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方法 > 競技釣

淺談休閒釣手如何提升競技釣魚水平

欄目: 競技釣 / 釋出於: / 人氣:2.47W

淺談休閒釣手如何提升競技釣魚水平。筆者曾是一名釣了很多年魚的休閒釣玩家,也曾參加不少競技釣比賽,有輸也有贏,現在將筆者的一些親身體驗說一說,希望和釣友們能夠一起提升。

淺談休閒釣手如何提升競技釣魚水平

一、同場競技,休閒釣手輸在哪裡

以前和釣友們討論過休閒與競技的距離到底有多遠,競技釣友和休閒釣友的反應都不相同,競技釣友認為和休閒釣友的主要區別在於頻率和上魚的速度不同,而休閒釣友則認為競技釣友在魚情較好的塘釣中玩的比較遛,而在野釣中不一定有足夠的耐心贏過休閒釣手。

對於以上兩種觀點,筆者個人認為:大部分的競技釣手都是從休閒轉過去的,因此並不存在所謂耐性不足的問題,相反,由於競技選手對於垂釣,特別是臺釣的理論認識要比休閒釣手高,加上競技釣手在長期的競技比賽中練成了很紮實的基本功,因此無論是在競技釣還是休閒釣,競技選手的贏面都要大一些。

當然,我們不懷疑有很多休閒釣的高手也有很高的理論水平以及臨場經驗,在自己參加過的幾次比賽中,就有休閒釣友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在他們取得好成績的同時,我也發現了一個規律:這些好成績都是在以釣綜合魚計重量的比賽環節中取得的,而一旦參加的是以尾數計算成績的比賽,休閒釣友的名次都要靠得很後。有一次競技比賽中,甚至有高手說今天的魚情是以浮釣白鯽為主,休閒釣友輸定了,後來的比賽結果果然證明了這個猜測!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都是釣魚人,同場競技,休閒釣手究竟輸在哪?有位高手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細節決定勝負!

筆者以前對於這句話頗不以為然:我釣魚也有多年了,難道我所知和所學,在競技高手的眼裡竟然完全不堪一擊?在之後參加過的幾次釣魚比賽中,雖然成績不算特別出彩,但眼看很多大師高手都被自己踩在了身後,於是對這句話就更加不放在心上!

筆者的認識,在三月份馬瀝的競技賽之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兩場都以尾數計算成績的比賽中,我都是一敗塗地!痛定思痛,在隨後和釣客阿明等高手的切磋過程中,我對於競技釣的認識有了飛躍性的提高,休閒釣手如果想在和競技釣手的同場競技中取得好成績,對於細節的重視仍是重中之重!

二、釣組的選擇配置

竿、線、漂、墜、鉤、餌的配置是競技釣魚的重中之重,以下是本人結合幾次比賽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休閒釣友在以上六要素中需要提高的地方,有不足之處還需各位釣友體諒。

1、釣竿的選擇

釣竿的選擇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作為競技釣的初入門者,由於參加比賽的機會以及個人經濟能力等方面的原因,都決定了我們不可能象競技高手那樣有全套高標準的配置!化繁為簡,我覺得入門者主要應從這個問題去考慮:竿的調性!

競技釣,特別是以尾數計算成績的比賽,速度是關鍵,所謂“搶魚”的提法就源於此。在速度方面,排除基本功等因素,硬竿上魚的速度要比軟竿快很多,但跑魚也多;而軟竿要比硬竿上魚的成功率要高,但上魚的速度慢。在以釣半斤以下的白雞或者斤裝羅非的比賽中!選用軟調的竿子,由於不能飛魚,因此在還沒有比賽的時候就已經輸了一半!

但是不是我們就一定要換把硬竿子呢?我覺得未必!

硬竿,在競技比賽中是把雙刃劍:硬竿,用得好自然上魚快,用得不好,跑魚更多!個人以為,由於參加競技比賽的經驗不足,基本功不紮實,因此在初入門階段,休閒釣友應以“穩”字為第一要訣:別人飛魚,我就抄魚;別人中三條跑兩條,我就中一條上一條唄!這裡我們還要考慮一個因素:競技比賽,第一場的魚口比第二場好,上半場的魚口可能比下半場好!

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這麼一種現象:某位高手原來飛魚飛得很好,但當魚口減少的時候,這位高手也改變了釣法,也開始釣穩,開始抄魚了!既然是這樣,那我從一開始就抄魚,保證成功率,這樣到最後我的成績未必就會差!

因此,在釣竿的選擇方面:如果有條件的,不同調性的竿子各準備一把自然好,如果沒有條件的,選一把自己用起來稱手的綜合竿就行了!

2、釣線的選擇

關於釣線的選擇,不管是休閒釣還是在競技比賽中我們都要根據竿子的調性、水深、岸高、魚種、魚的大小、魚的吃口等因素選擇用線。但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競技比賽並不是一味強呼叫細線以保證魚的吃口,而是應該根據比賽時的臨場實際進行變化!我就曾經看過有的高手在競技比賽中用過0.2-1.2的腳線。

至於魚線的切水性等問題,在魚口很好的比賽中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因素了!

競技釣中,鉤線一般都是一次性使用,因此比賽前多捆一些腳線是必然要求!我想不同鉤型大小和腳線大小各倍10幅腳線基本上夠用了,當然多綁一些更好,我現在常備的線組一般都有20幅左右!

有人曾經在比賽中斷過40幅腳線,我覺得這個數量是不正常的,因為按正常理解,在一場為時120分鐘的比賽當中,如果是體形較大的魚,40條應該不算一個太差的成績了,因此肯定是該釣手的準備工作不足,沒有可更換的粗線,或者是基本功不夠紮實之故!

3、鉛墜的問題

這個問題應該是休閒釣手最容易忽略掉的問題!但是往往在最不為人重視的環節,休閒釣手會吃大虧!

以筆者我親身經歷為例:在馬瀝的比賽中,我只準備了兩組主線,兩套鉛墜,認為已經足夠了!但在實際比賽的過程中,發現魚兒開始上浮,改釣水皮或者半水成為了必然!由於事前沒有準備釣浮的漂和墜子(因為首選的是底釣浮漂,因此光剪鉛也不能解決問題),在無奈之下只能換上新漂重新調漂,這個過程足足花了我十幾分鍾,別人早已經十條白鯽入護了!

在鉛墜的細節上面,我想有以下幾方面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A、鉛皮座的選擇

釣白鯽和釣其他魚種的鉛皮座和太空豆都是有所區別的,因此要根據魚種的不同選擇合適的鉛皮座。

B、卷鉛皮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保證鉛皮卷好後的形狀是圓桶形而不是歪歪斜斜的,因為如果鉛皮的形狀不規則,在下沉或者提竿的時候都容易旋轉,這就容易造成假動作或者是子線纏繞的問題。

其實是要保證鉛皮要卷的很結實,中間沒有虛位!如果鉛皮內有空隙,在鉛墜下沉的時候有可能在鉛皮內形成氣泡,這個氣泡反映的浮漂上,有時候會有一目左右的差距!

C、多備幾組鉛墜

在試塘的時候,應根據釣底或者釣浮選用不同的浮漂,然後根據不同的浮漂各多備幾組鉛墜(鉛皮)

由於釣底、釣半水定位,釣行程所採用的漂是不同的,因此我們不要想著如果釣浮,到時我直接剪鉛就行啦的想法!競技比賽,往往一條魚就決定勝負,因此我們不要在調漂上浪費太多的時間!一般臨場比賽我們都是對浮漂進行精調,任何大幅度的調整都是不合適的!

4、魚鉤的選擇

我想競技比賽,針對魚種和魚情的不同選擇什麼型號的鉤子,競技高手和休閒釣手之間的認識差距應該不會太大。差別最主要還是在號數的選擇方面!

至於該用幾號鉤,除非對比賽場地特別熟悉,一般來說都會有個估計和調整的過程!如果有動作但提竿不中魚,有可能是鉤子大了;有動作,起竿中魚然後跑掉了,有可能是鉤子太細,如果出現跑魚的次數多了,換鉤的時間也到了!

鉤子的鋒利程度是我們要關注的另外一個因素!作為休閒釣手,長時間用一根主線或者一根腳線,一幅魚鉤都是有可能的,但在競技釣當中,鉤子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關於這點,我覺得休閒釣友應該給予特別注意,因為如果魚鉤鈍了,很容易造成跑魚,特別是跑大魚!

關於魚鉤是否夠鋒利,測試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將魚鉤鉤尖掛在自己的指甲上,如果魚鉤不會滑走的,就說明魚鉤仍足夠鋒利,反之就一定要換鉤了!

5、餌料很關鍵

競技比賽就是“搶魚”,如何能搶得多,餌料的味道對口、狀態理想是關鍵!

競技釣中有關於餌料的討論實在太多,這裡不再深入,只重點談一談以下幾方面:

A、餌的狀態

餌的狀態是第一考慮因素。比賽的場地,一般都是高密度塘,在比賽之前還會作至少一天的封塘處理,因此在天氣條件理想的前提下,不要擔心魚吃不吃食的問題!相反,在魚都開口的情況下,餌的味道反而要退居二線,讓位給餌料的狀態了!

競技比賽中,釣非和釣白鯽目前普遍使用的都是拉餌為主,拉餌的開法網上有很多大師都有很好的介紹,這是一個技術活,需要長時間的鍛鍊才能將拉餌的狀態開口!有位大師告訴我:他學競技的時候,專門買了好幾箱餌料回家,在家天天開,天天練!

雖然在競技比賽中拉餌的優勢很突出,但搓餌的作用依然是不能忽視的!和拉餌相比,搓餌有形狀規則、重量接近等優勢,特別是在魚就餌的時候假動作比較少,因此,在比賽的後半程魚口較少,或者假動作過多的時候,用搓餌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變化!

作為休閒的釣手,如果自覺拉餌的技術一般,從比賽開始就堅持用搓餌也可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還是那個字——穩!

B、餌的味道

競技比賽,特別是去一個新場比賽,在開料的時候,偏向於以基本料+物件料+狀態料,採用基本香型為主!在垂釣的過程中根據魚情的變化和吃口再決定加何種小藥,切忌一開始的時候一把盆料都加滿了各種香精蛋奶果酸……在小藥裡邊,經驗豐富的釣友根據魚塘的水色和上魚的大小,就知道塘裡魚的喜好!在諸多小藥中,個人感覺腥味和酸味應該是首要考慮的吧!如果對於新增小藥沒有把握的,那事前開好各種不同味道的餌料隨時備換也是一種選擇,但釣魚講究聚窩,如果不同香味的餌料統統倒到一個窩裡,有可能會造成亂口的現象,特別是在針對物件魚的比賽中,這種釣法有點風險!

6、浮漂的選擇

有高手說:我看你的漂合就知道你會不釣魚了!雖然說得有點懸乎,但卻是事實!

之所以將浮漂放到最後談,是因為臺釣述從發明到現在,技術的重點早已經從墜(懸墜)轉移到浮漂上面來!如果你看一下歷屆釣王的教程,無一例外,他們花在浮漂上的篇幅都是最多,而且創新也是最多的!

作為休閒的釣友,沒有必要象網上一些大師那樣會自己做漂,但一定要懂漂!

回到前面那個問題:為什麼看一眼別人的浮漂就知道他會不會釣魚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再以我自己的經歷說一下不懂漂會吃什麼虧:在人和和馬瀝的比賽中,都是以白鯽尾數計算成績,而那兩次比賽,都遇到了中午出太陽,溫升比較快的情況,在這種條件下,白鯽都集中到了水錶覓食,於是改釣浮或者釣水皮成為很多高手的選擇!眼看著別人改釣浮頻頻上魚,我也坐不住了,於是也加入了釣浮的隊伍!但由於漂合裡沒有釣浮的漂,用底釣漂釣浮無論是在調漂還是在抓行程的環節我都吃了大虧!最終還是不得不重新迴歸底釣!

作為休閒釣手,一支漂打天下的例子是很多的!我用綜合漂釣水庫大物也釣了不少,但一到塘釣就吃虧很多,因此就算不參加競技比賽,漂合裡多備幾支不同場合下需要的浮漂也是有好處的!由於浮漂的款式繁多,價格不一,自己的漂和容積也有限,因此休閒釣手如果參加競技釣,我想在選漂方面可以因陋就簡,作以下的選擇:

1、儘量不要買套漂

市面上的浮漂,通常都是以三支一組成套出售。在我們實際垂釣的過程中,由於經常垂釣的水域深度、魚種、物件魚的大小都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因此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我們買了一套漂回來後,發現用來用去都是其中一支漂用得多,另外兩支相對用得較少,甚至從未使用過!有鑑於此,我們在選漂的時候,應根據自己常去的地方,水深多少,是什麼魚種為多,是釣底還是釣浮,然後根據這些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瓜型和大小的浮漂各一支,這樣浮漂的利用率高了,費用也低了很多。

2、漂合裡應常備什麼漂

浮漂的瓜型,腳長和尾長、大小、軟尾還是硬尾,竹腳還是炭腳都是由其針對性的,這麼多部位結合起來,造成了浮漂的款式和功能也千奇百怪!在不可能將所有漂型都納入囊中的前提下,我們的漂合裡應該備些什麼基本的浮漂型別呢?我想不外乎有以下幾中:

A長身短腳長尾的綜合漂(炭腳)

這種浮漂適合一漂打天下,各種水域都適用,釣底釣浮釣形成都可以,是休閒釣手的第一選擇!這裡,還有軟尾和硬尾的區別,軟尾漂動作更穩更準,硬尾更靈!作為喜歡夜釣的釣手,本人喜歡硬尾漂多一些,因為夜釣可以在漂上綁熒光棒,而軟尾漂夜釣就只能用燈了。

B長身短腳長尾漂(竹腳)

這種漂翻身快,適合釣底也適合釣底部介面和行程,釣羅非很好用。

C短身長腳長尾漂(棗核漂)

這種浮漂最近比較流行,論壇上多位大師近期都是主推這種漂型!

這種漂適合休閒塘釣,在魚的密度小,魚口差的情況下,這種漂能將魚的吃口放大,因而是一種很靈的漂!但這種漂不太適合高密度塘的競技比賽,因為由於太靈,假動作太多。

D短身短腳短尾漂

競技釣釣半水定位或者釣水皮首選,這種漂一般是竹腳,翻身快,適合抓翻身。

至於浮漂的材料、瓜形(橫截面的寬度)和端肩還是溜肩的問題就更復雜。我的原則是:野釣休閒可選用便宜一點的巴爾沙木漂,塘釣可採用蘆葦或者羽毛漂。端肩下頓動作明顯,適合底釣休閒!

看到這,我想大概大家都明白為什麼高手一看你的漂合就知道你會不會釣魚了吧!

三、休閒釣手如何提升競技水平

細節決定成敗!對以上各要素分析完之後我自己也大吃一驚!雖然和競技高手相比,可能各個環節我們都只是差一點點,但如果一個環節我們差一條魚,幾個環節加在一起算,我們就輸大了去了!因此,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用在競技比賽中是正確的!

作為休閒釣手參加競技比賽,我想除了以上六大要素外,以下幾個方面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1、要苦練基本功

比賽就是搶魚,搶魚就要動作快,這裡動作快包括幾個方面:

A、拋竿起竿的頻率高

這就要求我們上餌的速度要足夠快,這需要長時間的練習,馬虎不得

B、抄魚解魚要快

抄不同的魚,抄網的大小和形狀,網紋疏密都是不同的,比如說釣白鯽就一定要小的密紋網,這樣小鉤小線才不容易纏繞!卸魚方面,刮針的必備品。

2、要適時而變

一場比賽,前半小時和後半小時的魚口可能是差很遠的,由於兒料的味道不同,上的魚大小也有所不同,因此遇到這些情況到要求我們及時作出調整!

3、要有自己的風格

休閒釣手初試競技,和競技高手相比在技術上肯定還有差距,因此如何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特色和長處就成為關鍵!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當發現釣浮和別人無法爭的時候,就堅決貫徹底釣法就是自己的特色。

別人一分鐘拋三次竿,自己做不到這麼快,就一分鐘拋兩次竿,這也是自己的風格。

筆者並非是專業的競技高手,此文並非是為了傳道授業,而是為了自己能夠總結提高釣魚的水平,如果有不足的地方,也希望各位高手能夠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