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魚性天氣 > 釣魚天氣

淺談垂釣時如何降低魚的警戒心

欄目: 釣魚天氣 / 釋出於: / 人氣:4.7K

大多數魚類的視力並不好,它們甚至都分辨不出水中魚餌的顏色與狀態,除非是鉺料的顏色非常鮮豔。魚類在水中主要是通過聽覺和觸覺來感知世界的。

魚類和陸地生物並不相同,它們沒有外部耳廓,但是這也不能代表魚類就沒有聽覺感官。實際上魚類不僅有聽覺感官而且聽力的靈敏程度遠遠超過人類。魚類擁有內耳並且魚類的內耳位於頭兩邊的魚囊中,而魚囊就在魚類眼睛的正後方,只有當我們開啟頭骨時才能看到。它不僅僅可以感受到聲波振動頻率的高低找出聲源地,而且還可以調解身體的平衡度,感受到水中壓力的細微變化。

除了上述講到的聽力敏感之外,魚類的觸覺也是極其敏感的,這是由於魚類身體左右兩旁細線存在的原因,它被人們稱之為“側線管”,屬於魚類的神經系統。它能夠感受到水流動的快慢、水層的輕微震盪並且具備準確判斷出前方障礙物的功能。魚類的側線管中充滿了液體,魚類的感覺神經浸泡在其中,當水中有任何波動時,魚類都會通過感覺神經來傳遞資訊給大腦。

當我們在瞭解了魚類產生警戒性的原因之後,我們就來進一步研究到底該如何來降低魚類的警戒性。這可以從聽覺與觸覺兩方面來說。

淺談垂釣時如何降低魚的警戒心

一、聽力

就聽力而言,魚類的聽力十分敏感,這對於垂釣者來說即使一種考驗又是一種機會。釣友們要知道魚類在聽到聲音後往往會有兩種表現:一種是魚類四散而逃,釣友們在窩點等了很長時間也未曾發現魚類的蹤影。

另一種結果是魚類順著聲音找到了聲源地,並且會在聲源地逗留。出現這兩種不同結果的原因是因為聲音在水中擴散的頻率不同。為什麼魚類在聽到聲音後會向聲源地遊動呢?

這是因為第二種聲音的振動頻率與不慎落入水中飛蟲掙扎產生的頻率相似。有些新手們一看見魚類就直接將魚墜猛投入水中,這時魚類定會由於魚墜入水時聲音振動頻率太高而被嚇走。有經驗的釣友們都知道,在作釣投餌時要輕拿輕放,以避免釣組落入水中的聲音太大驚動魚類。

在這裡筆者建議釣友們利用“由遠及近”法來拋投,當我們將鉺料拋向釣點時要比實際距離遠一些,之後在將入水後的釣組緩慢拉到釣點,這樣相比較之前聲音要小很多。如果釣友們在投拋時用力過度,可以在鉤子落水前向上輕提一下,這樣可以減小魚鉤撞擊水面發出的聲音。

二、觸覺

就觸覺來說,釣友們在作釣時要儘量選擇長竿作釣,雖然長竿配用的大墜入水時聲音較大,但是窩點距離岸邊較遠受人為干擾也就少很多,魚類本身也會覺得湖泊中心要比近岸安全性高。長竿在落入水中時,由於不是跟方便投拋,因此釣魚者所使用的力氣會小一些,水的震盪程度也會輕一些,在釣組入水時,魚類感覺不會太明顯。另外,釣友們在戶外作釣時要儘量釣深水,因為由於作釣具有一定的深度,當釣友們在投拋時對水面產生的撞擊到深水區已經減弱了很多,當然對魚類的刺激也會小很多,它們的警惕性會大大降低。

總之,筆者覺得要想讓魚類的警戒性下降,就先要找到問題的關鍵點。釣友們可以從魚類的觸覺、聽覺甚至是味覺多方面來考慮。但如果要是單單從投拋這方面來說的話,釣友們就要學會正確地使用“側面斜拋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