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聚焦 > 經驗分享

關於子線長短與吃餌的那些事

欄目: 經驗分享 / 釋出於: / 人氣:3.04W

懸垂釣法其實就是將鉛墜從塘底挪到了中水層的位置,大幅度的加強了鉛墜的可移動性,是釣魚活動中的一次革命。即使這樣,鉤動標也不一定動,從標到墜再到鉤它不是一次運動而是兩次運動,魚吃鉤必須帶動鉛動才能看到標動。這就涉及到我們常忽視的子線問題,別看不起這短短的一段子線,其玄機大的很呢,搞不清子線是怎樣傳導與訊的,我們在釣魚中的許多問題也搞不清。

關於子線長短與吃餌的那些事
子線長短

關於腦(子)線的長度

目前有文獻記載的腦線長度,49.5釐米以下各種長度的都有,真是五花八門,各有千秋。從養魚缸實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2釐米腦線的朝天鉤,在魚吞餌時,由於主線碰在魚鼻子上,或鉛墜的阻力,費了很大勁吞到餌的魚,又警覺地棄餌而逃。這種朝天鉤反應極為靈敏,只要魚兒觸動餌鉤,甚至魚尚未觸到餌,僅魚鼻子撞擊,主線就會抖動,往往使人誤以為有魚兒上鉤,此時提竿十有**是空鉤,偶爾因鉤掛魚體也有上魚的。這種高靈敏度的漂砣搭配,沒有實用價值。

因為沒有腦線的朝天鉤,最大的缺點是鯽魚吞鉤困難。為克服此弊,將腦線加長到了3釐米,也常見到鉤墜於一體的朝天鉤,魚吞餌後要遊走,也因鉤墜的阻力,吐餌而去。將腦線加長到5釐米並用空心墜能沿主線自由移動,吞鉤棄餌的現象就不見了,送漂反應靈敏。由此可見,活墜比鉤墜一體的朝天鉤好得多,腦線最短不要少於5釐米。

經過多次玻璃缸垂釣實驗和多年來的水庫、河流、湖泊、池塘中的垂釣實踐證明,確定腦線的長度,必須因地制宜,適合垂釣水域、地形的實際情況。在流速較快的江河中垂釣,魚有搶餌的特點,腦線宜長不宜短。在靜水或深水中施釣,魚有安全感,有品嚐餌的特點,腦線宜短不宜長。在清澈見底的淺灘垂釣,魚也常搶食,腦線要適當長點。而在混濁的水域垂釣,魚亦有品食習性,腦線宜短。初春和深秋宜短,而夏、秋二季垂釣,腦線則宜長。在有雜草或其他障礙物的水域垂釣,腦線宜短,而在無任何障礙物的水域垂釣,腦線宜長。究竟腦線多長為度,多短為宜?這既有客觀標準,也要看每個人的習慣。如江南人,特別喜愛無腦線或腦線極短的朝天鉤。從實踐中發現,短於5釐米的腦線,上魚的可能性僅有30%。而長於5釐米、短於10釐米的腦線,上魚率在40~45%之間。49.5釐米的長腦線,其上魚率約為85%。相對而言,在無任何障礙物的水域進行垂釣,還是長腦線、雙鉤為好,只要沉漂或領漂現象出現,提竿十拿九穩能上魚,同時還能解除短腦線、反應特別靈敏所造成的精神緊張。

關於子線長短與吃餌的那些事 第2張
子線長度

關於子線長度的一點認識

關於子線的長度,是沒有統一標準的,一方面是各人的習慣,另一方面是考慮其它綜合因素,才能決定子線的長度,而往往我們在垂釣之前,是無法準確的判斷出所有因素,因此灑需要我們多問,勤觀察,多瞭解各方面信稍,才能正確的選擇漂,線,餌,竿,等

長子線的優點,餌的擺幅較大,魚的吃口好,距鉛墜較遠,隱蔽性好,同時不易斷,缺點是訊號傳導損耗大,且傳導較慢.

短子線的優點,傳導迅速,到位快且準確,訊號最大,缺點隱蔽性不好,訊號有時過多,判斷不易準確.

1.春釣鯽魚,子線長度,20cm--25cm,因這時鯽魚越冬後,剛開始索餌,膽小但貪食,聚魚較慢,卻對活食較為敏感,在這個長度子線擺幅較大,上下鉤餌與子線間在落底前有個自然夾魚,便於魚口的吸入,故中魚率較高,適用釣法為搓餌釣底,及搓餌釣介面等.

2.夏初釣鯽,子線長度15cm--20cmm,因這時鯽魚吃口極好,只要把漂調準確,中魚率很高,且有一定速度.適用搓餌釣底或拉餌釣底..

3.拉餌釣鯽,子線長度10--12cm,這時主要考慮魚的密度高,追求速度,適用釣法拉餌釣浮<中上層為主>.

4.懸墜跑鉛釣鯽,子線長度5--8cm,為了增強訊號傳導及靈敏度,這時一定要採用短子線.

5.釣鯉,子線長度20--30cm,因鯉魚體較大,警惕性高,採用長子線可有效降低魚體碰線等假訊號,同時中魚後,還可提高子線強度.

6.滑口釣鯽,子線長度18--20cm,這時即可避開一些假訊號,同時靈敏度又不至於太低.

7.釣草,子線長度25--30cm,與釣鯉相同.

8.釣鰱,子線長度25--50cm,道理很簡單,大家可以談一談.

還有很多情況下的子線不同長度的用法,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深水底層釣快鯽

關於子線長短與吃餌的那些事 第3張
釣鯽魚

淺談子線的長度

腦線的長度問題很有些說道。其實質是一個鉤、漂、墜三者在之間的和理組合問題,組合是否合理直接影想到釣獲量。

腦線的長度與墜的大小、施釣水域和所釣魚種有直接的關係。一般來講,腦線越短,浮漂的反應就越靈敏,但腦線過短,魚在吃餌時嘴很容易碰到墜子,魚兒往往因為異物的出現使吞食費勁而離去;如若腦線過長,浮漂的靈敏性就會受到影想,從而導致提竿時機的貽誤。那麼,到底腦線多長才合適呢?回答這個問題只能是四個字-----區別對待。

在靜水水域施釣,由於沒有水流衝擊,魚吃餌的動作叫輕、較平穩,又因為靜水垂釣一般採用細漂和輕墜,所以,為了提高浮漂反應的靈敏度,腦線則宜短(應墜子很小,腦線雖短一般也不會引起魚的警覺);在小水面垂釣鯽魚等小型魚,墜子宜小,腦線宜短;在清澈見底的淺水域垂釣,腦線宜長點;在渾濁的水域垂釣,腦線宜短點;在江河中垂釣,流速越高,腦線越應加長些。從季節上講,在初春和深秋垂釣,腦線宜短;在夏秋之季垂釣,腦線宜長;在平坦無障礙的水域垂釣,腦線宜長;在有雜草或障礙物垂釣,腦線宜短;用素餌釣,腦線宜短(只有這樣浮漂反應才能靈敏),而用葷餌釣,腦線則長一點有利。此外,魚的密度高或個體大時,魚吃餌時往往會搶食,故腦線應長些。反之則應短點。

至於腦線長度具體到多長、多短才為適宜,各地水域環境千差萬別,釣法各有千秋,加之各有各的習慣,因此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也沒有必要強求一律。不過,通常採用的長度範圍,還是客觀存在的,這就是8---25cm。腦線最短不要短於8釐米最長不要超過25釐米。腦線的粗細應隨主線而定,一般比主線細(0.2---0.5號)左右為宜。這樣,一但大魚上鉤,魚的拉力超過主線所能承受的極限時,能起到丟卒保車的作用。腦線的軟硬各有優缺點,硬腦線挺拔,有一定支撐力,餌鉤落入水底後,不容易埋入淤泥和落入石縫、水草之中。缺點是碰上利齒的大魚,有被咬斷的危險;軟腦線不容易被魚咬斷,且有魚上當的功能,但不適於水底不平和有暗草、雜物的水域。還有一個缺點是傳導效能不如硬腦線,浮漂反應略顯得遲鈍。

子線的長度(轉) 關於子線長短的優缺點及冬釣子線長度的思考關於子線長度的爭論由來已久,包括大師們在內都不一樣。但釣魚無常理,子線長或短都有其的道理,以下試簡述之。

首先談一下子線長短的主要優缺點:

短子線:

優點:1、靈敏 2、餌到位快

缺點:1、提竿不中魚(容易過靈) 2、誘魚效果差 3、距鉛皮座近,子線彎曲度一般較小,魚不敢吃*

長子線:

優點:1、穩健 2、子線擺動大、誘魚好 3、距鉛皮座遠,子線彎曲度一般較大,魚敢吃

缺點:1、矛魚多(訊號傳導損失大,容易過鈍)

關於子線長短與吃餌的那些事 第4張
魚輕口

冬釣的最大特點是魚輕口,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滑口魚一般包括輕口,但輕口魚不一定包括滑口。如果冬天在水庫、野塘、粗放混養塘釣,原本生口的魚也會輕口,而冬釣大棚的魚,由於反覆釣放,就是滑口魚,加上冬天會更加輕口。

如果是冬釣是在水庫、野塘、粗放混養塘,也就是物件魚是生口魚但天冷而輕口,建議採用短子線,主要三點理由:

1、生口魚,不太在乎餌距鉛皮座的距離

2、冬天誘魚效果很難體現,以人找魚為主(小雜魚不論)

3、靈敏,這是最重要的

如果是冬釣是在大棚,也就是物件魚是滑口魚但天冷愈加輕口,建議採用長子線,理由不再論述。

那究竟多少長短為長子線或短子線呢,我這裡試總結一下:

短子線:

正常釣鯽魚:20cm(小鯽魚10-15cm)

正常釣混養:25cm-30cm

冬釣鯽魚:10-15cm

長子線:

正常釣鯽魚:25cm-30cm

正常釣混養:35cm-40cm

冬釣鯽魚:25cm-30cm

其實還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長子線的調標需要較為靈些,因為長子線本身就是偏鈍的;而短的子線就可以調的偏鈍點,因為短子線本身就是偏靈的,講到具體調目釣目上,長子線可釣高釣低,例如調6釣3等(11目硬尾標);短子線可釣低釣低,例如調3釣3、調3釣4等(11目硬尾標)。

Tags:子線 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