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餌料技巧 > 打窩

釣魚打窩後,長時間不見魚口時,調整下面這幾點看看

欄目: 打窩 / 釋出於: / 人氣:2.17W

可能很多釣友有這樣的一個困惑:“釣魚時,窩子打了(窩料餌料的味型,釣位等都沒有問題),但魚兒就是遲遲不進窩,始終看不到魚口”。出現這種情況,堅持幾個小時,就耐不住性子了。魚沒有釣上來不說,往往把自己的心情搞的很糟糕”。對此,我走訪了好幾個釣友發現,很多釣友鑑於這種情況,往往表現的不知所措。

上述這個問題,直到現在我也是經常遇到的。不過,我已經不再被這個問題所困惑了。因為通過這麼多年的作釣經歷,我看明白了很多事情。對於這個問題我總結了以下幾點應對措施,今天分享出來,供釣友人蔘考下,不正之處,歡迎留言批評指正哈!

我們知道,釣魚打窩和魚兒進窩是兩個概念,打窩是前提,魚兒進窩才是目的。而魚兒進窩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這個時間又長又短)。從實際作釣經歷來看,魚兒進窩時間的長短和氣溫及釣點的選擇有著密切的關係。

氣溫和魚兒進窩時間長短的關係

釣點和魚兒進窩時間長短的關係

打窩後長時間沒有口,如何解決

釣魚打窩後,長時間不見魚口時,調整下面這幾點看看

魚兒進窩

氣溫和魚兒進窩時間長短的關係

氣溫和魚兒的關係的密切性是不言而喻的。氣溫不但影響著魚兒的活性,也直接影響著窩料的氣味在水底散發距離的遠近。

氣溫高,魚兒進窩的時間

氣溫高的時候,窩料的氣味在水底散發的速度較快,散發的距離較遠。再加上氣溫高,魚兒的活性高,也就是說,魚兒短時間發現窩料的機率增大了不少。這也是在氣溫高的時候往往不需要提前打窩的原因(當然要看作釣時長和作釣的目標魚)。

一般來講,在氣溫高的時候,如果釣位,釣時選擇得當的話,打窩後半個小時(最多一個小時)就會有魚兒“光顧”了。

氣溫低,魚兒進窩的時間

氣溫低的時候,窩料的氣味在水底散發的速度較慢,散發的距離較近,再加上氣溫低,魚兒活性不足,也就是說,魚兒發現餌料的時間要久一點,這也是在氣溫低的時候提前打窩的原因。

去年春節前,我們一行四人,釣了一上午都沒有看到魚口。中午的時候,由於沒有魚口,都回家吃飯了去了。而就我在走的時候,在釣點打了點酒米。

等到午飯過後(一個小時後),就我這個釣位連連上魚,其他的釣友浮漂猶如“定海神針”一般紋絲不動。釣了近2個多小時,我的漁獲比他們三個人的加在一起還多出不少。從這個例項也能說明在氣溫低的時候,提起打窩的重要性。

一般來講,在氣溫低的時候,從打窩到魚兒進窩需要一個小時以上的。如果過了兩個小時還是沒有魚口,在確定自己線組調釣沒有問題的話,就要考慮是不是要更換釣點了。

小結:

從上面的敘述得知,魚兒進窩時間的長短和氣溫的高低有著直接的關係。氣溫高,窩料氣味在水底散發的速度快,距離遠。氣溫低,窩料氣味在水底散發的速度慢,距離近。這也是為啥氣溫高不提前打窩,氣溫低需要提前打窩的原因所在。

釣魚打窩後,長時間不見魚口時,調整下面這幾點看看 第2張

窩料的氣味散發和氣溫有著直接的關係

釣魚打窩後,長時間不見魚口時,調整下面這幾點看看 第3張

氣溫越高,魚兒進窩時間越短

釣點和魚兒進窩時間長短的關係

俗話說:“三分釣技,七分釣位”。從實際的的做釣經歷來看確實如此。毫不誇大的講,釣點選擇的重要性往往是高於打窩的重要性。

釣點選擇得當,魚兒進窩的時間就短

一般來講,釣位的選擇有幾點要素:水深,食物,溶氧量,巡遊路線。在這四個要素中,個人認為水深的因素是最重要的,而其它三個因素只要符合其中的一項就差不多了。

有一次作釣經歷我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和我老婆一起去釣魚。我老婆是那種漂都不會調的人,我幫她一切準備就緒,告訴她只要看不到漂被拉入水中就可以提竿了。

我釣了半個小時一口沒看到,她竟然連連上魚。後來我就把釣點挪到她這個地方,同樣是魚口不錯。這個釣點估計就是我們所說的魚道。

實際上,只要釣點選擇得當,就算不打窩,只要餌料味型不是很怪,基本上都是可以釣上來魚的,只是漁獲的多少罷了。

我們所說的這些好的釣點一般有這些:水域進出口,水草邊,有障礙物的地方,洄水灣,大樹下,牲畜下水的地方,樺尖,深淺交接的地方等等。這些釣點只要水深合適,基本上都是很好的釣點。選擇這些地方作為釣點,魚兒進窩的時間就會短很多

釣點選擇差,魚兒進窩的時間就長

打窩的目的是為了引誘附近的魚兒進窩,如果選擇的釣點附近鮮有魚兒出沒,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畢竟窩料的誘惑力也就那麼大。最後導致的結果往往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直接影響釣魚的心情。

另外,釣點選擇的差,不但會導致魚兒進窩的時間加長,同樣會增大“空軍”的機率,畢竟釣魚最重要的前提是先找到它們。

小結:

綜上所述,釣點的選擇同樣是影響魚兒進窩時間長短的重要因素。因為好的釣點,往往魚兒出沒的機率很大,也只有這樣才能大機率的找到它們。

另外,上面講的釣點選擇四大要素,並不是漁獲的保證哦!只是增大發現它們的機率大而已。因為影響漁獲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

釣魚打窩後,長時間不見魚口時,調整下面這幾點看看 第4張

釣位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打窩後長時間沒有口,如何解決

這點我想是很多釣友們比較關心的問題。打好窩子(窩料和餌料的味型大的選擇方向也沒有問題),並且釣點選擇的也合適(常常是老釣點),長時間沒有魚口,該如何辦呢?

第一步:排查

釣時的因素

一般來講,作釣的時候,選擇合適的天氣出行是很重要的:氣壓高於1000百帕,有風(不超過三級),有點小雨的話就更好了。具體的時間選擇:氣溫低,釣時選擇氣溫稍高的時間段;氣溫高,釣時就選擇釣早晚。

另外,還有一點也是不能忽視的:就是晝夜溫差的問題。一般來講,在春秋冬三季,晝夜溫差大於8攝氏度第二天是不好釣魚的。就僅僅在夏季,晝夜溫差對於作釣影響要稍小一點,但如果溫差過大的話(10度以上),第二天同樣也是不好釣魚的。

水域有沒有網,電過

上週我釣了近四個小時,就收穫了幾個白條。當天的天氣,氣壓都是不錯的,釣位還是老釣點,怎麼調整就是魚口稀少。

大概到了上午十點的時候,一個老師過來了(釣點在學校附近,老師也是一個老釣友)講:“今天魚口不好吧?昨晚上看到有人在這裡電過了”。聽到此,我們幾個釣魚人才恍然大悟。

個人認為:被網過,電過的釣位,最少3天以上魚口才會好些,而電過往往時間需要更長。

線組調釣的問題

線組調釣同樣是看不到魚口的重要因素。比如:釣底層魚,鉤餌不到底或者鉤餌陷入到障礙物中。釣浮選擇的水層不對等等。

釣魚打窩後,長時間不見魚口時,調整下面這幾點看看 第5張

網工的干擾是魚兒不開口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步:選擇

不固守一個釣位

不固守一個釣位的意思是:來到水域,還沒有真正作釣之前,選擇出備用的釣位,並要提前打窩。如果是熟悉的水域,建議選擇2個釣位就好了;如果是陌生水域,建議選擇2個以上個釣位,並且一定要記著同時打窩。主要目的是:一個釣位長時間沒口,就更換到另一個釣位作釣。這樣就可以有效降低“空軍”的機率。

要懂得取捨

個人認為:如果釣時和釣位選擇沒有問題,在氣溫高時,打窩1個小時後(最多兩個小時)沒有魚口,氣溫低時,打窩2個小時後沒有魚口,就不要在等下去了。要麼重新選擇釣點,要麼重新選擇水域,要麼早點收竿回家,繼續等下去很有可能照樣一無所獲。

小結

綜上所述,如果打窩後,遇到長時間沒有魚口的情況下,千萬不要死等。如果排查後,並不是個人的原因,也不是自然的因素,再繼續等下去很多時候也不會有什麼實質性效果的。

從實際作釣的經歷來看,遇到此種情況,繼續幹等下去,往往是沒有什麼收穫的。就算後面能釣上來魚,估計也是運氣的成分很大。

釣魚打窩後,長時間不見魚口時,調整下面這幾點看看 第6張

窩子打了,長時間還是沒有口,就要尋找原因了

引申一點:

如果在釣魚沒有魚口(小魚也沒有)的情況下,不妨試下這種辦法:在岸邊接近水的地方,挖幾條蚯蚓或者岸邊的植物果實,甚至小花水草的嫩芽作餌試試,往往效果令你意想不到。特別是使用岸邊的蚯蚓作釣。

寫在最後:綜上所述,打窩後,魚兒進窩時間的長短和作釣時的氣溫及釣位有著密切的關係。氣溫越高和釣位選擇的越好,魚兒進窩越快,氣溫越低和釣位選擇的越差,魚兒進窩越慢。這三者之間低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

另外,打窩後,遇到長時間沒有口的情況(氣溫高1個小時後,氣溫低2個小時後),千萬不要死等下去,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重新選擇新釣點或者新的水域

釣魚打窩後,長時間不見魚口時,調整下面這幾點看看 第7張

靈活選擇釣位和水域才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