把魚折騰跑了,短時間內釣點內怕是沒魚了,所以我會用長竿子釣邊。

野釣鯉魚時,為什麼你總是提竿不中魚 第2張

不死守一點,在沒口的時候向左或向右擴大一下搜尋範圍,甚至在岸邊附近也可能遭遇目標魚

長竿子不僅能釣遠,也能釣近,可以從距離岸邊很近的地方一直搜尋到很遠的地方,並且遛起魚來更得心應手,中魚後可以直接把魚帶到遠處,還不驚窩子。所以我經常這樣做。

不過,這麼做確實存在問題。比如我經常把竿子放在岸上,用竿子和水邊的夾角來調整釣組入水的距離。

竿子和水邊夾角接近直角時,我就把竿子放到炮臺上,這時候釣得最遠;要是把竿子和岸邊平行的放置,則釣組距離岸邊也最近,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鯉魚的吃食動作是叼起食物就走,那麼問題出現了,它們吃食後往哪個方向走卻不確定。

其中,中魚率最低的情況就是魚向岸邊遊走。我在水下坡度較小的水庫遇到過幾次,這種標相特別煩人,看著浮標向岸邊傾斜著移動,肯定不能放口,但是向後上方(這是最佳捷徑)揚竿刺魚後往往是空竿,或者手上一頓,重量就消失了。

有人會有疑問,竿子正常架設的時候,魚竿指向河中心,不也會有魚叼著魚餌向岸邊移動的情況嗎?為什麼很少空竿呢?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是想了很久才搞明白。

我們面對水域中央正常揚竿時,不僅行程大,竿子的揚角也很大,釣組在水底向斜上方運動很大的行程,刺魚的動作好發起,很容易鉤到魚的上嘴脣並且刺牢。

事實上,這種斜放魚竿的釣法,魚中鉤的部位以嘴角居多,正中上脣的比例很少。

在此,我打一個比方,如果把魚鉤放在一個管狀物裡面,縱向發力帶動魚鉤的話,魚鉤很難把管狀物鉤牢,但是徑向發力情況就不一樣了。

魚叼著魚餌向岸邊遊動,然後向後上方提竿刺魚的情形,和我打的這個比方很類似。

況且,由於竿梢的彈性緩衝,會導致刺魚無力。岸邊的一些高大植物,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發力。所以,這種情況造成的空竿幾乎無解。

我並不是沒想過當魚訊出現時,刺魚的動作從向後發力改成向水面方向發力,可是風線受水阻作用,並不是第一時間就會帶動釣組做直線運動,可能會帶著魚鉤無力地從魚嘴中拖出。

野釣鯉魚時,為什麼你總是提竿不中魚 第3張

這是一個不太常見的現象,但這種現象確實存在。比如我們比較常用的,在沒口的時候把魚竿向左或者向右拋投用來擴大搜索範圍,最嚴重的是魚線和魚竿的夾角達到90°,魚竿放在炮臺上,這時浮標和竿尖處在了同一直線上。比如向左拋,魚叼著魚餌向右遊動,和我上述舉的例子雖然在形式上不一樣,但是結果是一樣的。

用最短的距離就能把提竿的力量作用到釣組上的揚竿方向就是右上方,很可能會把鉤餌從魚嘴中拽出來而不中魚。這麼提空竿令我印象深刻,因為每一條鯉魚對我來說都彌足珍貴,一天遇不到幾口,甚至幾天遇不到一口,在現在資源這麼枯竭的情況下都屬於正常現象,所以丟口跑魚是不可原諒的。

提竿的時機和浮標的假象也會導致提竿無魚。這兩個問題有些時候其實是一碼事,比如在1米左右的淺水處釣鯉魚,浮標橫移的現象比較常見。造成這樣的結果的原因細說起來就複雜了,簡單地說,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水線短,移動中承受水的阻力小於浮標向上的浮力;第二,魚的移動速度不夠快。假如水再深一點,水線所承受的阻力就要大一些,在魚的移動速度不變的情況下,浮標在開始階段會有個頓口出現,然後浮標傾斜、移動。假如就在這一瞬間橫遊吃餌的鯉魚放棄魚餌會是什麼標相呢?頓口之後浮標的動作不停,會恢復到正常的高度,也就是說,浮標會上升,這個上升動作因為只是調釣時的那部分剩餘浮力造成的,所以動作不會很快,目測會很穩;最具有迷惑效果的是,因為釣組在魚就餌的瞬間橫移了,所以即使魚已經放棄了釣餌,那麼在浮標恢復高度的同時也在橫移。這個假象足夠欺騙人了,提竿肯定空。

相反地,橫遊的魚叼起魚餌再放棄,也會出現極具欺騙性的假象,只不過浮標動作正相反。這時候提竿會有魚嗎?肯定不會。

野釣鯉魚時,為什麼你總是提竿不中魚 第4張

假如,釣點有一定的坡度,還會出現另一種假象。比如魚叼著魚餌向深水處剛一移動就放棄了魚餌,浮標也會被緩慢拉黑,因為那是靠釣組的自重來克服浮標的浮力(浮力大於釣組全部自重的情況除外),所以動作會很緩慢;如果魚的動作正相反呢?

總之,不是浮標的動作沒停就意味著魚還在。

魚情是複雜的,水情也是複雜的,提竿無魚的原因遠不是我所說出來的這幾種情況。如何減少提竿無魚的情況發生?最起碼要了解魚的某些動作在不同速度下、不同水深中會使浮標產生怎樣的變化。瞭解得越多,對浮標動作的解讀就會越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