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方法 > 野釣

野外垂釣竿子多備幾套適時調整竿長

欄目: 野釣 / 釋出於: / 人氣:5.9K

很多人出釣只架一支竿子,竿包內再裝一支備用竿子就齊活了。雖說裝備簡單可以減輕負重,但野釣水庫情況複雜,變數比較多,釣具不足將很難應對這些情況。

野外垂釣竿子多備幾套適時調整竿長

假設你在一處陌生的水域用3.6米魚竿施釣,中魚率明顯沒有旁邊使用4.5米魚竿的釣友高,這個時候應該怎樣調整?我想百分之九十的釣友會回答:“用4.5米代替3.6米的魚竿”這個回答不能算錯,但過於保守。如果是我,我會先用5.4米竿試試。為什麼這樣做?我們不妨這樣想:4.5米的收垂釣效果明顯優於3.6米竿,這是不是意味著魚在更遠或者更深處活動呢?4.5米竿子所及的位置或許並不是魚群最密集的地方,用5.4米的竿子能起到探索作用,如果效果優於4.5米竿,我還會考慮繼續加長魚竿,如果效果不好才會像別人那樣選擇4.5米竿。如此說來,只帶兩支魚竿是不是有點捉襟見肘了?

說到這兒一定會有人反駁:“我可以靠以打窩把魚引過來;持續不斷地拋餌能使窩子長期有效;成分對口、狀態良好的魚餌對魚的殺傷力最大,所以不調整竿長也能釣到魚。理論上講這種說法是對的,但是我們想想,從開始打窩到把魚誘過來需要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如果我們把這個過程省略掉,用長度適宜的竿子直接登門垂釣,是不是來得更快?讓窩料、餌料在魚兒的家門口發揮威力,是不是會釣的更多?況且窩子本身的誘惑力或許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這個觀點雖雷人,但是事實確實如此,尤其以季節的變化對打窩效果的影響最明顯。舉一個我自己的列子:深秋釣鯽魚時,輕靈的短竿細線更容易操作,於是我用3.6和4.5兩支竿,整天泡在水庫,每天都在同一釣點補窩。當時是10月中詢,夜間氣溫能降到0度以下。從某一天開始,我發現一個現象——上午的時候3.6米手竿和4.5米竿的釣獲量差別不大,到了下午,4.5米手竿就唱起了主角,3.6米手竿停口。晚上臨走的時候我照例打窩子,可第二天窩子內靜悄悄的,這個窩子已經養了一個星期,每天都有魚可釣,水深也夠,怎麼突然停口了呢?我換了一支長竿子,水下立刻就有動作,於是當晚臨走的時候,我又向長竿所及處打了窩子,指望著能多釣幾天。可是第二天去釣的時候,窩內再一片死寂,無奈之下,我拽出最長的7.2米竿,又零零星星釣了幾條;臨走,我又向7.2米竿子所及的位置打窩,第二天在一次死寂,如此一來,我不得不用筏竿把釣組拋到更遠的位置才有魚獲。

上面的例子說明,在魚兒的某些自然習性面前,窩子的誘惑完全不起作用。除此之外,使窩子的效果大打折扣的因素還有很多,所以過分迷信和依賴窩子至少釣者一箱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