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方法 > 臺釣

臺釣法在湖泊中作釣的應用技巧

欄目: 臺釣 / 釋出於: / 人氣:3.13W

湖泊,小則1公頃,大至上萬公頃不等。特別是稍有風吹即波濤拍岸,四級風以上更是白浪滔滔,還會產生水流,讓短竿懸墜釣者望而生畏,無從下竿。不少 釣友對在湖泊中應用臺灣釣法表示懷疑。五年來,筆者在太湖的內湖—有300多公頃水面的蠡湖作了上百次試驗,取得了較滿意的結果:臺灣釣法在湖泊中應用, 照樣可發揮特長,獲魚量大大多於傳統手竿釣,連海竿釣“專業戶”也刮目相看。

臺灣釣法應用於湖泊應把握好以下要點:

(一)選釣位

幾十公頃水面的湖泊,周邊成自然不規則狀態,有風就起浪,選釣位是關鍵的一環。

(1)湖中有網箱養魚的周邊、沿岸區域。由於漁民常向網箱內投放食料,會有部分散料外漏而引來魚群聚集,不時的它們還會到岸灘尋食,因此,這些地方當是臺灣釣法的好位置。

(2)沿湖旅遊景點、公園的附近水域。因這些水域常有遊客投下食物或果屑,魚兒喜歡在此覓食。

(3)湖泊與河道、水渠連線處的喇叭口兩側。白魚、鯉魚、吉浪魚等最喜歡在這些活水區搶食小魚、小蝦。臺灣釣法當可在這些水域定位。

(4)石駁岸及亂石堆區的平整處。湖泊四周不少區域為防洪、養魚等都用石塊砌起了駁岸,湖灘止也亂堆著防浪的石頭。這些環境乾淨、餌料資源豐富的場所是魚類棲息的樂園。只要找準石灘區一小塊平地或投鉤於駁岸石堆外口(一般防浪石均在離岸5米內)。有心者可在冬天枯水期人為整理幾個合適釣點,平整數處釣位,來年桃花水一發就可進入收穫季節。

(5)靠山坡的細石灘、硬泥灘區位。這些區域是“愛衛生”的鯽魚、白條魚、鰻魚的“遊樂場”。

(6)遊船停靠的碼頭、淘米洗菜碼頭及沿湖飯店、飲食店、廚房下水口周圍均是定時“餵食區”,當然也是臺灣釣法的優選位。

(7)湖邊蘆葦塘、水草叢生的空穴處或種植四角菱的水域,能下鉤的地方也是臺灣釣法的好位置。

(8)橋墩、堤壩四角的回水口。凡有三級以上風力,湖泊中會產生一種定向緩流,水流過橋墩及堤壩拐角,其一側總有一回水處,此處水流較平穩,又有食物隨流“回集”,也是臺灣釣法下鉤佳位。

(二)釣具組合

以前,湖泊大多數為非養殖的自然水域,近十多年來,為充分利用水資源,各地在大小湖泊中實行人工粗放養魚。南方地區通常以放養花白鮑、青魚、草魚、鯉魚、鯿魚漁即魚為主。但湖泊中自然生長的白魚漁佔魚、黑魚、鰓魚、鰻魚、鯿魚類也佔相當大的比重,有時還會碰上河鰻、黃鱔、甲魚等。針對上述魚情,臺灣釣法的釣具組合應有大、中、小三套(見圖1)。因地、因時、因魚而施用。所謂大,指在粗放養殖的湖泊專門釣取青魚、草魚、鯉魚等大魚為主的一套釣組:釣魚竿選用4.5米的中硬或硬調竿,既有強度,又有良好的彈性,如在經常碰到大魚的區域,一定要安裝失手線。魚線以2.5號強力線為母線1.5-2號線作腳線。鉤配伊勢尼型5號鉤最適用。魚漂視風力、水流常以5-10號配選。這樣的釣組優點是:釣點遠,強度高,大、中魚兼顧,萬一碰上5千克級以上的大魚,放出失手線也能與其周旋而擒之。所謂中,即以釣取鯽魚、鯿魚、白條、吉浪魚等中型魚的釣組:釣魚竿常用3.6-4.5米的中硬調竿,母線1.5 號左右配0.8號腳線,3-4號伊勢尼型鉤,配用4號上下立漂。這樣的組合可釣起大至千克級的中魚,小魚也可釣上來。所謂小,則指專釣小白條、餐鰷為主的 釣組:選竿3.6米,以近岸邊釣或船上釣為宜,母線只需1號左右,腳線0.6號,拴上2-3號小型鉤,立漂配中2號(遇大風、水流急也應換大漂)。

臺釣法在湖泊中作釣的應用技巧

湖泊中應用釣組選擇示意圖

(三)餌料運用

在湖泊中垂釣用臺灣釣法,餌料運用與池塘釣大有不同,最主要應把握“餌多宜香、葷素結合、靈活應變”十二個字。

1.餌多宜香

由於湖泊的水域面積比池塘大得多,而且魚的密度又稀,故開釣前投放的“底餌”要比內塘多3-5倍才對魚有誘惑力,少則無吸引力,難以誘魚彙集釣區由於 臺灣釣法常用的餌料均為市場上買的專用餌,價格較貴(每袋150克4元左右),一般人消費不起,故可採用二結合的辦法解決,即開始時下的誘餌以平時釣魚的炒麥鼓、菜籽餅粉、烘炒玉米粉為主,裝鉤垂釣的用袋裝優質專用粉餌,效果同樣好。宜香,即下誘餌與裝鉤鉤餌應選用濃香料。湖泊中的水質一般均清淡,香味隨水波、水流擴散快,對魚吸引力強,能有效地提高上鉤率。

2.葷素結合

“葷素結合”是指鉤餌不能單一使用,只裝粉類素餌垂釣,有時明明見窩中有魚星,可就是不見魚咬鉤,因為湖泊中除有食素的草魚、鯽魚外,還有各種葷食、 雜食野生魚。黑魚、鯽魚對於素餌來說,放到其嘴邊也不聞不問。所以,在湖泊進行臺灣釣法時,常以下鉤裝粉餌,以穩定立漂,起不斷補充粉料引魚的作用,上鉤 掛一條紅蚯蚓、河蝦仁等葷餌,誘魚吞鉤。

3.靈活應變

湖泊中的魚雖不像養殖內塘及對外開放的商業池那樣有偏食現象,但一方水養一方魚,一方魚吃一方餌加上湖中魚類眾多,大小不一,各自對覓食也有不同要求 所以視魚情選用鉤餌時靈活應變非常重要,應變的焦點是“適口對路”例如,在見窩區有陣陣鯉魚星泛起,但它對雙鉤粉餌就是不吃時,應迅速到湖灘摸一些大螺 螄,用石頭砸碎,去掉硬塊螺螄頭,將後段紅白色的軟尾部掛鉤,在湖裡食慣了腥味活食的鯉魚見“餌”後一定會吞食。又如,當釣手發現連連釣上小白條時,說明 成群白條己進了窩,應改一葷一素為雙鉤重香粉餌,喜歡香味的白條魚會越釣越多。曾有釣者半天內連續釣得白條百餘尾,重十多千克。

(四)常見魚漂的訊號反應及處理

在湖泊中,臺灣釣法大體上在三種環境下進行:一是天氣正常、風力在二、三級水體較平穩的環境。二是風力較大,浪高波湧,四級風以上環境。三是由大船航 行、雨後積水衝入湖泊或受風吹影響而產生水體緩流的環境。後兩種情況下的臺灣釣法後面有專門介紹,這裡重點介紹第一種環境下臺灣釣法常見魚漂訊號(調四目 釣二目為例阪應有:

1.雙鉤掛粉餌

(1)窩中少見魚星,魚漂有輕微上浮,時有輕輕下頓訊號,這是小羅漢魚、鰟鮍魚等小魚來覓食。可換上大些、硬一點的食裝鉤,讓其吃不動、吞不下。另一種辦法是換細線、小鉤,裝小餌專門釣掉一批小魚,好讓大魚來就餌。

(2)窩區時有小陣細粒魚星出現,魚漂慢慢搖晃,有時徐徐上浮超過三目,數秒鐘也不下沉至二目,這是明顯“老經驗”的大魚在釣點周圍覓食,這時隨時作好揚竿準備,當發現漂尾沉重有力下沉一目或二目時即揚竿,定是千克級大魚上鉤。

(3)拋竿後,當魚漂剛立直時,就見下頓訊號並快速斜移,這均是靈活的餐鰷來搶鉤,速揚竿。有時引來一群可連釣十幾條。

(4)鉤餌丟擲後,魚漂下沉立穩,時見漂尾緩緩上升半目,而後無力下沉半目,接著慢慢黑漂。待黑漂即揚竿。這都是不習慣於食粉餌的湖鯽來咬鉤。在湖泊中採用臺灣釣法,魚吃食規範訊號反應比例較小。

(5)魚漂立直穩定在二目,只見輕輕下沉半目左右,有時在風浪中難辨有否下頓動作,而後見魚漂穩穩上升至三目、四目,直到停止上升時再揚竿,這是典型的小白魚咬鉤的訊號。

2.雙鉤一葷一素掛法魚漂訊號反應及處理

(1)一鉤裝蚯蚓、一鉤掛粉餌拋鉤,當魚漂還未立直就有快速斜移訊號,這大多是餐鰷等小魚中途搶咬蚯蚓而去,應揚竿,如一直是這種現象,應改二粒粉餌裝鉤。

(2)拋竿後,魚漂立穩保持二目,見輕輕上升半目左右,接著短促有力下頓一目,按照裝二粒粉餌時的慣例,應揚竿且必中魚。但這時一鉤上有條蚯蚓在,不 能揚竿,要看第二訊號反應,若接著漂尾徐徐上升至四目、五目停止,這是湖鯽吃葷餌,再待魚漂停止上升或上升後斜移、下沉黑漂時揚竿才中魚。因鯽魚魚吞食幾 釐米長的蚯蚓有個過程,臺灣釣法立漂反應靈敏,一定要吃準時機揚竿才能鉤住魚。

(3)鉤餌丟擲後,魚漂站穩二目,在無預示訊號情況下突然黑漂,常是大魚擦線而過,可速揚竿,有時可掛住魚的尾巴、鰭、身體等部位而意外收穫。

(4)當一鉤掛粉餌、一鉤掛蝦仁時,穩定露水二目的立漂徐徐上升後突然下沉至黑漂,應立即揚竿,往往是大魚搶食。

(5)魚漂穩定釣二目時,發現有輕微上升訊號,而後無力慢慢下沉或斜移,在排除水流的情況下,多數是湖蝦搗亂咬葷餌,當然揚竿均空。處理辦法是下大窩,誘來大魚趕大蝦。

總之,湖泊中臺灣釣法的環境、用餌等都與內塘釣不同,釣手應摸索其規律,決不能照搬養殖“第一訊號”是最佳揚竿時機的規範操作。湖泊中魚密度差,不必“快”字當頭,只求成功率和入護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