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調漂 > 技巧

子線加鉛的實際應用優勢和調漂方法

欄目: 技巧 / 釋出於: / 人氣:2.85W

說到加鉛,很多釣友都清楚在主線新增,很少知道子線加鉛的方法,子線加鉛也就相當於雙鉛的效果,主線雙鉛釣友們接觸的比較多,那麼子線加鉛到底有什麼意義。

說到應用到實戰,子線加鉛的方法可以應用到很多場景,相比於其他的方法來說效果確實是非常不錯的。.

其實子線加鉛來說,操作也是非常的簡單,不管是新增太空豆還是鉛皮,對於操作我們就不多說什麼,本篇文章主要是和釣友們聊一聊關於子線加鉛應用的一些場景自己調漂的一些方法。

不懂子線加鉛的釣友們可要仔細做好筆記,說不定學會這種釣法就是你爆護的開始。

加線加鉛實際應用的優勢。

其實子線加鉛也就是增加子線處的重量。

1:抗走水

對於在一些河流做釣來說,通常我們會遇到有水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常會選擇吃鉛大的浮漂來做釣,但是這種情況下雖然可以保證浮漂的穩定性,但是子線的狀態是沒辦法控制的。

有時候因為水流的原因我們的子線是無法保持垂直的狀態,所以我們這個時候就可以採用子線加鉛的方法來固定子線的垂直度,以此來減少水流對我們觀察浮漂訊號的影響。

當然我們也可以雙鉛跑鉛的方法來做釣,但是靈敏性卻略差於子線加鉛。

2:減少餌料找不到底的情況

很多情況下我們調漂的時候一般都是空鉤找底,然後在進行的細緻調整,最後掛餌料進行找釣目,如果說使用的浮漂吃鉛量比較大,而這個時候我們使用的是輕餌料,如:紅蟲、蚯蚓,拉餌,這種情況下因為餌料比重輕,很難拉動子線帶動浮漂有下沉的動作。

這種情況下就處於找不到底的狀態。

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使用子線加鉛的方法來進行找底,以此來保證餌料能夠處於底的位置,從而進行釣底。

如果說餌料找不到底,這樣做釣就處於釣半水的狀態,如果魚不起浮,很難會有好的魚口,所以魚鉤能夠找到底才能釣的好魚。

3:規避一些小雜魚

很多情況下野河做釣,避免不了小雜魚,這種子線加鉛的方法就可以很好的規避一些小雜魚的情況。

在沒有使用子線加鉛的方法前,最主要的重量在於鉛墜,它會拉著子線和主線慢慢下沉,因為下沉速度的慢,所以引來小魚的可能性會變高。

當使用子線加鉛的方法後,重量不在是八字環處的鉛墜起作用,而是子線上的鉛墜也會加快線組的拉動,進而速度更快的下降,以此來穿過小雜魚水層,進而降低小雜魚的情況,以此來規避小雜魚。

上面我們說完了子線加鉛在實際應用的優勢,下面我們再來說一說子線加鉛該如何調漂。

這裡前期第一步採用的依舊是臺釣的重鉛找底的方法,這個步驟是任何情況下都要必須完成的第一步。

找好底後我們開始調漂。

第一步:先找調目

這裡前期是空鉤調漂,所以我們先要把調目找到,這個根據自己的做釣習慣來調整。

有的釣友喜歡調4,有的喜歡調6,有的喜歡調平水或者2目,這都是可以的,這裡先不著急把鉛皮加在子線上。

這裡要注意的是:調目不需要調的太高,一般不超過7、8目,除非浮漂吃鉛量低,一顆餌料可以壓兩三目的樣子。

子線加鉛的實際應用優勢和調漂方法

第二步:加鉛皮

找到調目之後,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在子線上加鉛皮了,這裡要注意的是,子線上必須要先穿一顆太空豆,以防止鉛墜直接裹上去對子線的損傷。

當裹好鉛皮之後,我們就開始調整子線上鉛皮的位置,一般來說我們把鉛皮放置在離鉤2-3cm的位置就可以了,太近或者太遠都不太合適。

鉛墜如果說太靠近魚鉤,就有可能出現擋口的可能性,降低上魚率,其次如果說鉛墜離魚鉤太遠,那麼也就失去了子線加鉛的作用,倒不如用雙鉛更有效

所以釣友們一定要掌握這個子線上鉛墜的位置距離,其次子線上的鉛墜重量不要超過八字環處的鉛墜重量,,加鉛的重量只要能把浮漂拉入水中就可以了。

子線加鉛的實際應用優勢和調漂方法 第2張

第三步:找釣目

其實這一點也就比較簡單了,浮漂既然已經拉去水中,這個時候就要起竿開始慢慢的把浮漂往上推,注意這裡不要把推漂的幅度加大,而是一點點的推,直到浮漂在水中能夠漏出你想要的目數就可以了。

這樣的話釣目也就找到了,然後我們就可以掛餌料做釣了。

子線加鉛的實際應用優勢和調漂方法 第3張

因為一般來說我們子線有長短情況,所以聯絡釣友們把子線加在長子線上,這樣可以避免子線的過於躺底狀態,以此來增強魚口在浮漂上的訊號。

其實這種方法類似於主線雙鉛釣法,但是又不同於雙鉛釣法,相同之處在於都是上鉛抵消了浮漂的拉力,但是不同點在於子線上的鉛墜是固定的,而雙鉛釣法的鉛是滑動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不同點。

所以子線雙鉛的釣法在實際應用中的範圍還是很廣的,特別是應用於走水、有小魚鬧窩的情況下,這種子線加鉛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從小魚堆裡釣到大個體的目標魚。

而且這種子線加鉛的方法有時候效果要遠遠優於主線雙鉛的方法,建議釣友們可以多嘗試一下這種釣法。

Tags:子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