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技 > 遛魚

釣魚的提竿時機判斷及遛魚手法

欄目: 遛魚 / 釋出於: / 人氣:1.01W

提竿是釣魚的重要過程,關乎著釣魚人的最終收穫。提竿上魚首先和看漂有著很大的關聯,看漂在前,提竿在後,只有看漂看得準,我們釣魚提竿才有意義。提竿的技巧可以歸納為兩類:一個是時機的掌握,一個是把握好提竿的動作(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遛魚手法)。而下面筆者就和大家來說下釣魚的提竿時機判斷技巧和遛魚手法。

釣魚的提竿時機判斷及遛魚手法

一、提竿時機的判斷技巧

(1)根據漂訊判斷提竿時機

優秀的釣手都知道,提竿的最佳時機,是魚兒攝食人口,將要遊走的那一剎那。因為這時魚鉤正在魚口中,及時提竿,往往十拿九穩。實際上我們在垂釣時,魚兒的吞鉤過程是看不到的,所以只能靠觀察魚漂來判斷。

事實上,魚咬鉤也有一個過程,那就是看、嘗、吞、走的過程。換句話說,魚先是遊近餌鉤,用眼睛反覆看一看是什麼食物。而後再在餌鉤邊轉一轉,嘗一嘗食物表面的味道,時不時還會用身子或尾巴,去碰一下餌鉤,只有切實感覺到觸碰的食物沒有什麼危險後,才會大膽地去嘗,繼而吞下食物餌鉤走開(其實它已很難走了)。由於魚類品種不同,它們的吞鉤動作也不一樣,反應在魚漂上也各不相同。

拿鯽魚來說,吃食的特點是發現食物後,慢慢遊近,俯頭抬尾將食物吸進嘴,然後是抬頭上浮,一邊咀嚼,一邊遊開。要是發覺吞進嘴的食物有點異樣,它們會立即將食物吐出來。這個過程表現在魚漂上是:漂上、下移動頻繁,然後輕輕下沉,隨即又明顯上浮,這就是在送漂。有經驗的釣手就是把握了這一時機而提竿,情況自然會令人滿意。有時鉤下沉重,不見魚漂有反應,提竿時手感也沉重,這表明魚已吞鉤,而且可能是大鯽魚吞鉤,要立即提竿。

又如鯉魚,鯉魚屬底層魚類,一般個體要比鯽魚大,發現食物後,多半會想都不想立刻將之吞人,然後準備遊走,一旦發現食物有異樣,又會馬上吐出來。這一過程反應在魚漂上是:魚漂上下抖動,幅度較大,然後魚漂成斜方向運動,顯得很沉重地慢慢沉人水中,此時提竿為最佳時機。

鯰魚和烏鱧屬於凶猛性肉食魚類,口裂大,嘴饞,咬住餌鉤後,會隨即拖跑,這一過程非常迅速。反應在魚漂上是,魚漂先向下栽,後急劇下沉。發現此狀,要迅速採取措施,在魚漂下沉時,立即舉竿方能奏效。有時還出現魚鉤剛下水,凶猛魚兒立即咬住拉跑,這叫搶鉤,也應以快對快,立即舉竿。

下鉤以後,有時像鰟鮍、白條這類小雜魚也會在鉤邊戲食,弄得魚漂會微微地向下一動,立即又抬出水面,沒有一點規律,這一點垂釣者要注意,正在“鬧小魚”,要設法解脫。

由上可見,因魚而異,把握提竿時機,方能有所收穫。

(2)根據釣餌判斷提竿時機

如果餌料較硬,提竿可相對晚一些;如餌料較軟,提竿要相對早一些。比如米飯粒,新鮮的、現做好的比較鬆軟,垂釣時,發現漂動,應迅速提竿。要是經過一夜風乾的米飯粒,外面結了一層硬殼殼,或以蚯蚓為釣餌時,提竿都要相對遲一些。

(3)根據季節、時令判斷提竿時機

季節、時令不同,手法與時機也迥然各異。

寒冬遠去,春季始來,經過一冬休眠的魚兒開始活動,範圍較小,攝食動作也輕。魚兒在初春咬食時,很少出現大幅度沉浮,這時垂釣魚漂有反應後,提竿宜早不宜晚,如太晚則魚會因咬鉤不實而溜走。

5月份,魚兒大多進人繁殖季節,攝食活動旺盛,可按常規提竿,只要送漂,可隨即提竿,不必過早。冬季魚兒又進人相對靜止期,攝食極少,垂釣提竿又要宜早不宜遲。

這就有了一個規律:早春、冬季提竿宜早不宜晚夏秋兩季則宜遲不宜早。

(4)根據魚墜輕重判斷提竿時機

一般原則是,輕墜魚漂反應快,提竿宜早;重墜魚漂反應慢,提竿宜遲。在50釐米左右的淺水垂釣,提竿宜遲不宜早;深水中下鉤,提竿宜早不宜遲。

二、提竿遛魚技巧

除了要掌握提竿時機外,還要懂得提竿手法,這也是很重要的。其原則是,一不能讓上鉤的魚給跑了,二是不能把水下的魚給驚散了。提竿的正確姿勢是:一手提竿,竿柄頂住肘部,肌肉自然放鬆。提竿時,肌肉突然收縮,肘往下壓,小臂帶動手腕往上一抖,擺幅不需要很大,但爆發力要強,動作果斷、輕鬆、利落。只有腦、眼、手三位一體,緊密配合,動作連貫,才能手到擒來。

提竿動作有三要領:一是時間掌握得要準;二是要先頓一下;三是要注意遛魚。

(1)時機掌握

所謂時間掌握得要準就是要在魚兒吃餌進嘴以後,到吐鉤前的一瞬間提竿。這話說得容易,但做起來卻難上加難,這得需要一個長期的、細心的琢磨與實踐才能掌握得好,運用得當。

這裡講的及時,事實上是要實現一個“早”字,也就是在魚將鉤餌吃進嘴以後,在它還沒有反應過來、吐鉤以前,立即提竿,把魚鉤緊緊地扎進魚嘴,這樣魚是逃脫不掉的。經常遇到的是,魚兒正在吐鉤,卻貿然提竿,結果只能是空鉤而回。

(2)頓一下

所謂先頓一下,提竿要利用肘、臂力。頓是用腕部力量,先頓一下是個規範動作,其目的是將魚鉤扎進魚嘴。

(3)遛魚的技巧

遛魚是充分利用竿、線的彈性,來消耗上鉤魚的體力,使其乖乖就範的一種手段。提竿時,要使釣線始終帶著勁,提竿後,要迅速使竿梢呈弓狀,這樣使魚掙扎的力量都讓弓起的魚竿化解了。如果憑釣手的經驗,提竿時,魚兒掙扎有力,但仍能隨手而來,說明魚體不大,應該儘快收竿上岸,不必與之周旋。如若提竿時,魚總是往深水裡扎,那就要注意了,切莫強拉硬提,必須進行遛魚。

遛魚的第一步是不能讓釣線鬆動,先將上鉤的魚拉出魚窩,以免驚散窩內聚集的魚群。第二步是要用腕方的寸勁抖竿,借把魚鉤在魚嘴中刺深掛牢。第三步是揚竿,使竿梢指向背後方向,再左右牽動遛魚,或者在岸邊無障礙水域,跟著魚兒來回走動,叫“牽遛”。

也可以不拉緊也不鬆線,屏住不動,靠魚竿的彈力,魚兒也難以發力,只能在原地兜圈子,等它兜得有氣無力,掙扎的力量大大削減,再後揚魚竿,手持魚線,把魚竿放在地下,用雙手的拇指、中指、食指輕輕捏住魚線,並把主線保持在徑前掌臂掌心到三指間。魚要線時,可以抽出;不要線時,雙手一點一點地往岸邊拉線。

當魚兒靠近岸邊,能見到人時,必然要調頭往外竄。這時,要稍捏緊線,但又不要捏得過死,形成“拔河”態勢,可以輕輕放線和魚慢慢周旋。要把魚遛到精疲力盡、白肚朝天時,再用網抄抄上岸來。當然也不是非遛到魚死,只要是它無力掙扎後,就可以把它抄上岸來。

如果釣到的是一條大魚,往往感覺有如釣到樹根似的,此時,先不要急於提竿,要等上鉤魚動,才相機而動。如果魚向西側移動,可以順著它的去向,沿岸跟著走,同時稍微向岸邊用勁,使魚兒距岸邊稍近。但經常是魚向河心深處潛去,這時應欲擒故縱,儘量把竿伸出去,搶在魚前頭,向河心牽動。牽動過程中,要漸漸改變牽的方向,使魚遠離河心,向岸邊靠近。在遛大魚時,切莫朝上用勁,只有到了淺水處,大魚才不易脫鉤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