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入門 > 釣魚

黃尾魚

欄目: 釣魚 / 釋出於: / 人氣:2.04W

黃尾魚又叫做鯝魚,名字由來是因為此魚魚鰭與魚尾分別呈青黃色與桔黃色,在其他地方有:黃姑子、板黃魚、沙姑子、黃條、黃川、黃板刁等稱呼。

黃尾魚簡介

黃尾魚通常生活在江河、湖泊等開闊水域的中下層,是常見的典型河川性中小型魚類,中國各主要江河流域均產。黃尾魚下頜前有比較發達的角質邊緣,能充分刮取和攝食能使水質汙染的腐眉與底泥及各種固有的藻類。有淨化水質,改善生態環境的特殊功能,因此被人稱作生態魚。

黃尾魚

黃尾魚特徵

黃尾魚體長而稍側扁,腹部圓。頭小而尖,眼居頭側上位,吻端圓突,吻長小於眼後頭長,口小下位,橫裂呈弧形,下頜有發達的角質邊緣。體長為體高的3.2~3.6倍,為頭長的4.4~4.8倍。頭長為吻長的2.7~3.7倍,為眼徑的3.7~4.7倍。下嚥齒3行,主行側扁,外形呈細條狀。鰓耙47~51,短而側扁,呈三角形,排列緊密。背鰭Ⅲ,7;有硬刺。胸鰭不發達。腹鰭起點位於背鰭起點下方稍後。臀鰭較小,有9~11根分枝鰭條。尾鰭分叉,上下葉近相等。側線前部彎曲,後延至尾柄中央。鱗較小,側線鱗63~68。肛門靠近臀鰭,肛門前有一小段不明顯的腹稜,以此區別於細鱗斜頜鯝。體色背側灰色,腹部銀白色,鰓蓋後緣有一條淺黃色斑塊,尾鰭桔黃色。

黃尾魚 第2張

黃尾魚生活習性

黃尾魚屬底層魚類,通常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下層,尤其喜棲息於多水草、軟泥底質的水域底層,一般少到上層水域活動,但在缺氧時會浮上水面而出現"浮頭"現象。生存水溫5℃~38℃,最適生活溫度16℃~30℃。冬季群集在深水處越冬,春季水溫回升時開始分散於水域下層,繁殖季節上溯至流水淺灘產卵繁殖。在池塘養殖條件下,最適生長水溫18℃~25℃;水體最適溶解氧含量在3mg/L以上,當溶解氧含量低於1.5mg/L時出現缺氧浮頭,甚至窒息死亡;適應pH範圍在6.0~8.5,最適pH6.8~7.5。

黃尾魚吃什麼

黃尾魚屬雜食性魚類,食性特點偏於植物性,主要食物以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和藻類為食,攝食方式以下頜角質邊緣刮取。仔魚階段以浮游生物為食;體長達3cm以上轉食附生藻類、水生植物的枝葉、有機碎屑以及一些底棲生物。在池塘養殖條件下,常棲息於水體下層,刮取有機碎屑、腐殖質及水體中的附生藻類等,也可攝食人工飼料(如米糠、麩皮、菜籽餅和配合飼料等)。若與其它魚類混養,放養量適中時可不必增加投喂飼料,只靠其它魚類攝食的剩餘飼料殘渣和天然餌料生物即可。

黃尾魚 第3張

怎麼釣黃尾魚

夏季是釣黃尾魚的好時節,因此下面來講下夏天釣黃尾魚的技巧

1、魚竿

比較傾向硬竿,2H~3H的硬度比較適合,長度2.1感覺短了些,2.4、2.7的比較合適,冬天要適當長些,可選3.6。軟竿有個大問題就是把魚抬起的過程中竿尖顫動過大,不好抓線/魚,另外就是起魚比較慢。當然,竿子的調性還要考慮目標魚的大小,不過,建議3兩以上的黃尾魚最好動用抄網。

2、魚餌

常見的鯽魚餌都比較好用。要根據水溫和窩子周邊雜魚的狀況控制腥餌比例,否則會造成小魚鬧鉤。釣黃尾魚以拉餌為主,可以開得相對稀一點,餌球不能太大,形狀要圓,拋竿頻率要快,吃口下降的時候可用搓餌補窩。

3、線組、魚鉤

釣黃尾魚尤其注意鉤子不能粗,否則容易擋口。2兩以下的黃尾魚用0.2號子線2號袖鉤足夠,以上的最好用0.3號以上子線、3號以上袖鉤。子線的長度不宜太大,否則魚劇烈掙扎時容易把另外一副鉤子甩到衣服或手上。條件允許的話建議戴防滑的絲網手套,用有倒刺的魚鉤,魚飛起來後直接抓魚摘鉤,可以提高入護速度,同時避免切子線或鉤子。

4、浮漂

因為黃尾魚吃口小,我原先傾向於靈敏的競技用鯽魚漂,後來皮皮用廉價漂表演狂拔黃尾魚,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浮漂的靈、頓固然有一些影響,關鍵還在於釣手對漂的熟悉程度,而且,比較頓的漂可以過濾一些雜魚的訊號。所以,帶上你熟悉的漂就好。

5、調目和釣目

可以採用調零釣一目或兩目,在實際垂釣中效果確實,但是必須要考慮水底的情況,如果水底是比較鬆軟的泥質,這種調漂方式會導致餌料部分沉入泥中,效果反而不好,如果是沙底或者石頭底可以採用。另外還可以採用經典的調四釣二。不過不管怎樣,要根據魚情、水情即時調整。

6、漂相

黃尾魚因為嘴小,上顎比長,所以吃餌一般是先用上顎碰一下餌球,確認沒有問題後叼起餌球上浮,轉過來以後才開始把餌球吸進嘴裡。反映到漂相上,就是浮漂下沉到位,黃尾魚來後,先緩緩下沉一目,這時抓第一口命中率非常低,幾秒鐘後浮漂會慢慢頂起2、3目甚至更高,短暫停頓後向下出現一個1目左右的陰口。定訊語言是浮漂到頂停頓的瞬間或者陰口到底停頓的瞬間。少數情況下,黃尾魚因為搶食在水底即被魚鉤洞穿,這時候它大多會迅速上浮,漂相上會出現非常快、幅度很大的上頂,極少數情況下不上頂陰漂後直接黑漂,這兩種情況下不用客氣,直接抬竿即可。

7、上魚

黃尾魚的上顎比較堅硬,所以刺魚的時候要比鯽魚加一些力,上魚的過程最好一氣呵成,尤其是竿子比較硬的情況下,一定要始終繃緊,不然魚很容易在水面附近脫鉤。可以先遛幾秒鐘魚,消耗其體力,免得飛上來後掙扎太厲害,這種情況適合於2兩以上魚體,竿子比較軟的情況下使用。

8、天氣

黃尾魚對水溫的適應性很好,和鯽魚差不多,但是它對溶氧量和水質非常敏感。所以,天氣變化,準備下雨,尤其是一絲風都沒有的時候黃尾魚是絕對不開口的。另外,大雨過後漲渾水的時候也很難釣到。最好的天氣是1、2級北風,氣溫15-25度,氣壓1000-1010,釣早晚氣溫相對比較低的時間段。

9、釣位

最好選在出水口的尖上,水深1.8-2.5米的位置,如果水底下有樹樁之類的東西形成回水的位置也不錯。

10、打窩

桂林人喜歡用米飯打窩,確實有一定效果,不過魚的密度如果不大或者雜魚較多的話慎重,尤其控制窩子食數量,否則會造成停口或者小魚鬧鉤的情況。

黃尾魚 第4張

釣黃尾魚注意事項

黃尾魚彈跳力大,如一次性飛魚入護往往會傷及子線,正確的方法是在上魚後馬上向左側倒竿,魚不要拉出水面,劃一個弧形,把魚牽到面前的過程已消耗了魚的衝擊力,這時可以提魚入護,大點的魚可用抄網抄取。

另外,黃尾魚的性情比較急躁,在釣到後不宜用手觸控(特別是夏天氣溫高時更要注意),魚護以用大口為佳,且不要經常拉動,因為一旦用手取魚或使用了小口魚護,魚在魚護裡不能自由遊動,它很快就會死亡。

Tags:黃尾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