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聚焦 > 經驗分享

詳細討論子線長短的問題

欄目: 經驗分享 / 釋出於: / 人氣:1.67W

細線的長短對於整個垂釣來說,非常的重要,沒有固定的長短,子線長短也不應該由你決定,應該由魚決定!本文將主要談談野釣魚情出現變化時,釣者該如何決定子線的長短。



詳細討論子線長短的問題
詳細討論子線長短的問題

1:長短子線

子線的長短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並沒有準去的尺度。通常把20釐米以下的子線稱為短子線,20釐米以上的子線稱為長子線。

使用懸墜釣法野釣時,很多釣友並不重視子線的使用。若子線的長短、粗細或軟硬度不合適,即便在吃鉤高峰期,魚獲也不盡如人意。對此,有的釣友只會怨天尤人,卻從未考慮根據魚情的變化更換子線,他們多是一副子線用到底,不斷線決不換線,其結果往往是魚情好時釣有所獲,魚情不好或是窩子有魚而不咬鉤時束手無策。

懸墜釣法的主線和子線的搭配原則一般是主線粗、子線細,這樣搭配的目的是一旦掛底或“拔河”,可以保護主線不受傷;再者,細且柔軟的子線靈敏度高、隱蔽性強,能夠使魚兒放鬆警惕,減少魚吸食餌料時的阻力,提高中魚率。

詳細討論子線長短的問題 第2張
長短子線


2:長、短子線各有利弊

短子線到位快,反應訊號快;長子線到位慢,且有二次下襬動作以及下沉時飄忽不定的動態感,使死餌變成“活餌”,對不愛開口的魚,尤其對喜歡追逐活物的鯽魚有著巨大的誘惑力,但虛假訊號相對較多。

子線直徑為主線直徑的一半為宜。野釣時,什麼樣的魚都有,且大小不一。如果我們使用1.5號主線,按在精養池釣魚的經驗,配0.6~0.8號子線比較合適,但用於自然水域就不適合了。筆者的經驗時,1.5號主線配1~1.2號子線比較合適,但並不是絕對的,應根據魚情變化進行必要的調整。調整的原則是——子線可以更細一些,但不能在粗了,否則便有可能導致“倒拉牛”的現象出現,中大魚時,整套釣組被拽斷也就在所難免了。

野釣自然水域,子線的長短與魚情的變化分不開。魚口號、吃口快、咬口猛時,宜使用短一些、粗一點的子線;魚情不好、魚口較滑、吃口慢或窩子有魚但不咬鉤時,宜使用長而軟的細子線。前年6月3日,筆者和兩尾釣友釣水庫,我使用3.6米手竿、1.2號主線、0.8號子線、0.3號新關東鉤,子線長18~20釐米,拉餌施釣。因水位大幅度上升,洪水給水庫中的魚帶來不少食物,因此水中大鯽魚雖多,但咬鉤不積極,很長時間才吃一口,半天釣下來,只釣獲10多尾大鯽魚。考慮到鯽魚有追逐活物的習性,於是我換上0.6號、60釐米長的對摺長子線,利用其二次下襬動作誘魚咬鉤,繼續拉餌,結果效果立竿見影,大鯽魚咬鉤率提高了。截至下午8點半手竿時,我一共釣獲150克以上的野生鯽魚68尾,我的兩位釣友使用較短的子線,每人只釣獲20多為鯽魚,個頭還比較小。

之所以使用長子線,是因為魚不餓,索餌不積極,餌長子線下沉時擺動幅度大,可使死餌變“活”。因鯽魚“近視眼”,發現靜止的目標靠嗅覺,發現動態目標則很輕鬆,因此長子線對索餌不積極的魚有很強的誘惑力。相比之下,短子線則不具備該優勢。不過,長子線存在一個弊端,極易發生纏繞,子線越細,發生纏繞的概率就越高,一旦纏繞,就很難解開,這也是很多釣手不愛使用細長子線的原因之一。

短子線也有短子線的優勢,它到位快,反映訊號快,在魚多咬鉤頻率較高時,優勢更加明顯。今年4月8日,筆者在一處野塘釣魚時就遇到過這種情況。起初,我使用3.6米手竿、1號主線、0.6號子線、2號袖鉤、20~22釐米子線,下竿後鯽魚即開始瘋咬,因子線較長,虛假訊號多,所以浮標雖有動作但不中魚的現象較多。一小時過去了,我只釣獲20多尾鯽魚。考慮到中魚率低時子線長所致,我就換上30釐米對摺的短子線,效果立刻顯現出來,虛假訊號少了,真實訊號多了,釣到下午6點收竿時,我一共釣獲48斤鯽魚和三條2斤以上的鯉魚。比我早來的老劉此阿勇傳統沉底釣法,子線很長,因墜沉底釣法盲區較大,而老劉使用的子線有20多釐米,盲區更大,因此浮標有動作但不中魚就成了家常便飯。

我讓他子線縮短至5釐米,並開啟固定鉛皮座的太空豆釣跑鉛,這一小小的改變有效減少了虛假動作,中魚率很快提高,手竿時他的魚獲達到十五六斤。而距離我們5米遠的張老師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使用的是20多釐米的長子線,而且從不換線,因此備受虛假訊號困擾,結果只釣獲不足10斤魚。這就是短子線在魚多咬鉤快時的優勢,是長子線所不具備的。

3:在魚密度較低的水域

由於魚類比較稀少,爭搶餌料的時候少,因此與吃食開口小、動作慢,浮標動作不大。此時,釣者不宜使用長子線,長子線反映訊號慢,不適合釣這種魚;應該使用15釐米左右的短子線,以提高釣組靈敏度。

4:在小鯽魚多的水域

釣者也應使用短子線,因為小鯽魚都是生口魚,吃口快且猛,如果使用長子線,虛假訊號會大大增多,浮標有動作但不中魚變成了常事。今年6月12日,我與三位釣友去一處野塘釣魚。這口水塘裡的小鯽魚很多,平均體重在25克左右,超過50克的不多。由於我來此釣過多次,對魚情很瞭解,所以輕車熟路地使用2.7米手竿、0.5號主線、0.3號子線、2號赤袖細條鉤、10~12釐米的短子線,拉餌速釣。其他三位釣友的釣組則偏大——1~1.5號主線、0.8~1.2號子線、伊豆2號鉤或伊勢尼3號鉤,子線長度都在20釐米左右。當天魚情很好我的最高“時速”超過150尾,只要浮標出現動作,基本上就不會空竿;他們三位也是頻頻揚竿,但空竿的時候多,最高“時速”不過50尾左右。只是因為子線長了那麼一點,中魚頻率卻差了3倍多。這就是小魚密度高、吃口猛的水域,使用短細子線和細條小鉤的優勢。

野釣鯉魚時,要使用長子線。前幾年,筆者雲蒙湖曾經使用過50釐米長的超長子線和20釐米的短子線。當時,我同時使用兩支5.4米手竿、4號主線、3號子線,6號伊勢鉤,釣同一個窩子,水深4.5米,連續駐釣多日。其中魚獲最多的一天的對比結果是,長子線魚竿釣獲17條鯉魚,2斤以下的佔大多數,最大一條有1.5千克,雖然魚獲數量差不多,但重量卻差了20斤,其他幾日的對比結果同樣如此,都是長子線上魚率高,個頭也大一些。這就是長短子線釣野生鯉魚的鮮明對比結果。需要注意的是,子線一定要柔軟,道系先(質地較硬)不能當子線(質地柔軟)用,否則魚獲量將少很多。

5:長短子線對比

長子線的坑拉效能比短子線強,所能承受的拉力更大。換句話說,用同樣的釣組釣同樣大小的魚,用長子線能釣上來,用短子線則未必。但長子線易纏繞,線越細,纏繞的概率就越高。為了避免子線纏繞,釣者在拋竿時要把線組拋直,可相對減少子線纏繞的次數。

一般來說,野釣生口魚時宜用短子線,釣滑魚時宜用長子線;水清時宜用長子線,水渾時宜用短子線;魚咬鉤慢時宜用長子線,魚咬鉤快時宜用短子線;有魚無口時宜用長子線,口猛口快時宜用短子線;魚口稀少時宜用長子線,魚多吃口快宜用短子線;水深用長子線,水淺用短子線——這是因為深水處大魚多,長子線鉤墜離得遠,隱蔽性強,可相對減少大魚的疑心,再就是長子線下襬幅度大,能使死餌變“活”餌,誘魚能力強,餌淺水處多是鯽魚等小型魚,吃餌比較文靜,短子線反映訊號快。這便是選擇子線的一些可遵循的規律。

為了有效保護細子線,釣者可在8在環下加上一個橡皮圈,再將子線拴在橡皮圈上。中大魚時,這個不起眼的小橡皮圈能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提高子線的抗拉係數。

一般來說,子線越細,抗拉力就越小,因此使用細子線時不宜配調性硬的竿子,否則斷子線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詳細討論子線長短的問題 第3張
長短子線對比


子線是釣組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使用懸墜釣法時,主線與子線的匹配尤為重要。垂釣時,釣者只有根據魚情的變化匹配不同長短和粗細的子線,才能確保理想的中魚率。可以這樣說,主線與子線的搭配是否合理,直接關乎魚獲量的多少。

Tags:子線 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