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魚性天氣 > 釣魚天氣

晝夜釣魚溫差大小是影響魚獲關鍵因素

欄目: 釣魚天氣 / 釋出於: / 人氣:1.02W

在夏秋的高溫季節,因氣溫高蒸發了,空氣中水分子含量大,導致天氣潮溼又悶熱,在高溫的影響下,我們就會有在蒸“桑拿浴”的感覺。然而在多年的垂釣實踐中,我發現有的悶熱天氣有魚咬鉤,有的悶熱天氣魚卻不開口,這種情況在垂釣中經常遇到。

晝夜釣魚溫差大小是影響魚獲關鍵因素

翻 看二十多年來的釣魚日記,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在夏天高溫低壓、空氣溼度大的悶熱天氣裡,晝夜溫差越小,越不會有魚咬鉤;反之,晝夜溫差越大,魚 咬鉤的概率就越高。即使是在大型水庫垂釣,這種情況也很明顯。如果是晝夜溫差大的天氣,就是悶熱的低氣壓天氣,也會有魚咬鉤。

從一直記錄多年的釣魚日記來 看,在溫熱高溫季節,晝夜溫差一旦小於7℃時,不管是在大水域還是小水庫、池塘、塘壩等小水域,很少有魚咬鉤,水面越小,情況越明顯,即便是下雨的天氣, 這種情況也不會改變。

這種情況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從經驗、日記等的分析情況來看,是天氣原因和自然因素等造成的,原因是水情發生了變化。

夏 天到來後,氣溫水溫在強烈陽光的曝晒下,溫度是越來越高,隨著雨季的來臨,空氣溼度也越來越大,在副熱帶低壓暖溼氣流影響下,天氣變得潮溼悶熱起來,氣溫 達三十四、五度攝氏度,甚至高達40℃,地表溫度高達50℃以上。這種天氣基本不會颳風,副熱帶暖溼氣流滯留在本地上空久久不能離去,人不活動還可以,只 要一活動,就是大汗淋漓。

眾所周知,水溫越高,水中所含的溶解氧就會越低,在高溫低氣壓影響下,空氣中的氧分子不能有效溶解氧的支 持,魚就失去了尋找食物的動力。受副熱帶暖溼氣流影響,導致水體中所含的溶解氧進一步下降,趨氧性促使魚類上浮到含氧量高一些的中上層水域和流動水域活 動,是導致魚不咬鉤的關鍵因素。

經過檢視資料後分析,在空氣溼度大的悶熱低壓天,晝夜溫差在10℃ 以上時,因晚上氣溫下降幅度大,表層水溫在晚上也會隨之下降。雖然空氣導熱快水導熱慢,但在太陽落山後至第二天太陽升起前的這10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裡,水 溫雖然下降慢,但總會下降三五攝氏度。如果晚上再颳風的話,風吹浪湧水體和空氣接觸面增大,散發熱量會更快,水溫還會進一步降低,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也會相 對增加。

經風吹和水溫上下溫差的作用,就會形成暗流或對流,致使上下水層轉換,水底所含的溶解氧就會相應高一些。雖然同是悶熱低壓天氣,但晝夜溫差大的天 氣,水溫會低一些,水中所含的溶解氧就會相應高出一些,尤其是在大型水庫,這種情況就會更加突出,在水溫比較合適,水中溶解氧比較高的情況下,魚還有不咬 鉤的?

如果晝夜溫差小於7℃,那就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情況。在溫熱低壓的天氣下,晝夜溫差一旦小於 7℃,晚上氣溫下降有限,水溫一般不會有多少變化。在晝夜溫差小的天氣裡,因空氣不流動,一般不會颳風,失去了風的動力,水體不會流動,因表層水溫在晚上 沒有降下來,也就失去了對流的能力,上下水層得不到轉換,水中的溶解氧也不會上升,含氧量不足,只是魚類僅能維持呼吸保命,哪還有攝食的慾望?

這些種種不利自然因素,是導致魚不咬鉤的重要原因。在這種天氣下出釣,就是有魚咬鉤,也是些需氧量少的小雜魚,其他魚基本不會開口。

晝夜溫差小的天氣,是風平浪靜,釣手只能枯燥的坐著。晝夜溫差大的天氣是風起浪湧,魚覓食也很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