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入門 > 臺釣入門

釣魚該如何抓住魚類的致命選擇

欄目: 臺釣入門 / 釋出於: / 人氣:1.99W

魚是變溫動物,而且生活在水這樣一個導體之中,這些客觀的條件導致了它們的生活以及各種行為都會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我們生活空間的微妙變化都會導致魚群在水中發生變化,它們會根據自身的感應器官的判斷不斷的尋找適合自己生存的水層水域。

魚類生存的這個特殊性決定了我們垂釣中只能被動的從各方面更好的去迎合它們自身的選擇。當生存和進食發生衝突的時候,大多數生物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生存,魚類更是如此。而在水中影響魚類生存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氣了。

釣魚該如何抓住魚類的致命選擇

水中的含氧量不僅是與魚類活動關係最密切的化學元素,也是衡量水質的重要標準。任何水中生物的正常生活都和氧氣分不開,氧氣是它們能夠生存的重要條件,它們需要攝取水中的氧氣來維持身體必需的有機物的合成以及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

一般的淡水魚對水中含氧量的需求量為4-5毫克/升,一般低於2毫克/升它們就不會進食了。在我們常釣的淡水魚當中,鯽魚的耐缺氧能力最強,可以在1毫克/升的低氧環境下生存,甚至還有些可以繼續進食,鯉魚要比鯽魚差些,鰱鱅的耐缺氧能力是最差的了,稍微比正常的含氧量低些,他們就會抬高泳層,或是頻頻躍出水面,再低的時候會浮到水面上大口喘氣,根本不會再去吃餌。

各種魚對水中的含氧量都有一定的需求,但也並不是溶氧越多越好,如果一個水域中的氧氣長時間處於過飽和的狀態,那麼這裡的魚是很容易生病的,所以我們垂釣時候要選擇含氧適量的水域水層,並要考慮到魚的生存環境,即使在缺氧的天氣垂釣中也最好不要使用一些化學類的增氧劑。

池塘中的氧氣含量主要來源於水中浮游植物以及一些底部植物的光合作用,它們在有日照的時候產生的氧氣要佔水中總產氧量的90%左右,特別是肥水中,浮游植物的量很大,水溫高的時候由於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很高,常常可以使上層水中的氧氣含量達到飽和度的200%以上;而空氣裡的氧氣能溶入水中的量則屬於水中氧氣的次來源,只佔水中含氧總量的10%左右。

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水中的製氧者也是最大的耗氧者,水中魚呼吸的氧氣只佔耗氧總量的20%,上層水中飽和的氧氣也會向空氣中擴散一部分,大約佔耗氧總量的10%,水中氧氣的絕大部分都被水中的浮游生物呼吸、水中的有機物分解、以及一些細菌的呼吸給利用了,它們需要耗費的氧氣佔總耗氧量的70%左右。

我們垂釣時候要根據不同的水域中不同的浮游生物含量來選好釣位,白天他們在造氧的時候當然是哪裡水生植物多就選哪,但是夜晚它們在大量耗氧,那我們夜釣就不要選水生植物聚集的釣位了。

在選擇適當的釣位的同時還要注意釣棚的選擇,水中的含氧量不是一直不變的,要選好釣層就要了解水中溶氧的變化。要根據適當的時間,適當的水深來選擇適當的釣棚。水中的溶氧變化分為晝夜的變化,水層的變化,水平的變化以及季節的變化。

晝夜的變化主要是由光照引起的,而且這個變化會很大程度的影響魚的食慾。在選擇釣場和釣點時要首先考慮這個因素。之所以存在晝夜變化,這主要是因為水中主要的氧氣來源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的,而光合作用的必要因素就是光照。

從太陽出來開始,隨著日照強度的逐漸增強,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也逐漸增強,產生的氧氣越來越多,魚的活動也逐漸的增強,太深的水域中的魚就會開始向水錶層的富氧區移動了。一直到下午2-3點左右水中的含氧量達到最大值,但這個時候水的表層含氧量會處於過飽和狀態,有時候會達到每升水有幾十毫克氧氣的含量,所以魚是不會在這個時間到水的表層來的,這也是我們正常垂釣的時候這個時間比較難釣到魚、即使釣到也是在水的深層遇到魚的主要原因。

就算在高密度魚塘中,魚被我們用餌料引到了水的上層,它們也會因為此時氧的過飽和感到不適而漸漸離開所在水層。隨後日照逐漸減弱,水中的含氧量也開始下降,魚便又開始由深水向淺水含氧合適的區域遊動了。直至夜間光合作用停止,水中的情況就很變的惡劣了,沒有產氧來源,只消耗氧氣。

夜間,大多數魚類只在前半夜進食,只有少量耐缺氧能力較強的魚會在後半夜直至黎明的時候依舊吃餌。從子夜到翌日黎明,水中的含氧量是最低的,經常達到1毫克/升的低濃度或是更低,所以我們清晨出釣在一般的小水面水域天不亮的時候釣效不會太好。

黎明十分,高密度塘中的魚大多會出現浮頭的狀況,而且越是浮游生物數量多的水域,這種情況表現的越明顯。我們在選擇釣場和釣點時一定要注意到水中含氧量變化這一點,浮游生物多的水域,水中含氧量的晝夜變化就大些,而浮游生物稀少的水域或是不集中的釣點的晝夜含氧量變化就會小一點。

同時也由於晴天的光照強度大一些,所以水中含氧量晝夜的變化很大,而在晴朗的天氣夜釣往往會有好收穫;陰天則相反,陰霾的天氣光照很弱,晝夜含氧量的差別很小,所以魚大多在白天水中含氧量適宜的時候吃的很飽,那麼在夜間垂釣就很少有魚問鉤了。如果是透明度很差的水域,比如我們常說的肥水,那水下層的晝夜含氧量的變化要比上層穩定很多,在肥水中垂釣更應該根據適當的時間注意不同水層的含氧不同來選擇釣棚的深度。

不單單是肥水中上下水層的含氧不同,在任何的水域都存在含氧量的垂直變化。這個垂直變化主要是我們在選擇適當的釣棚的時候要考慮的。魚生活的水體當中都有一些有機物和灰塵的顆粒,以及很多浮游生物,這就使魚類生活的水體的透明度比較差,一般正常的水域的能見度也只是30公分左右,也就導致了水上層的光照要比中下層的強,而浮游生物也大多集中在水的上層,所以水上層的含氧量要比下層高很多。

也由於以上因素導致上層的水溫要比下層的高,這樣水域整體就不易形成上下的對流,上層的高含氧一般很難到達下層,這樣下層水一直處於比較低的含氧水平。可我們正常的垂釣大都是釣底的時候多,這是由於水底的溶氧還處於一些魚類可以承受的程度。但是清晨的時候正常密度魚塘的魚基本上都在水底,這就又要和晝夜的變化拉上關係了。

夜間,上層水溫迅速降低,上下水開始形成對流,使得上層水的含氧量開始減少,而高含氧量的上層水流到下層,使下層的含氧量增高,這樣溫度不斷改變,對流不斷形成,水中的含氧量開始由有差別向基本平衡變化,到次日的黎明基本上達到含氧量一致的狀況。

魚的天生警惕本能會使得它們在黎明水中含氧量趨於平衡的時候回落到水底,然後在日出後上下水層含氧量差開始變大時,才又開始改變泳層。水域中的垂直含氧差距在下午2到3點會達到最大值,在日落後由於前邊提到的溫度變化引起水層對流的原因,導致水的各層含氧差開始減小,到清晨的時候水的垂直含氧量的差是最小的,此時的魚是可以在任意水層的,此時它們在選擇水層的時候依據的就是溫度和餌料等因素了。不過清晨如果是前一天的溫差小,或是由於夜間有風等因素,魚就不一定都在水底了,而且泳層會很亂,很隨意,所以黎明十分釣底並不一定都有好效果。

水中的含氧量的晝夜變化和垂直變化是密切相關的,在同一晝夜不同的時間內,水中含氧量的垂直變化也不一樣;同樣在不同深度的水層,水中含氧量的晝夜變化也是不同的,我們在選位和選點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周全,把兩者儘量的結合起來分析。

含氧量除了上邊提到的兩種外,還有一種對水中魚的分佈影響很大的變化,那就是水平變化。水平變化是指同一水域中水面的各點含氧存在的差異。一般白天下風處的含氧量要高於上風處,這主要是受風力的影響,使水中的浮游生物在下風口大量的聚集,因此白天下風處的光合作用要較上風處強一些,而且下風處的水受風力的影響波動較大,和空氣中的氧交換也較為頻繁,所以下風處的含氧量要比側風口和上風口的釣位高很多,也就是上魚的好位置,特別是體型較大的魚類白天都集中在下風口。

但夜間則恰恰相反,夜間下風處的浮游生物依然很多,但是沒有光照就停止了光合作用,它們此時就剩下了呼吸消耗氧氣了,而且前邊說過,水中這些浮游生物的耗氧量要佔整個水域耗氧量的70%左右,這樣就導致了夜間下風口的釣位發生極度缺氧的現象,水中的魚由於生存的需要,它們夜間是不會到下風口的位置活動的,反而會到上風靜水處浮游生物相對稀少的區域。

黎明時和夜間的情況一樣,如果從夜間開始就有風,那麼魚都不會在下風處,這在垂釣時一定要注意,如果按白天的選位習慣選了下風處,那一定不會有好的釣獲。如果在高密度塘,清晨缺氧時池魚會浮頭,從它們浮頭的位置就可以觀察得出來了,水面稍微平靜的時候,它們都會集中在上風口處起浮。

水中含氧對魚類生活影響的最後一個變化就是季節的變化了,一年水中的含氧量最高的季節出現在夏秋,但最低的季節也在夏秋,這兩季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衍,光合作用強,大量產氧的同時也大量的消耗氧,導致了水中含氧量的白天最高值和夜間最低值的出現。

春冬兩季水中產氧者不多,耗氧者也只是魚類和一些細菌,所以這兩個季節決定魚類的生活水層和生活習性的主要就是溫度和餌料了,但也不能不考慮水中的含氧,一些特殊的天氣,陰冷天,悶熱天或是突然的大風天選釣位還是要考慮到水中的含氧量的。夏秋季節水中的含氧量晝夜和垂直變化明顯,而春冬兩季則水平變化較為明顯。

水中的含氧量還會受到溫度的影響,這是氧氣的特性決定,低溫會在水中溶解更多的氧氣,但這也在只是水和空氣的氧交換方面有些影響,空氣中溶解在水中的氧氣並不是水中對魚類影響最主要的因素,垂釣的時候適當的考慮進去和可以了。

水中含氧的以上這些變化有時對垂釣是有利的,但有時是有不良影響的。晝夜的變化會使魚類停止進食或是起浮到水面吸氧,這時就很難釣到魚了;垂直變化會使水的下層含氧量更低,使水中的有機物在缺氧狀態下分解,會產生很多有機酸、氨、以及硫化氫等有害的還原中間產物,這些物質長時間在水底堆積,會影響此水域中魚的食慾。

而且當遇到夏秋季節的陣雨,或是春冬季的北風天,氣溫下降,大量低溫新水流入,或是上層的水溫下降,都會引起水的強烈對流,使下層的有害還原物質翻到上層或是擴散到全池,它們擴散到富氧區,會迅速氧化分解,從而消耗大量的水中氧氣,這就直接影響到我們的釣位和釣層的選擇,正常的水域還差一些,特別是在肥水中,這種天氣變化引起的變化最為顯著。由此看來,雨天和有風天並不都是好釣魚的天氣,還是那句話,適時應變才是我們唯一的對策。

魚類的趨氧性在我們垂釣中是不可被忽視的重要因素,也是魚類生活中的致命選擇,垂釣時我們一定要抓住對手的這個致命弱點,適時的分析此刻水中的含氧變化趨勢,並選擇適當的釣位和釣棚,也只有這樣,才能在變化多端的魚情面前鎮定自若,也才能有好的釣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