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魚館

探釣丁家渡電排

3月28日下午垂釣的事情,還沒有完成。今日,已經來到了四月4日。

四月已至,世界搖曳在楊柳濃郁的影子裡。呼吸,微笑,這一場春季,落盡我的目光,如一場無聲的夢幻,清晰又模糊。

生活中那些微小的憂傷,像細碎的花一樣。陽光從我們看不見的地方落下來,洋洋灑灑,溫暖了一季的時光。

此刻,多希望聽一場酣暢淋漓的雨聲洗滌心靈;多希望賞一樹花開,在安靜中感受素淨與美好。

就讓我們在對四月的期許中,許時光花海一片,許歲月溫柔一生,許自己一段靜美安然的時光。

氣溫14-26,氣壓990

不適合釣魚

丁家渡沒得什麼口,於是決定回去了。來到一個電排溝,看見2個老者正在釣魚,便停下來看看,水質也可以。

這個老釣友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回去了。他說都是些小奶鯽。

今時重開竿,一片豔陽天,白條翩翩來,拋竿垂綸急。

左邊,天地澄明陽光照,汗溼衣裳擦額頭。

右邊,老釣友正在收拾收拾。

人生有一愛好足矣,把愛好發揮到極致,一定會有收穫的。奮鬥的青青最美麗。

水中有一條蛇遊走了。

物件魚來了

頓口,還是很有趣的。

有力的頓口,抬竿中魚

這樣的節奏還是比較舒服的。

正前方

鯽魚毛色健康

又換到有雜草的地方

釣了一個白條。魚獲全部放生了。

回去囉,前方是金家壋電排。

俗話說,清明節乃三節相融,除併入清明節的上巳節外,另一個被併入清明節的節日就是寒食節。“寒食節”又被稱為“冷節”“禁菸節”。寒食節還有個“一百五”的別稱,這是由於寒食節是在冬至日後的第一百零五天。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照舊時的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所以稱“寒食”。由於節當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節又成為了遊玩的好日子,節日期間有禁止生火、吃冷食的習俗。隨著時代的發展又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鉤、鬥雞等風俗。宋人邵雍《春遊》就說過,“人間佳節惟寒食”。唐代時,到寒食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詩人竇叔向在《寒食日恩賜火》一詩說:“恩光及小臣,華燭忽驚春。電影隨中使,星輝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貧。”

這一天,我們約好了,

都要回到出發的地方。

舉行一個儀式,面對祖先或深愛的人,

行相思之禮。

這一天,在華夏腹地,

是一個生機勃發的日子。

油菜金黃,柳條飄絮,萬物萌動。

植物的根蔓汲取到足夠的營養,

開始復甦。

營養,是一棵樹或一株草生生不息的關鍵。

爺爺奶奶去世的時候,

我們披麻戴孝,扶棺上山,

在棺木入土之處,堆一座墳塋。

然後,每年清明我們會回去,

往墳頭捧一捧土,拔去雜枝。

父親說,必須這樣,這是我們家的根。

世世代代的中國人都如此規劃人生,

他們把純樸善良不屈勇敢深深鐫刻在骨髓裡。

活著的時候孜孜不倦,哺育親人。

死去之後,就融化在離家不遠的土壤裡,

融化成營養,哺育糧食和希望。

我們能夠接收到這種訊息,

每當臨近這一天,便無比強烈。

它迫使我們停下一切,踏上歸程,

去檢查一下出發前跪著種下的心願,

是否長出嫩芽,脈絡是否清純。

然後我們伏下身,與泥土和根對話。

用一支香的煙,一張紙的火,

搭建時空通道。

告訴通道那邊的人,我們的喜與悲,

我們的憂與幸,我們彼此分離的痛。

清明,是華夏兒女的精神歸屬。

我們用這樣獨特的崇拜延續我們的文明。

這一天,屬於愛和崇敬,屬於血脈和英雄,

屬於直接間接賦予我們生命,

並且在暗夜裡為我們掌燈的人。

這一天,屬於所有的炎黃子孫。

屬於香溪河邊的神農壇,烈山腹地的炎帝陵,

始祖山頂的軒轅廟,曲阜城中的大成殿。

這一天,我們五體投地,

緬懷偉大文明,緬懷苦難犧牲,

以此反哺我們來時的線索和足印。

我們的父輩和先祖,

還有那些為締造和捍衛而倒下的身軀,

他們聳立成山,

聳立成每一個清明裡最偉岸的紀念塔。

我們肅立於塔前,奉上鮮花,默然肅立,

用目光告訴那些已經遠去的背影,

生有清明,死有清明!

歌曲是時代的心聲,一曲紅色歌曲就是一段鮮活的歷史。《黃河大合唱》曾激勵多少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共御外敵,《十送紅軍》曾讓多少革命群眾熱淚盈眶,《我為祖國獻石油》曾鼓舞多少有志青年投入建設祖國的熱潮。一首首紅色歌曲,見證著我們的奮鬥歷程,承載著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用這些家喻戶曉、傳唱不衰的紅色歌曲滋養精神,成為人們學習黨史、領悟黨史的一個途徑。

【出釣時間】2021年3月28號

【天氣情況】晴,14-23度,西風2級

【釣魚指數】適宜

【釣場地點】安鄉縣丁家渡電排

【水質水深】水質一般,水深2米左右

【是否走水】不走水

【收費情況】免費

【參戰人員】我

【釣竿浮漂】12尺釣竿,蘆葦漂

【線組釣鉤】0.3#大線, 0.15子線,1#袖鉤

【釣場魚情】鯽魚,白條

餌料應用】藍鯽天下

【拍攝工具】紅米手機

【收穫總結】幾尾魚

有魚垂綸,快意人生!夫復何求?(2021-4-4日午夜雲飛草於寂寥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