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物件魚 > 釣鯉魚

黑冰對野生鯉魚的垂釣技術探討

欄目: 釣鯉魚 / 釋出於: / 人氣:2.59W

龍王恨公司的黑冰教練聞名已久,起初以為黑冰是個筆名或網名之類的,不想還是真名。黑黑的中等身材,很精神的樣子。剛見時,只是點點頭微笑,混熟後,我有些關於釣魚中迷惑不解的問題,便拿來向他請教,他很熱心地解答。釣魚人與釣魚人之間是很容易溝通的,不知不覺,我們聊得多了。

我們聊得最多的一次,是最近我向他請教一個野釣時出現的問題,結果勾起了他無窮的興致,竟然與我交談了近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事情起源於我的鄰居塗釣友到孝昌縣著名的釣場——金盆浴水庫去垂釣時,發生的一件讓他迷惑不解的現象。那天是7月29日,星期天,睛,南風2級左右。塗釣友與三位好友去金盆水庫垂釣,最後歸來時,他一人收穫鯽魚3斤左右,另三位釣友與附近的幾位釣友都再次加入空軍。塗釣友史無前例地當了冠軍。

塗釣友在感謝筆者給他的餌料不錯的同時,講了一個他看來很奇怪的現象,鯉魚在他的浮標附近跳,可就是不吃他的鉤!當時,我詢問了塗釣友一些情況:水深在3米多點;傳統包食釣法;2號線;4號空心大浮標。

包食是買的商品餌,餌芯是用藍鯽2#。我初步分析是包食太散,霧化太快,到底後沒有大團。建議塗釣友下次去時,將包食餌分兩部分,一部分不加麵粉,一部分加10%左右面粉,用以延長餌化散時間。

回到公司上班後,在中午吃飯時,我便向黑冰教練提及此事。他告訴我,加麵粉後不能解決問題。由此開始了我們近兩個小時的交談。

黑冰對野生鯉魚的垂釣技術探討

鯉魚在浮標旁跳水,充分說明鯉魚已進窩,並且有索食的慾望。但鯉魚不上鉤,有兩種情況必須分析清楚:一種是鯽魚多、小雜魚多,餌入水過程中或到底後被鯽魚、小雜魚搶食,鯉魚沒有吃餌機會;一種是餌料對鯉魚有一定的誘惑力,但還不至於讓鯉魚吃著順口。

我又問是不是線組過大,鯉魚的警覺性太高而不吃呢?黑冰教練笑了笑說,野生鯉魚不比池塘鯉,雖然都有警惕性高的本能,但還是有很大區別。打個比方,野生鯉魚是乞丐,池塘鯉是富商。野生鯉魚尤其是水庫鯉魚由於生活在食物相對很匱乏的水域,食性相當雜,葷素都來者不拒,常常是在“垃圾堆”裡找食物。

這時有人拿無論是商品餌還是自制的糧食餌去釣,無疑都要比他平時吃的食物高階,營養豐富得多,因此,野生鯉魚此時的進食慾望比平常要高得多。而池塘鯉平時就養尊處優,吃的食物是高營養高蛋白,對一些粗糧興趣不高。所以在用餌方面,釣池塘鯉比釣野生鯉用餌要講究一些。基於這個來講,線組有粗細要放在次要位置來考慮。

另外從警惕性角度來講,魚都是低等動物,智商遠遠比不上人類。雖然鯉魚是魚類中相對較難釣的,但並不說明它的智商比其他魚高。在野外水域沒有人釣過的地方,鯉魚甚至比鯽魚、鰱鱅都要好釣,其原因就是這些鯉魚對釣組沒有警惕性,是它們從未見過的包藏禍心的東西。

而池塘鯉,特別是反覆釣放的池塘鯉難釣的原因就是對線組、鉛墜的形狀,對餌的形狀、味型產生了記憶,一見到讓它們上當受騙的這些記憶中的東西,馬上產生條件反射,會採用各種方法進行試探,一旦發覺危險便逃之夭夭。

黑冰教練從多次釣猾鯉的記憶中,搜尋出那一年在貴陽參加比賽的一次經歷。之所以記憶深刻,是因為那個池中的猾鯉之猾讓他大感意外。那次比賽初釣混養時,與往常一樣,知道鯉魚猾,為避免吃蛋,搓餌施釣主攻鯽魚,兼攻鯉魚。0.8號大線、0.3號子線。

但標相是輕微下挫,或搖晃,揚竿見空。於是懷疑是鯽魚小,不好進口,改為拉小餌,此時訊號比搓餌明顯一些,但下挫時揚竿仍是空,再拉小一點,訊號更明顯,還是空竿,直至拉到餌剛好包住鉤尖時,下挫後一個黑標,揚竿中魚。

讓他大感意外的不是鯽魚,而是一尾1.5千克左右的鯉魚,猾到僅吃比米粒還小的餌料的鯉魚!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如法炮製,40分鐘里拉上20多尾鯉魚,光榮地拿上1分。而全場吃蛋者佔了98%。

反觀他歷次的野釣,卻總是粗線大鉤——至少2號子線,1號新關東或7號伊勢尼以上。餌料都是搓大團,越是水深揉得越死。別人在連鯽魚都不上的時候,他卻在鯽魚窩子中連連中鯉,同去的釣友都感到很困惑。而他跟我講的道理,卻讓我心服口服。與魚對決,也講究知己知彼。

首先他分析的是習慣野釣與習慣池釣的釣魚人在野外釣魚的特點。習慣野釣的那部分釣魚人,總是想追求大小兼顧。在野外垂釣時,碰到鯽魚想逮上來,碰到鯉魚、草魚、青魚也想憑手竿逮上來,患得患失。用線組細了吧,怕大的跑了;用線組粗點吧,怕鯽魚不吃,很尷尬。

而習慣池塘競技釣的那部分釣魚人,總想追求池塘中的靈敏度與數量,小鉤細線,拋竿頻率快,霧化快。不管水深水淺,餌料一定要鬆軟,招魚迅速,適口性佳。但最後的結果習慣野釣的釣魚人收穫往往寥寥無幾,大的不多,小的也不多。而習慣池釣時到了野外,數量是可觀了,但大多是白條、小鯽之類,大魚除非是運氣好能逮上一條兩條,也很尷尬。

黑冰對野生鯉魚的垂釣技術探討 第2張

為什麼是這個結果?那就是因為沒有根據野釣的具體情況來定釣法、線組與餌料狀態。野釣主攻鯉魚,不要過分考慮餌料的狀態,也不要過分考慮線組粗細大小。很多人談到狀態,就認為霧化快那就是狀態,其實受競技誤導很深,揉得較黏何嘗不是一種狀態?水淺時調整得霧化快點,水深時霧化慢點;

釣小魚時霧化快點,釣大魚時霧化慢點,這是很淺顯、通用的道理。競技釣手到野外後,反而顯得過於僵化,最後的效果是南轅北轍,也就不足為奇。野外釣鯉,就要採用能抗得住鯉魚掙扎的線組與鉤,想想野外逮一條鯉魚也不太容易,跑了豈不更可惜,甚至還要丟線丟標丟鉤,心理上的損失可謂慘重。

粗線大鉤在保證中魚率和得魚率的同時,能釣到鯽魚那是意外的收穫,畢竟鯽魚好比芝麻,鯉魚好比西瓜,您是要西瓜還是芝麻?所以無論是喜歡野釣的還是喜歡池釣(競技)的,到了野外想擺脫釣鯉不得鯉的尷尬,就要擺脫思想的束縛,大膽地把線組用粗點,把鉤用大點,把餌揉黏點。

最後,黑冰教練具體談了他在水庫釣鯉魚的經驗。到一個陌生的水庫,首先要確定哪裡是釣鯉的好地方,也就是鯉魚經常活動的水域。這個問題問經常到此水庫的釣魚人外,還可以問當地的漁民,其中當地的漁民是最有發言權的。他們經常在水中捕魚,哪裡的地型如何,水有多深,魚獲量如何,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而且漁民懂魚,長年的捕魚經驗積累,造就了他們辨別哪裡魚多、魚大的本領。如果沒有漁民,就問當地釣友。但有一些規律是可以參考的,比如2500克左右的鯉魚往往生活在3~4米深的水域,2.5千克以上10千克以下的鯉魚往往喜歡在4~6米深的水裡活動。但水太深,鯉魚就不去了,比如30米以下,就不太適合釣鯉。

選好釣位後,不要急著打窩。一到釣點和好誘餌後,一大團一大團往裡扔是很不可取的,特別是手竿釣鯉的時候。既浪費餌料,也起不到效果。黑冰教練的做法是,選擇一些粗顆粒的穀物餌料,然後適量新增一些濃腥略臭的餌料,但總體是要谷香能蓋住腥。

線組是大號標加重墜,目的就是快速到底,絕不給小雜魚或鯽魚吃食的機會,到底就是鯉魚優先吃餌。調好餌後,取拳頭大一團,花20~30分鐘左右陸續分小團掛鉤拋入一個地方,在大約半個平方的水底設席款待鯉魚。

這種打窩方法雖然慢,但效果很好,因為沒有大餌拋入水發出的巨大響聲,一切都在悄悄進行,一邊打窩,一邊誘魚來,打窩與誘魚互不干擾,和諧統一。越是水深,餌揉得越黏越死,不要擔心鯉魚不吃,想想這是比它平時吃的都要味美可口得多啊,它為什麼不吃啊?

照樣來了先吸散餌,然後看見大團就猛撲過去,驅散小雜魚和鯽魚,張嘴就來,很爽快的大黑標,揚竿就中。再借自己的粗線大鉤,想跑?門都沒有,除非是個頭太大實在控制不住。

黑冰對野生鯉魚的垂釣技術探討 第3張

很多人在野外釣魚時有個現象,就是釣著釣著鯽魚時,突然來個大個鯉魚,打個措手不及,斷線斷鉤,丟標丟墜,手持魚竿,一邊回味著震擅的快感,一邊咀嚼著痛苦的失落,為什麼?就是沒有分清主次。

釣鯽魚時釣上鯉魚那是意外,千萬不要當回事,我今天釣的就是鯽魚,用的就是釣鯽魚的裝備,跟鯉魚無關。釣上是運氣,跑了活該!反過來說主攻鯉時,要是跑了鯉魚或根本釣不著鯉魚那就不該,純屬準備不足、方法不當。

最近黑冰教練釣鯉很凶,一起去釣的朋友回來都講,說他要釣鯉魚就上鯉魚,除非鯽魚吃鉤吃死了。別人想在水庫釣鯽都費勁,他卻放著半斤八兩的鯽魚視而不見,專在鯽魚窩裡釣鯉。

這一點,據他自己講,是從一些野釣高手那裡學來的。競技釣手到了野外,也得向野釣高手學習。看來,釣魚還真是博大精深的一門藝術,要想達到高的境界,那就得勤學苦練,沒有別的捷徑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