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選魚竿,後堵加不加配重,垂釣場合不同

欄目: 釣魚工具保養 / 釋出於: / 人氣:3.09W

選魚竿,後堵加不加配重,垂釣場合不同

現在的魚竿體系,尤其是手竿,基本上全是以臺釣竿為主,尤其是碳布為主要材料之後,魚竿的重量日趨輕量化,為了保證魚竿竿身堅韌度、拋釣的順暢性,尤為強調魚竿竿身的平衡性;

這個特性,在實戰中意義非凡,在拋投釣組時,大把部分,也就是手持部分,一定重心要穩,越靠近竿稍部分,越輕,這樣就能有效利用槓桿原理,將釣組甩的精準、到位;

如果大把部分的重心靠前,釣組丟擲去飄忽不定,很難做到精準拋投,如果竿身長一些,抓不穩都有可能,所以,現在的碳素手竿,非常強調竿身平衡,以及竿身的重心穩定;

選魚竿,後堵加不加配重,垂釣場合不同 第2張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魚竿,在設計的時候,都會從結構力學的角度來設計整體平衡性,後堵的配重,就應運而生,簡單的說,就是在製作後堵時,通過增加重量,從而讓大把重心後移,依次達到竿身平衡的作用;

咋一看,這種設計算是個神來之筆,竿身也穩定了,重心也靠後了,在拋投釣組的時候,也能提升釣組穩定性,無非就是厚度增加了些許重量,但是,在實戰中,這是有隱憂的;

如果是休閒野釣,因為水域面積大,水域內魚的密度稀疏,就算坐上一天,累計提竿的頻次也沒有多少,所以,休閒野釣時,這種厚度加配重的竿子,影響其實並不算大;

但是,如果是黑坑、競技釣的時候,因為起竿、揚竿的頻率非常高,這個時候,增加的配重越多,對大臂的影響就越明顯,而現在的魚竿引數,大多隻報裸重、素材重,也就是魚竿的竿壁淨重,對厚度增重,基本上是不提供資料的;

選魚竿,後堵加不加配重,垂釣場合不同 第3張

這樣我們在選魚竿的時候,往往就會忽略這個細節,事實上,大多數一線品牌魚竿,因為在設計魚竿時,會特地將竿身的平衡、重心、穩定,按一體化的思路來設計,也就是說,主要是通過大把的重量和長度,以及各個竿節的長度、重量,來均衡竿身;

因為在設計的時候,大把、竿身、竿稍的各節重量非常科學,竿稍不點頭,穩定性又好,就算頻繁拋、投、起,都不會影響大臂、小臂、手腕發力;

當關於這一點,黑坑、競技釣選手,也稱之為持握感,也就是持握竿稍的舒適度,這種持握感舒適度越強的魚竿,對手腕、小臂的消耗越小,但是,之所以這種說法沒有流傳,也是有客觀原因的;

原因倒也不復雜,就是每個釣手,因為體能、身高等諸多自身條件不同,如身高1.7米的釣友,和身高1.8米的釣友,體重120斤的釣友,和體重150斤的釣友,手持同一根魚竿,持竿舒適度,是有明顯不同的;

在野釣時,這種因素的影響,近乎於無,尤其使用的魚竿越長,這種影響就越低,畢竟也沒什麼人會用長竿打頻率,但是,如果在使用短竿,或者黑坑、野釣打頻率時,這個影響,一下就出來了;

那麼,我們在選竿的時候,怎麼挑選持握舒適度較高的魚竿呢?倒是也有技巧的,具體做法如下:

1、將竿身順次抽開;

2、慣持竿手的手掌抵住後堵,掌心朝上抓住後堵;

3、輕抖手腕,感受竿身抖動時,手腕的負擔;

4、同時對比長度相同的魚竿,手腕負擔最小的,就是持握舒適度較合適的魚竿;

正常情況下,身高較高、體重較重的釣友,在竿長一致時,較重的竿身,持握舒適度會較高,而身高低一些,體重較輕的釣友,在竿長一致時,較輕的竿身,持握舒適度會更高一些;

選魚竿,後堵加不加配重,垂釣場合不同 第4張

最後,關於持竿舒適度,其實沒有什麼標準而言,畢竟每個人的身高、體重、骨骼生長髮育程度都有諸多不同,所以這也僅僅是競技釣、黑坑老鳥們口口相傳的一個說法,雖不怎麼流傳,但確實是有非常重要的實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