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四季釣魚 > 春季釣魚

春釣想不空竿,這些水溫的技巧,就很有意義了

欄目: 春季釣魚 / 釋出於: / 人氣:3.73K

春季是一個很複雜的季節,前半截冷,後半截暖,由冷到暖的過程,萬物開始復甦;而春季野釣,幾乎是一節一釣法,這裡的節,是的是節氣;幾乎每個節氣一過,釣法上,釣深上,餌料搭配上,都要有點細緻的變化,再加上春季氣象多變,陰晴多變,多雨水、多颳風,想要以不變應萬變,那簡直就是個笑話。

但是,對釣魚人來說,只要能釣魚,就不怕有困難,只要找到技巧,無非是怎麼克服的問題,那麼,這個共性技巧還真的存在,那就是水溫;

春釣想不空竿,這些水溫的技巧,就很有意義了

通過感知鉛墜的溫感,能便於我們判斷水溫的區間

魚是變溫動物,所以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並時時刻刻根據水溫的變化,通過改變棲息水層,活動區域,進食的數量等,多角度調整,從而讓自身更好的適應環境溫度的變化。

所以,我們在春季釣魚,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通過天氣預報,來預估水溫,臨到釣點,通過實測水溫來評判水溫的區間,並以此為先決條件,做好竿、餌、漂、線、鉤的各種搭配,從而來從容應對複雜而多變的魚口。

當然,天氣預報,只是提前預測,只能給我們一個大致參考,而臨場的水溫測定,就尤為重要,但是我們不可能每次都攜帶一個水溫計來測定水溫,這也不太現實,我們可以通過鉛墜入水,然後手心感應鉛墜的溫感,來大致判斷水溫的區間範圍;

鉛的熱導性很好,尤其是在水中,只要鉛墜被水包裹30秒左右,基本上就能和水溫趨近一致;當我們將鉛墜扔入水後30秒左右,提竿將鉛墜置於手心,感覺有刺手感,水溫大約6~10度左右;

如果僅有冰涼感,水溫大約10~16度左右,如果略有溫熱感,則說明水溫在36度以上,如果只有輕微的涼意,那水溫大約在16~28之間。

這個測試方法並不是很精準,但是對釣魚而言,基本上算是夠用了,而之所以要強調這種判斷方式,是因為春季多風,雖然地溫持續升高,且日照時長一直在增加,但是影響降溫的因素太多,無法像夏秋季一樣,日平均氣溫減去6~8度就是水溫的估算方法,是行不通的。

而在春季,經常會出現,日最高氣溫可能是16度,如果無風,可能水溫能達到10度,但如果有風、有雨,則水溫可能只有5~6度,也會出現氣溫僅有10度且是陰天,但是無風、無雨,而水溫卻能始終維持在6~8度左右,當我們判斷了大致的水溫,那麼,接下來,就需要圍繞著水溫,來做出相應的選擇、調整。

春釣想不空竿,這些水溫的技巧,就很有意義了 第2張

根據水溫變化選擇釣距、釣深

春季出釣,早中晚的氣溫變化都很明顯,相應的,水溫變化也根據早中晚時間段的不同,有著明顯的差異,所以春季出釣,我們僅僅用一個長度的釣竿,是不太合理的,最好是根據時間段不用,分別選擇不同的釣距、釣深。

早晚釣深、釣遠

春季的早晚,氣溫很低,而且因為日照時間不足,淺水區的水溫也很低,除非有特殊情況(魚擺籽),基本上沒什麼魚會有在淺水區遊曳的,但是,因為生理原因,在早晚的時間段,只要有安全的食物,魚群還是會保持進食的習性;

而這個時候,我們選擇較深的水域,釣距也放的遠一些,魚口雖然會很輕,但是依然會有魚口,當然,之所以釣距放的遠一些,也是因為大多數水域,都是越深越遠,但是考慮到我們的漁具準備情況,6.3~8.1米左右的魚竿,就足夠了。

而釣深,1.5~3米之內,越深越好,也只有這個區間的水深,溫度變化最小,對魚來說,就算溫度略低,但依然能讓魚保持一定的活性,可以覓食、遊曳,所以說盡管魚口會很輕,但是至少能釣上魚。

春釣想不空竿,這些水溫的技巧,就很有意義了 第3張

正午前後釣淺、釣近

在白天的正午前後,就算是陰天,也會因為太陽照射的原因,淺水區溫度上升很快,加上春季水中的浮游生物、水植、水藻開始復甦,魚會遊曳到淺水覓食、取暖;在有些較深、河面較廣的水域,甚至會出現魚群上浮晒太陽的現象;

而這個時候,再主動釣深,就變得不太合適了,當然,這個時間段,依然會有大魚在深水區,大多數老鳥,會繼續用長竿守著,但是主要的注意力,會轉為近岸淺水。

釣深大約是0.6~1米左右,而釣竿選擇3.6~4.5米就足夠,如果沒有風,或者風很小,建議使用靈敏度更高的七星漂,這樣就算水淺,魚口輕,但是抓口成功率也會高很多;更關鍵的,是這個尺寸的魚竿,就算我們頻繁快速提竿、抽竿,體力消耗也不算大;

春釣想不空竿,這些水溫的技巧,就很有意義了 第4張

將釣點放置在水溫較高的位置,是保證漁獲的關鍵

不只是春釣,一年四季中任何季節出釣,對釣點的選擇都尤為重要,而各種技巧更是層出不窮,而春釣選擇釣點的技巧只有一個,哪裡水溫較高,就選擇在哪裡出釣,在這裡,很多釣友關注的是水溫高,而實際上,我們只需要關注哪裡水溫較高,也就是說,與其尋找水溫最高的位置,不如去仔細挑選水溫及相對較暖的位置。

這個選擇是有講究的,在野外水域,什麼魚 ,多大的魚,能棲息在哪裡,哪個水層,是由生態鏈決定的,食物最充沛,水溫最適宜的位置,永遠都是生態鏈中最上層的物種佔據,而這個位置,就算我們找到了,也不見得有好漁獲。

但是換個思路,只要找到水域中,相對來說,水溫較暖的位置,其實就已經足夠了,那諸如這一類的位置,其實是非常多的:

1、中午的淺灘的水溫較深水區,就比較暖和;

2、水域的北岸較南岸,水溫就比較暖和;

3、下風口的水溫,較上風口的水溫比較暖和;

4、早晚深水區的水溫,比淺水區的水溫暖和;

5、多水草水域的水溫,比無草、少草區的水溫要暖和;

6、橋墩或類似障礙物的的陰面,水溫變化始終不大,所以在陰天、寒流等氣象出現時,反而較為暖和。

諸如以上這幾張情況,還有很多,當然,也並不是說以上這幾種氣順紋較為暖和的區域,就一定是正確的,但是大體上,我們只需要找到目標水域中,水溫較暖的位置作為釣點,至少誘魚進窩是沒什麼問題的,反之,別說發窩,魚進窩都難。

春釣想不空竿,這些水溫的技巧,就很有意義了 第5張

春季用餌,必須要以水溫為參照

說完了釣深、釣距、釣點,那接下來就必須要說一下餌,很多釣友說,春釣不就是活餌有限,腥餌次之,哪有什麼太多的講究?而大多數的釣友做法,就是先商品餌抽窩,亦或者酒米打窩,要麼乾脆就是紅蟲一把。

然後會用商品餌的,就用商品餌,沒口就蚯蚓、紅蟲,一樣樣試下來,除非是徹底不給口,否則總有魚能能吃的東西,還能有什麼講究,這不是多此一舉麼?答案還真不是;在春季用餌,水溫大致在一個什麼區間範圍,那餌料的型別,絕對不能錯;

水溫在4~8度以內,除了活餌,就是大比重腥味餌

當水溫在這個區間範圍,因為水溫的緣故,魚的活性雖然不至於像冬季一樣,但是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所以魚口的張開幅度並不算多大,整根的蚯蚓可能都無法吞嚥、吸食,所以切段的蚯蚓,或者單根的紅蟲、小紅蟲捆,都是首選。

但是,這並不代表不能用其他餌料,只要搭配合理,大比重腥餌,也就是腥餌佔比40%以上的商品餌,餌團儘可能軟黏,不管是充當釣餌還是打窩,效果都不比紅蟲、蚯蚓差到哪裡去;

而這個區間範圍內,用酒米打窩的效果是很一般的,更好的窩料,是商品餌夾雜著少許紅蟲,以及少量的酒米,酒米的比例不超過窩料整體體積的3~5%就足夠了。

水溫在10~15度以內,腥餌比例就要需要大比例減低

因為活餌在一年四季都能用,所以沒有什麼特別值得說道的地方,但是如果水溫在這個區間範圍內,還要繼續使用商品餌,那腥味餌料的比例要大比例下降,最低要減到餌料整體體積的10%左右;原因很簡單;

當水溫到了12度左右,麥穗、白條、鰟鮍等小雜魚已經開始恢復活性,腥味比例略大,就會鬧窩,而這個水溫區間,除了鯽魚活性不錯,鯉草的魚口遠談不上旺盛,小魚鬧窩後,可能就不會進窩進食了。

而使用活餌,唯一的建議,就是鮮活,而在水溫在這個區間,就不建議蚯蚓切段了,因為切段的蚯蚓會從傷口處,漏出大量的組織液,這些組織液腥味十足,非常招惹小魚;

春釣想不空竿,這些水溫的技巧,就很有意義了 第6張

總結語

春季出釣,因氣象多變,導致水溫多變,對變溫動物來說,溫度多變就意味著魚口不確定,時而輕、時而好,而有時候乾脆就不給口,那麼我們只需要判斷水溫,並以此做相應的調整,不求爆護,有漁獲是沒什麼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