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淺談釣魚長腦線的垂釣技法

欄目: 釣魚工具技巧 / 釋出於: / 人氣:3.01W

上篇我們提到腦線長短最好在3~15釐米左右比較適宜,但臺灣有一種長腦線垂釣技術,它的最大特點就是腦線有46~49釐米(0.4-1.5尺),鉤、墜均在水中。經過我們一些釣友的實踐,發現這個釣法的效果同樣很好。因此對我們用短子線的傳統觀念也有所改變。下面筆者就來講講這臺灣的長腦線垂釣釣法吧。

淺談釣魚長腦線的垂釣技法

長腦線的反映靈不靈敏是相對而言的,並不存在絕對性。它的前提是水線長短是否適宜,臺灣釣法多采用一上一下兩個魚鉤(距離3釐米左右),只要下面的魚鉤剛到水底,魚漂反應就會靈敏。關鍵是需要確切弄清垂釣地點的準確深度,再調整好鉤、墜和魚漂的距離,這是使用長腦線的關鍵。

使用長腦線調整水線十分麻煩。主要有兩種辦法:一是在下鉤前,裝好魚漂,先不裝腦線,先線上端夾一重物,事先試好各釣點的水深及每一釣點附近是否平坦。根據實際深度,裝上腦線並把浮漂下移至腦線的長度,再拴餌垂約。

另—種辦法是把重物夾在下面一隻鉤的根部來試測水深,此法多在更換釣位時應用。如果魚鉤拋入水中,魚漂沒有什麼反應,並不說明水線合適,因為也可能是新釣點較原來釣點水淺,必須把漂適當下移後再試,直至漂高度小於正常髙度時,才能試出實際水深。

臺灣長腦線釣法的風線或竿尖是在水中的,因為這種方法,單鉤在水裡,墜和上鉤都懸在水中,很難定位。風線若在水面,稍有微風,就會漂動,很快把魚漂拉離魚窩,所以風線入水,可使魚漂保持較長時間定位。

長腦線,魚在吃食時不論是抬頭向上或平拉遊走,只要餌的運動不是嚴格沿懸垂腦線的軸線方向向上,就不會出現送漂,反應在水面上則是漂在抖動式下沉,這時為最佳的提竿時機。

長腦線垂釣講究取得“自然”。一般採用小鉤(丸袖4~6號或伊勢尼521,520號),細線,線分兩段。上段為主線,較粗,下為腦線。聯結器又是魚墜,由於腦線細長’擺幅自然大’魚咬食方便,且易入口’又稱之為幽靈釣法。

墜環合一的優勢在於不會因腦線細,而損壞魚漂和墜。保持一鉤著地,一鉤懸空也是成功的關鍵。在下鉤動作上也應注意,正確的方法是,右手握竿(竿長4.5-5.4米〕,左手抓住聯結器,把很軟的竿梢拉成弓形,雙手輕輕向前一送,加上竿梢的彈力,把聯結器和鉤送至正前方水中。

開始時,魚漂平臥水面,隨即把竿尖插入水中,待餌鉤、聯結器下沉拉動魚漂直立時,馬上抬竿拉線,待魚漂下沉,餌鉤著底時,再把魚竿向前推一下。使漂與鉤在同一垂直線上,再把竿放在竿架上。

長腦線垂釣用餌要求精製,誘惑力強,這一點非常重要。臺灣多用蚯蚓、果物、糧食,經冷凍、乾燥、提煉、混合精煉。這種餌料用水調和成紅色,像嘴脣和耳垂那麼柔軟,入水後分量輕,香味濃,逐漸溶化成霧狀,有造窩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