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方法 > 野釣

漫談水草區野釣之全面攻略

欄目: 野釣 / 釋出於: / 人氣:7.35K

釣魚俗語中有句“釣魚不釣草多半是白跑”與“一年四季不離草”之說,根據我幾十年的野釣體會,這是兩條有著真知灼見的經驗總結,它們對我們選擇釣場和垂釣都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一、水草對魚類為什麼會有吸引力?

1)它可以為食草性魚類提供食源

如草魚、鯽魚等,喜食水草的嫩葉;

2)是弱勢魚類的避難所

當個體較小的幼魚受到凶猛性魚類攻擊時,可以躲入密集的水草中避難;另外,當魚類遭受外來人為帶來的驚嚇也會往草裡躲藏。

3)是魚類繁殖的產房

魚類把卵排在水草上,既減少了魚卵被流水沖走或被其他魚類蠶食的危險,在太陽的照射下也有利於魚卵的早日孵化;

4)是雜食性魚類覓食的糧倉

由於水草邊有大量的浮游生物、水生昆蟲和小魚,常吸引各種魚類在附近潛伏覓食;

5)是水體溫度的調節器

在同等深度條件下,水草下冬暖夏涼溫差相對較小,給魚類提供了較好的生活空間,魚類喜歡到此聚集;

6)是水體的增氧機

水草在太陽的光合作用下,白天會產生大量的氧氣(夜晚則相反),特別是當氣壓較低、天氣悶熱的條件下,水草中的含氧量要高於明水區(密不透風除外),有利於魚類呼吸,增加魚類的食慾和活動量;

7)是魚類的遮陽傘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魚類都有羞光性,特別是如:鯉魚、鯰魚、黃顙魚等,當夏季來臨光線強烈的時候,它們便躲入光線暗淡處避光覓食,在強光下它們是很少覓食的,這也是為什麼夏季一般中午或白天很難釣到它們的原因。

由於水草對魚類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重要作用,所以,一般情況下,可以說,找到一片好的水草區,就等於找到了魚窩,也為我們野釣人下杆子指明瞭方向。

漫談水草區野釣之全面攻略

二、水草區及窩點的選擇

在自然水域裡生長著各式各樣的水草,有的零零星星有的密不透風,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我們不能盲目的見草就下窩,我們要針對當天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的對水草區域進行合理的選擇。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水草區才會有更好的效果呢,這就要求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了。

1)根據季節、氣溫選擇疏或密

水草區有疏、密之分,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呢,這要看當天的季節和氣溫來決定。

A. 如果你是在春季出釣,由於魚類的生理特徵得到初步恢復,魚類的活動範圍開始逐步擴大,早晚處在深水或稠密的草區,中午開始遊向淺水區或水草稀疏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吸收的陽光快水溫較高,我們應該早晚釣密草區中午釣稀疏的草區。

B.當夏季來臨溫度升高後,魚類的生理特徵得到完全恢復,活動量、食量大增,除酷暑天氣外,這時候魚類大部分時間活動在深水而稀疏的水草區。因為,稀疏的水草區氧氣含量高,深水區水底涼爽,魚類活動空間大,便於交配產卵,也利於追逐覓食。

C.當秋季來臨,特別是仲秋之前,由於水溫還較高,選擇水草區基本還是遵循夏季選擇水草的要求。當進入深秋至入冬前,我們可以按春季尋找草區的規律去探索。

D. 當你是在隆冬臘月或氣溫很低的時候出釣,在同等深度的條件下,就要選擇水草越稠密的地方越好(杆長受限除外),因為稠密的水草區一般草比較厚,可以隔離、降低寒氣對水體的影響,水下溫度相對於明水區的溫度要高,魚類的趨溫性迫使魚類在此聚集躲避嚴寒。當然,在此環境中垂釣不適宜首次垂釣的朋友,因為這樣的草區要現掏草窩(洞),動靜較大對魚類的干擾較大,不能馬上垂釣。最好提前幾天帶工具整理,過幾天再去釣效果較好。

2)根據天氣的陰、晴個體大小等因素選擇內或外

在一片水草區,魚類到底喜歡活動在草區內部,還是喜歡活動在草區的邊緣,它們是受當天天氣的溫度、光線、水的深度和透明度等多種因素影響的。

A.當嚴寒或酷暑的季節,魚類喜歡在草區裡面活動,因為水草區下冬暖夏涼。在春天或秋天魚類喜歡在草區的邊緣活動;

B.當光線強、深度淺及水色清的情況下,魚類喜歡在水草區內活動;

C. 當陰雨天或水的透明度低的情況下,魚類膽子較大,水草區的邊緣天然餌料較多,魚類喜歡在水草區的外邊活動;特別是夏季的陰雨天氣氣壓較低,大片的水草區內不宜散發熱量,而水草區的外圍水面與空氣接觸面大,散熱快含氧量高,因此,魚類更喜歡在水草區邊緣活動,較少在草區內覓食;

D. 手杆在草區內部垂釣,由於受水草阻隔無法遛魚只適宜釣取個體較小的魚類,當你想釣獲500克以上個體的時候,為了避免跑魚或損壞釣組,就只能在遠離水草邊緣了,魚的個體越大,釣點離水草邊緣的距離就要越遠,以便於遛魚。所以,當你已知水中魚類個體較大的情況下,就不能在草區內下杆。

E.大家知道,水草在白天陽光的照射下,向水中釋放氧氣,但在夜間則吸收水中的氧氣,降低水草區內的含氧量,這種現象在夏季酷暑高溫天氣下更為嚴重。因此,我們愛好夜釣的釣友應該明白這一點,當你享受夜釣清涼的時候,建議不要將窩子打在水草區內部,這時候水草區內的含氧量較外圍低,魚類會為趨氧性而游到明水區活動覓食。這也印證了“夜釣莫挨草挨草釣不到”的諺語。只有到了白天水草接受陽光後,魚類才會往水草區靠近。

其實,通過以上所述釣友可以看出, 我們在明確了水草區的選擇緣由以後,也就等於確定了打窩的位置。但我們又常常發現,有很多的水草區的條件無法正常垂釣,還要對水草區進行自上而下的整理,以避免跑魚或損壞釣組。

漫談水草區野釣之全面攻略 第2張

三、水草區的整理

為了滿足整理水草的需要,我們出門時一般要帶上幾樣小工具:小鐵錨、細繩、小鐮刀。

1) 對於比較稀疏的有根水草

我們可以將竿子的前兩節退掉,用較硬的第三節把水面的水草撥開排球大小的草洞,草洞面積的大小要根據具體條件決定:

A.在水色較清水位較淺並且光線強的時候,草洞的面積要小一些,因為草洞裡光線強了魚不敢進窩覓食;

B.當水色稍混水位較深的陰天時候,草洞的面積可以稍大一些,這樣有利於快速飛魚出水;

在清理水下雜草的時候,可以將一個帶小鐵錨(漁具店有售)的繩子綁在杆頭上,將小鐵錨沉入水下拖拽水草,操作時動作要輕這樣有利於較快上魚。這種整理方法比較簡單,攜帶的工具也少,是最常見的方法。

2)對於無根的浮萍草

可以在岸上找幾根野草或軟樹枝扎一個園圈拋到釣點上,用杆頭將圈內的碎浮萍挑出挑盡,即可在圈內打窩子了,但提醒釣友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浮萍草無根,在風力的作用下容易移動,所以,在打過窩子後,要在窩點對面找一個固定物做參照,防止發生移窩,如果發生移窩,可用杆梢將草圈慢慢撥回原位。

3)當遇到水草較稠密杆梢挑不動的時候

可以用布頭和細繩將小鐮刀綁在杆頭上割去表面水草,再用小鐵錨清理水下雜草。

4)當遇到如蘆葦、野蒲草等直立水生植物時

可以將鐮刀綁在杆頭上在其附近水上水下直接清理即可。

特別提醒:當我們初次到一個陌生的水域或你在不會游泳的情況下,為安全起見建議不要下水清理釣點。

四、如何配置釣組

我們在垂釣有水草的環境時,為了垂直下鉤提魚方便,最好配置長杆、短線、散漂、單鉤的傳統釣組。為滿足遠近皆宜的需要,杆長一般在7米左右為好,散漂一般在3-7粒都行,依據個人的觀漂習慣而定,由於野釣常用蚯蚓、紅蟲等活餌,所以鉤子大多數用帶倒刺鉤。由於為防止一鉤釣到魚而另一隻鉤掛到草造成跑魚或損失釣組,大家往往只用單鉤。至於線徑、鉤的規格大小要依魚的個體大小而定。除了配備以上釣組外,由於用帶倒刺鉤,所以提醒釣友最好還要配備一個摘鉤器,以方便下魚。

五、如何在水草區垂釣

1)戳茬走釣

所謂的戳茬釣,就是指每年的4-5月份,在水草縫隙、蘆葦叢邊浮釣鯽魚的一種“人找魚”的傳統釣法。每年在 鯽魚產卵後,它們常浮在水面拱食水面嫩草、晒太陽、捕食水面的小昆蟲,人們要釣取它們就要把釣餌遞到拱草的地方才行。所以戳茬釣在同一水域時間性較短,大約20多天時間。

戳茬釣時候,調漂時我是空鉤離底水面保留2-3粒,裝餌後釣1-2粒。釣線要柔軟,釣餌用細、紅、活的蚯蚓,將活的紅蚯蚓穿鉤後,鉤前面要留一小段,保持在水裡處於搖擺蠕動狀態,以引誘鯽魚追食。浮釣的深度要看魚的情況,一般釣10-20公分為好。

戳茬釣的關鍵在於找魚,主要包括走、看、聽三方面。

A.走:

走就是走釣不用打窩,根據情況來回走動,省去等魚上鉤的時間主動出擊,就是“人找魚”的方式。

B.看:

看哪個地方的草在動,就把鉤往哪的草邊、蘆葦茬邊找魚。

C.聽:

聽就是雖然看不到魚的確切位置,但當聽出魚的咂嘴位置後,可以把鉤輕輕遞到水草或蘆葦茬邊試釣,當聽到咂嘴聲停止就應該靜靜地等待一會,這時候可能鯽魚已經發現了餌料在觀察試探,1分鐘後如沒有鯽魚吃鉤說明魚已離開,再移動鉤餌找別的地方。在浮釣時當確定鯽魚的確切位置時,就將鉤慢慢遞過去,下鉤要輕要慢

漫談水草區野釣之全面攻略 第3張

垂釣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由於是浮釣,魚的警惕性較高,不宜將鉤餌直接落在魚嘴邊,鉤餌的突然落下常會嚇跑鯽魚,引起周圍魚群驚慌逃跑,很長時間不上魚,最好把鉤餌放在離魚5-10公分的地方,蠕動的蚯蚓很容易被鯽魚發現。

②注意杆影、身影別投入水中,要注意隱蔽。

③搜尋鯽魚時,要先從面前的近處開始,在確定無魚時再逐步釣遠,防止魚杆下的鯽魚看到杆影嚇跑。

④鉤上的蚯蚓要始終保持鮮活,以吸引、刺激鯽魚食慾,死的蚯蚓誘惑力下降氣味也不強。

⑤當鯽魚的咂嘴聲開始減少時,可能是鯽魚群有所警覺泳層下降,這時候應該適當釣深一些。

⑥釣到魚時候起杆要乾淨利落,防止魚掙扎鑽入草裡脫鉤,也防止魚在水裡的掙扎聲嚇跑其他的鯽魚。

戳茬釣法是一種非常規釣法,新手要熟練掌握需要多次實踐並及時總結經驗。一旦你掌握了此法,會感覺到別有一番情趣。

2)定點浮釣

所謂的定點浮釣,就是類似於戳茬釣的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主要針對魚處在浮頭情況且鯽魚的密度較大的時候。它是以扇形窩點定點垂釣,減少來回走動的噪音也減少疲勞。我在採用此法施釣時候,以杆長為半徑,在面前用杆梢拔3-5個窩子,用細、紅、活的蚯蚓蘸一下水後,再蘸蠶豆粉定點垂釣(幹蠶豆剝皮在細砂紙上磨出來),由於蠶豆粉很細比重很輕,短時間不會沉底,在草窩裡四周有水草遮攔也不會被風吹走,隨著時間延長,部分蠶豆粉吸收水分慢慢下沉(顆粒的先沉),這種效果近似於臺釣的打立體霧化窩,附近的鯽魚看到緩慢下沉的餌料或聞到豆腥味會較快進入窩子,當看到細、紅、活的蚯蚓的時候,鯽魚很快便會吃鉤。但要注意的是:一個窩子裡不宜長時間垂釣,釣1-2分鐘就換窩為好,以便輪流及時垂釣其他窩子。另外,這種方法要求蘸的蠶豆粉量要大,以起到勤補窩的作用以防斷口。如果聽不到鯽魚的咂嘴聲了,說明魚的泳層開始下降,可將漂上推逐步找魚層直至到底。

3)底釣

這裡講的底釣,也就是我們常規性的在水草中釣鯽魚的方法。釣水草與釣明水有很大的區別,同樣在水草區垂釣,條件相同但釣友之間的收穫量常出現很大的差別,說明釣草是有很強的技術性的。下面我就常規性的草中底釣鯽魚,介紹一點體會。

A.提竿方式要適應條件

在明水中垂釣,我們長期養成“一頓二提三出水”的抬杆習慣,一頓:就是用腕力向上做小幅度有力的刺魚,防止大幅度提竿拉豁魚嘴。二提:就是將釣線繃緊防止脫鉤,三出水:最後一步才決定將魚是“遛”出水還是“飛”出水。但由於在草中垂釣的特殊環境,我們抬杆時只能“一氣呵成”直接把魚“飛”出水,防止魚在水中掙扎鑽入草中損失釣組或跑魚,這一點是與釣明水在抬杆方式上的明顯區別。

B.釣組配備寧小勿大

由於水草有淨化水質的作用,所以,凡是有大面積水草的水域(靜水),水的深度一般都較淺,水質都比較清澈,另外,野外水體魚的密度一般也不會很高,這樣,水的透明度會較高,我們在選擇釣線的線徑時候,最好用質量較高線徑較小的釣線,以增強拉力和隱蔽性。再有,水草中食源較廣,在同密度的情況下魚的飢餓程度相對較小,魚類都有“吃小不吃大”的索食習慣,為了降低魚就餌難度,配備小鉤就是最好的選擇。為了增加釣組整體的靈敏度,我一般用白雞毛梗剪三粒,一釐米一粒,我調釣漂是:空鉤半水調一粒,裝蚯蚓(最好是吐過泥的“大平二號”)後釣一到兩粒,要根據當天的魚情決定。

C.迎合魚類的覓食習慣;

長期在野外生長的魚類,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大部分是喜愛吃鮮活的食物,我們如果投其所好,使用細、紅、活的蚯蚓或紅蟲做餌,更會刺激魚類的食慾而增加釣獲量。常有這樣的例子:用粗、死的蚯蚓垂釣,窩中很長時間漂不動,當你換上細、紅、活的蚯蚓下杆,不一會漂就有反映,這就印證了魚類有“吃活不吃死”的覓食習慣。

水草區是魚類的快樂家園,也是野釣人四季圓夢之所在,每次我們都與魚類在那有個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