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四季釣魚 > 春季釣魚

漫談初春釣魚宜陰雨天

欄目: 春季釣魚 / 釋出於: / 人氣:2.72W

春季為四季之首,陽光融融,氣候變暖,魚類經過漫長的冬眠,開始復甦。我國大部分地區氣象情況是:春天的日溫差達到10℃以上,表現在水溫的變化卻只有5℃左右。這對淡水魚類來說,體溫的調節非常容易,即不需改變生活水層就可調劑至與水溫相適的體溫。

春季從正月初開始,可以出征垂釣。這時候,氣溫逐步變暖和,春雨淅淅瀝瀝,湖泊、水庫的水位開始上漲,水錶溫度比水底溫度高,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逐漸增多,迎來了一年揮竿垂綸的黃金季節。春季分為早春(初春)、仲春、暮春。根據筆者三十餘年的垂釣實踐,談談初春忌晴釣陰、雨天魚獲差異及其對策的經驗,供釣友借鑑。

漫談初春釣魚宜陰雨天

一、初春氣候特徵

早春2月,仍是春寒未除,氣溫尚未大幅度回暖,在這種不穩定的天氣情況下出去釣魚,收穫將不令人滿意。但是,南北天氣有別,溫差懸殊。在南方,早春魚類已經開始活動或覓食。

初春如遇天氣突變,氣溫將大幅度驟升;春回大地,陽光和煦,一會兒刮東風,一會兒吹北風,乍暖還寒,春風料峭,天寒水暖,水溫也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鯽魚屬溫水性魚類,耐寒能力較強,當水溫在5℃-8℃時,開始遊動,並表現出攝食慾望;當水溫上升到15℃-25℃時,遊動活躍,覓食積極。依據鯽魚這一生理習性,早春時節,陰、晴、雨等氣候變化直接影響著釣績的差異懸殊。

一般來說,早春時節,魚兒仍處在冬眠和半冬眠狀態,少動少食。有時出釣遇上陽光明媚、氣溫高的日子,人感到暖洋洋的特別舒服,外出散步旅遊無疑是最佳天氣。但對於釣魚來說,未必能算得上是好天。其關鍵要看近幾日天氣是否平穩和當天的日夜溫差大小。如果近幾日天氣平穩不忽高忽低,出釣當天無論是暖陰天、半陰天或降春雨等,只要溫差較小,對於垂釣者來說,收穫頗豐。

一旦近幾日天氣起伏較大,忽冷忽熱,或者頭天夜間溫度偏低,當天中午溫度又偏高,魚兒的上鉤率則差。因此,早春上魚率的高低,與釣晴釣陰、雨關係甚為密切。

二、早春物候與釣獲量

物候是自然界的植物和動物受天氣的影響而產生的,如植物的發芽、開花、結果、落葉,昆蟲的始叫、停叫,候鳥的來往去留等。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物候相差懸殊,在不同地方垂釣的最佳季節也不相同,一般以當地的候平均氣溫來安排垂釣活動。氣象上把每五天稱為“一候”,每月6個“候”,候平均氣溫在10℃-22℃為春季或秋季。長江流域春秋季較長,在重慶地區,夏季為145天,春季為80天。因此,在垂釣時,不僅要根據地區、季節,而且要按照當地的候平均氣溫來安排自己的垂釣活動。

2012年3月2日,氣溫最低6℃,最高18℃。上午去到化龍鄉,山丘薄霧繚繞,心想:魚,可能不好釣。在荷花山莊釣場,河畔桃樹剛掛花蕾,呈淡黃色,外穿淡綠色外衣,春陽普照大地。筆者打了三個窩子,09時許,釣獲一尾鯽魚重150克,心中暗暗高興(鉤掛蚯蚓,上鉤釣獲),010時,浮漂像掉在飲水缸內一樣,靜止不動,只好遷移釣位至下游,另闢三個窩子。釣至下午4時,計釣獲15尾鯽魚,重1350克。

2013年2月10日,氣溫最低9℃,最高17℃。早晨如詩的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山巒濡染成一片輕紗似的霧帳。冒雨到達釣點,找背風的一個老塘口,從上午8時40分始,鯽魚咬鉤非常勤,只要浮漂到了釣目,準有魚咬鉤,而且中途搶鉤的較多,上鉤的一般是100克左右大小的鯽魚。當無魚咬鉤時,只要輕輕地用鉤魄引逗一下準能中魚。雖然鯽魚不大,但是在這春意綿綿的陰雨天,能有這樣的成績,興奮就驅散了春寒。下午3點多鐘盤點魚獲,計3450克,其中鯉魚一尾,重320克。

綜上所述,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二:第一,在陰天或雨天出釣沒有日照,雖然當時天氣比較寒冷,但是溫差小,水溫仍較高,魚在溫度相對穩定的狀態下,都是在貼底覓食。第二,晴天出征,因為天氣好,溫度高,溫差大,越是晴好的天氣,魚越難釣,特別是有日照的天氣魚最容易浮頭。大家經常在岸邊看見,成群的魚浮在水面上,每次將鉤餌輕輕地遞到魚的面前,魚總是不理不睬。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個別現象,大凡在早春釣魚,這種現象總是隨著天氣的好壞不斷地出現。

所以出釣的收穫也隨著天氣的不同而有所區別,釣績差異懸殊。由此說明,早春垂綸,選擇理想的天氣出徵很重要,直接關係到魚是否開口攝食或攝食的強弱,自然也就關係魚的釣獲量。因此一定要選擇持續穩定升溫的陰天或多雲天出釣。

漫談初春釣魚宜陰雨天 第2張

三、找準魚窩單竿施釣

早春釣魚,要上門找窩釣、找魚釣,活而不守,而且要會找才行。這是因為氣溫和水溫還達不到早春鯽魚最適宜生長、覓食、巡遊的溫度。一個冬季很少進食的鯽魚,身體有些疲憊、虛弱、僵硬,早晚氣溫低時,都潛藏在自己越冬窩點,只有到了水溫上升時才出動覓食。因而,走釣才符合物候時節的特點,符合鯽魚活動、覓食特點。

1.找釣場

我的經驗是:尋找比較偏遠、靜僻,罕有釣者涉獵的水庫、湖泊的溝汊。因為那兒沒受到人為干擾,水域環境優良,水質好,魚情好,水位比較平穩,魚兒尤其是鯽魚比較稠密。

釣場即基地確定後,第二步,找向陽邊角,找淺水灘塗,找有水草如枯蒲草、幹葦樁、過江藤、倒樹伏竹橫臥湖面等水域之處,就是尋找魚兒所在的適溫區和藏身處作為釣位。開闢5-6個窩點,先在各窩點飼餵二三十粒酒米試釣,每個窩點試釣10-15分鐘,哪個窩點有魚上或上魚多,就適當多投誘餌,作為當日垂釣的重點釣點。隔一兩天,再前往自己的基地,選擇釣績率高的窩點施釣。

一般規律是上午9時前應找水較深的地方,11時以後才找水域相對較淺的地方垂綸。

2.浮底結合,釣抬頭魚

筆者早春垂綸,一般單竿施釣,採取浮(懸)、底釣相結合的方法。其釣組系雙腦線,短腦線系鉤後長12釐米,長腦線長13釐米左右,空心活墜,上鉤距下鉤1-2釐米。底鉤掛紅色小蚯蚓,上鉤穿綠豆粒狀糕糕(麵食餌,用玉米粉、熟紅薯、草莓誘劑調製,搓成綠豆粒大小,呈圓形),因為早春的鯽魚口張合較小,綠豆粒大小的麵食餌,一吸便吞入口內。仔細觀察上鉤魚食葷素餌情況,及時變更釣餌。

據長期觀察,早春的魚尤其是鯽魚吃麵食餌居多,且個大。浮、底釣突出的特點是:沉底魚、抬頭魚兼顧,素餌懸於水底上方2-3釐米處,像一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加之紅色蚯蚓的蠕動,素餌盪漾,釣餌活躍,誘惑力強,這非常符合魚兒喜歡吃食的天性,所以上鉤率頗高,常出現雙飛的情況。

3.注意觀察漂相,揚竿快捷準確

初春,鯽魚食餌的漂相,不似夏秋,開口較小,出現浮漂上送1目或急速下沉1目都會上魚。但這些漂相會稍縱即逝,抓不住就會影響中魚率,這樣的機會也不會再來。因此,精力要集中,做到手不離竿,眼不離漂,當發現浮漂有輕點、顫抖、停止下降,還有下頓、上送,有時上送半目或下頓半日時,手握竿柄立刻抖腕,慢慢將魚牽離窩點提出水面,遛魚,切忌用力向上提拉或向後拖拉。因此,提竿及時、快捷、準確,才能提高早春垂綸的魚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