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鈍吻黃蓋鰈的習性及海釣技法的選擇

欄目: 海上釣魚技巧 / 釋出於: / 人氣:3.13W

鈍吻黃蓋鰈的習性及海釣技法的選擇。鈍吻黃蓋鰈(pseudopluyonestes),魚綱,鰈科,比目魚屬,亦稱高眼鰈。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黃海,渤海及遼南沿海等地區俗稱為“小嘴”,“鼓眼子”等。該魚體形延長,側扁平,不對稱。口小吻鈍,牙齒細小尖利在無眼一側。雙眼在魚體的右側凸起明顯(俗稱“鼓眼子”據此由來)。有眼的一側體色多呈黃褐或黑褐色,無眼的一側為白色,體被鱗小且緊密,兩眼間鼓起部分無鱗。尾鰭寬厚有力,餘為團鰭。

側線在胸鰭上方彎曲位置離頭稍近,且彎曲弧度平穩。主要生產在溫帶及近寒帶地區海域,我國沿海海域均有分佈,北方沿海密度較大。其魚肉白嫩細膩味道鮮美。大連及山東沿海地區的“松鼠小嘴魚”,“家燜鼓眼”,“乾燒小嘴”等海鮮佳餚,均以此魚烹製而成,且多為海鮮美食宴席間“大件”之一。

另外,用大個的鈍吻黃蓋鰈去皮後片成薄片製成的“生魚片”,其肉色透明白中帶青,形,味俱全,口感及味道絕佳,絕不亞於日本料理中專做“生魚片”的牙鮃魚類

鈍吻黃蓋鰈的習性及海釣技法的選擇

一、鈍吻黃蓋鰈的習性

鈍吻黃蓋鰈屬於暖溫性底層深水洄游性魚類,隨季節變化在近岸淺水或離岸深水之間移動。通常多棲息於水深30米以上的海域,每年的早春(3月——4月)季節開始,洄游至沿海的淺水區域產卵,冬季游回深水區越冬,主食甲殼類,貝類及多毛類底棲動物。2齡性成熟,雌性個體多大於雄性。大連沿海釣獲最大個體長度可達40釐米,正常情況下釣獲個體長度多在25——30釐米之間。

鈍吻黃蓋鰈為底棲性魚類,多活動覓食於海底泥質,沙質底區域,或既有部分扁平岩礁又有部分地接壤的範圍之內。大連地區的釣友稱此種海底地貌形態為“花韃疆”(所謂“疆”是指大連地區俗語對水下岩礁的統稱)。

除主動覓食外,一般情況下,多“潛伏”於泥沙之中,其隱蔽方法獨特而“狡詐”(筆者年輕時因曾隸屬於“碰海”一族,在潛游海中“拿貨”時目睹過多種海魚的水下形態、覓食乃至隱蔽的方式)。需要“潛伏”時,先快速搖動邊鰭,隨即弓身離底直線遊動“帶”起身下週邊泥沙,然後突然剎車,並同時向後退去輕輕落底。此時,由於慣性作用,被“帶”起的泥沙必然薄薄地覆蓋其背部和尾部,只露出兩隻警惕的眼睛仰視周邊的一切“以靜制動”。

其覓食方法多采用“突然襲擊”的“閃電式”。另外,鈍吻黃蓋鰈中鉤後,還有一特殊“習性”即先將身體反弓,極力後襬,以形成前阻水流,通過身畔水流的變化,而增加釣手收線的阻力或系鉤腦線的抗拉強度。當此招不靈後,該魚又會採取順著釣線回收方向急速前遊的“伎倆”,使釣手在回收釣線時突然感覺阻力減小或沒有阻力,進而認為跑魚而放鬆釣線時,採用突然“甩頭”的方式強行脫鉤。

因此,鈍吻黃蓋鰈素有中鉤後身體反弓,後襬下挫和“跟線”的“劣性”,釣友在垂釣此魚時應做好充分的心裡準備。

二、鈍吻黃蓋鰈的釣法

針對鈍吻黃蓋鰈的習性,實施海上垂釣除傳統的底層延繩釣法外,目前主要採用兩種方法,即岸(巖,崖,堤,壩)邊拋釣和近海船釣。

1)岸邊拋釣

A.釣點選擇

岸釣鈍吻黃蓋鰈的釣位應選擇在岬灣內突兀海中岬角岩礁之上或堤壩前沿的兩側(雖然也有人採用沙灘拋釣的方法施釣此魚,但這些釣友多為年齡較大或行動不便者,而此方法效果和釣獲量較差,因此這裡便不作贅述)。

因岬灣的岬角岩礁的外側多半是泥沙質地與水下暗礁的接合處,且多為海生小動物,如小魚,小蝦,小蟹等的繁衍地帶,又為鈍吻黃蓋鰈的覓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因此該種水下地形成為拋釣鈍吻黃蓋鰈的首選釣點。

B.釣具配備

選用30號以上的遠投竿,竿長3.9——4.5米,配中型旋壓式繞線輪(能匹配專業遠投輪則更佳。)。主線5——6號,線長100米以上即可,鉛墜重量應該在100克左右,釣鉤可選用伽瑪卡茲出產的12號或13號歪嘴銳鉤,支線3.5——4號左右,副線4.5號長55釐米。

C.釣餌

岸邊拋釣鈍吻黃蓋鰈,為便於遠投並防止釣餌中途脫落,一般採用沙蠶類為釣餌,其中以顏色鮮亮的切段巖蟲(肉蛆)和在岸邊沙質地採掘的紅沙蠶(大連地區俗稱“紅蛆”)為佳,其它青沙蠶,蛤肉等也可,但是效果稍遜。

D.具體釣法

將釣組丟擲至所選海域後,放線至釣組落實海底,回收主線並將釣線繃緊,釣竿斜插(或架於海釣竿支架上)於岩礁縫隙之中,呈45度角傾向海面,也可同時架2——3支竿,按遠,中,近丟擲佈局,以提高中魚概率。然後,釣友大可盤坐於岩礁平坦處,靜靜等魚兒上鉤。因鈍吻黃蓋鰈覓食時多采用“突然襲擊”的方式,故反映在釣竿上為竿稍突然顫動後大幅度彎曲且劇烈抖動不止,產生此現象是鈍吻黃蓋鰈中鉤後急速遊離拼命逃竄所致。

此時為最佳起竿時機,應立即提竿後揚,將魚鉤深紮在魚口之中,然後迅速搖動線輪手柄收線。釣友們在施釣此魚時,切不可因為魚兒的如前文所述的“伎倆”“誤導”而停止收線或放線,相反,只要在收線過程中,不斷的採取將釣竿先下壓後上揚的辦法,魚兒的“詭計”便不攻自破了。此外,拋線後如果水中釣組長時間沒有反應,可將釣線略回收幾米,並在回線過程中利用鉛墜的下沉重力,不斷敲擊所經海底,攪起“混水”,以引起鈍吻黃蓋鰈的注意而誘其上鉤。

鈍吻黃蓋鰈的習性及海釣技法的選擇 第2張

2)近海船釣

A.釣點選擇

船釣鈍吻黃蓋鰈的釣點選擇應注重在島嶼,大的礁陀延伸入海的岬角邊緣海域,這些地域也是沙質地域與水下暗礁的“混合處”。如在養殖海珍品的泥沙質海底筏區施釣,則應選擇筏頭區,沉筏區及固定浮筏的水下“沙袋”邊緣區為好。

B.釣具的匹配

應選用50號左右的船釣專用竿,竿長1.8——2.1米左右,最好配備船釣橫向線輪(也可用旋壓式繞線輪替代)。主線6號,支線5號,釣鉤同拋釣要求一致。鉛墜應該視水深或流水匹配在150——250克左右。

C.釣餌

以新鮮小海蝦,蝦肉,巖蟲及蛤肉為主,以蝦為餌效果最佳。

D.具體釣法

開輪放線,將釣組下沉至所選釣點海底後,回輪緊線並將釣竿平放在船釣竿架上,或用手持竿讓竿體與海面保持平行。船釣鈍吻黃蓋鰈多采用定位釣釣法,漂流釣也可,但在養殖筏區內切不可採用漂流釣法,原因是筏底多纜繩,極易掛鉤失墜。

垂釣過程中要以靜制動,如長時間無魚上鉤,可採用以墜撞擊海底,形成小範圍泥沙“霧區”的方式引起黃蓋鰈的注意。(在日本釣法中多采用的是中間鏤空的鉛墜,當撞擊海底泥沙時以模仿泥沙中的蛤類海中吐泥的狀態來誘惑魚兒注意、覓食)

船釣鈍吻黃蓋鰈的中魚反應及應變方式為:竿稍先略微晃動——魚已經靠近釣餌並進行試探性的啄食或者圍餌窺探,此時應提竿在手——竿體突然下彎並劇烈抖動——魚已吞餌並急速逃走。此時為最佳揚竿時機,揚竿則必中魚。

前面所言的中鉤後的“狡詐”習性,在船釣時更為突出,船釣時收線放線均為垂直起落,當鈍吻黃蓋鰈身反弓時,前阻水流產生的阻力更大,如鈍吻黃蓋鰈隨線上竄,釣手收線時手中的感覺更輕,因此在船釣尖吻黃蓋鰈時也應採取不斷上揚釣竿的方式才能釣魚入船。

三、鈍吻黃蓋鰈施釣季節及其他

1)垂釣鈍吻黃蓋鰈的最佳時間為每年的清明至端午節前後或每年的深秋至小雪前後,其中深秋至小雪這段時間效果最好。

2)垂釣鈍吻黃蓋鰈的潮汐掌握:岸邊拋釣應該選擇大潮汐時間,即每月的七年級至初五(或十六至二十);船釣則應選擇小潮汐時間,即每月的初六至十二(或二十一至二十七)。具體的流向應該在“流穩”時或潮落至一半時以及“換流”起時,此時為每日的最佳垂釣時段。

3)釣餌的使用應該以新鮮,鮮活為好,醃漬品(鹽漬,酒漬)效果較差。在選用蝦餌時,要注意保持蝦餌的新鮮度,應多備冰塊來保鮮,以免鮮蝦腐爛變質,影響上鉤率。

4)冬季出釣,不論岸釣或船釣,均應該注意防寒保暖。岸釣要穿防滑磯釣靴並注意防滑。西北風小於4級,西南風小於5級且陽光充足時方能出釣,而氣溫則以零度到五度或以上為好。

以上所述為大連地區的黃、渤海海域主要施釣方法,因地域差異及其他因素,各地釣法必然有所不同,撰此拙文以期拋磚引玉,並供諸釣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