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聚焦 > 釣魚資訊

古人是如何看待釣魚的?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智慧

欄目: 釣魚資訊 / 釋出於: / 人氣:2.35W

自古以來,釣魚是一項高尚的活動可以豐富我們的業餘生活,陶冶身心,有益健康,因此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

古人是如何看待釣魚的?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智慧

在我國,釣魚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古代不少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如韓信、曹操、韓愈、柳宗元、蘇軾、陸游等都喜愛垂釣。雖然垂釣的人很多,但是同樣都是釣魚,其目的的意義卻截然不同。宋代詩人王令就曾說過:“古今同為漁,意義不相似。”單就古代人的垂釣意義目的,也有各種各樣。

古人是如何看待釣魚的?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智慧 第2張

一、不是釣魚而是“釣人”

於我國的釣魚史有多長,似乎不可考證,據說最早有記載的見於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但流傳甚廣的當屬姜子牙直鉤坐釣臺了吧。那姜太公是俗稱也是尊稱,他字子牙,是他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滅了殷朝。他80歲時在渭水邊垂釣,他的魚鉤是直的,故民間有俗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他整整垂釣了10年,三千六百天啊,終於“釣”來了周王,於是姜太公釣魚成為後世心懷壯志巨集猷人的楷模儘管他的故事流傳幾千年,但他的釣法如今已不為世人所用。後來的釣客在裝置上不斷更新,釣法上不斷創新,當然通過垂釣所得到的體驗也就五花八門,且看初唐詩人沈全期的《釣竿篇》: “朝日斂紅煙, 垂竿向綠川。 湍危不理轄,潭靜欲留船。人疑天上坐,魚似鏡中懸。釣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賢。避揖時警透,猜鉤每誤牽。為看芬餌下,貪得會無筌。”

古人是如何看待釣魚的?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智慧 第3張

二、避世穩居,釣魚解憂

古代不少遭貶的官吏,作了埋名隱姓的漁翁,以垂釣來排憂解愁,躲避。這樣的事例在歷代封建王朝都可以找得到。其中最耳熟能詳的要屬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歷來是人們傳誦的垂釣名篇,詩中所刻畫的天寒地凍,人鳥絕跡,漁翁獨釣的圖景就是暗寓自己在被貶以後仍然堅貞不屈的品格。

古人是如何看待釣魚的?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智慧 第4張

此外在《南史·漁父傳》也有記載,在潯陽江上一漁父垂綸而大聲唱叫,太守覺得奇怪,問他有無魚可賣,其笑而答曰:“其釣非釣,寧賣魚者乎。”悠然鼓棹而去。唐代崔鉉為江陵太守時,楚江上有釣者不言姓名,得魚則換酒喝,崔鉉問他是不是垂釣的隱士,對方答曰:“姜子牙、嚴子陵,世上的人都以為他們是隱士,殊不知他們是借垂釣而釣其名也。”簡直就像後世的禪宗談禪。

古人是如何看待釣魚的?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智慧 第5張

三、王公貴族尋歡作樂的專案

釣魚文人們喜歡,帝王們也喜歡。除了花天酒地,尋歡作樂,釣魚、賞花、賦詩這些都是帝王們玩樂的方式。比如:漢昭帝極喜釣魚,據載漢元鳳二年其在淋池桂臺下泛舟垂釣,竟釣到一條白鮫,其肉鮮美。筆記《涑水紀聞》中記有宋真宗、宋仁宗經常與群臣比賽釣魚,有一叫曹利用的大臣不知進退,在皇帝之先釣到魚,結果被罷官而去。

古人是如何看待釣魚的?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智慧 第6張

​最懂此中殺機的當數明代才子解縉。一次皇帝朱元璋叫解縉和他一起釣魚,許久過去一條未釣到,朱皇帝臉色大變,解縉一看大事不妙,立刻獻詩一首:“數尺絲綸落水中,金鉤拋去永無蹤。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這也是一首為取得皇帝歡心而奉迎拍馬的小詩。卻從側面反映了封建權貴們不顧國家安危和人民疾苦,把釣魚作為花天酒地尋歡作樂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