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魚方法 > 臺釣

臺釣從入門到精通的詳細教程

欄目: 臺釣 / 釋出於: / 人氣:1.59W

一什麼是“臺釣”:

臺釣從入門到精通的詳細教程

臺釣《臺釣祕訣》中講:“臺釣”顧名思義是指臺灣釣法。是由我國臺灣省的垂釣高手經過長期實踐,不斷探索而總結歸納出的一種裝備齊全、動作規範、上魚率高、集娛樂性和競技性於一體的、既舒適又科學的釣魚方法。在臺灣稱之為“懸錘底釣”,主要適於池釣,由於不斷髮展,磯釣釣、船釣、溪釣也都有人使用。

《臺釣祕訣》中對“臺釣”的特色歸納為:

1、竿細短、線細、鉤小無倒刺,浮漂細長均勻靈敏度高,穩定性好。

2、垂釣者坐在美觀的晴雨傘下和輕巧的折傘式靠背椅上,有舒適感。

3、釣竿擱放在竿架上,手不離竿,眼不離漂。

4、魚餌上乘,誘魚力強,能迅速聚魚並使萁爭先吞鉤。

5、一切要求規範化,操作輕鬆、動作標準、姿勢正確,講究速度,起魚率高。

我認為:靈敏、快速、誘魚、收穫高,是它的最大優點。

所謂靈敏,指它的漂墜鉤的組合非常靈敏, 浮漂極易迅速準確的反應出魚吃食的情況;所謂快速, 是上魚、摘鉤、入護時間都迅速,節約時間,有利競賽;所謂誘魚,是指鉤入水後輕飄下降極易引起魚的發現,從而誘集魚群,魚鉤輕挨地面,魚的遊動使鉤隨之活動,使魚認為系活食,極愛吞食。由於上述原因,上魚率高,自然收穫高。

二、“臺釣”傳入內地的情況:

“臺釣”約在80年代中期傳入內地。開始許多人不以為然。不少人持懷疑甚至反對態度。因開始研究試用時,理解不深,又缺乏實際經驗,一些人試用後效果不明顯,技術不適應,常感到不如傳統釣法習慣。特別是“臺釣”釣具組合要求較高,許多人感到麻煩,而且難達到標準。一時議論頗多。記得某刊物曾有一篇文章是一位女孩寫的叫:我的傳統釣法勝過老爸的臺釣。1989年5月份海峽兩岸釣手在杭州、北京兩地進行了兩場釣魚比賽,結果兩地的前六名均為臺北釣手獲得。《中國釣魚》1989、3期,專為此發表了題為《同池垂釣相形見絀》的文章,引起了內地許多釣手的震動。研究試用臺釣的人越來越多,隨著不斷研究、交流、實踐、總結,臺釣逐步在內地盛行起來。現在使用這種方法的越來越多,效果非常顯著。

三、臺釣的基本釣具:

1、釣竿:

臺釣的主要物件是鯽魚。一般活動在1.5米左右深度,靠池邊較近的地方,魚的重量一般在150-300克之間,最大不過500克,因此,釣竿一般選用3.6米-4.5米碳素或玻璃鋼中調竿。當然,也需要根據不同水域情況進行選擇。用碳素竿一定要注意環境,防止觸電。

2、釣線:

分為釣線(亦稱主線、母線)、腦(門)線(椅稱子線)。

釣線一般用2、3號線,即直徑為0.234毫米和0.284毫米的線.腦線一般直徑應為釣線的1/2,選用1號線(直徑0.162毫米).主腦線直徑比一般應為2:1.線細靈敏,且不易被魚發覺,故常有人使用0.8號釣線,0.3號腦線,但要根據所釣魚的大小和線的質量選定.

3、魚鉤:

臺釣一般釣鯽魚,不需大鉤,且為了摘鉤快,採用不帶倒刺的魚鉤。目前市場上有專供臺釣使用的無倒刺魚鉤.如日本伊豆形.丸形無倒刺鉤等,可根據所釣魚的大小選定鉤的大小

4、魚漂:

臺釣使用的浮漂多是單個立式浮漂。形狀最好是上下尖,中間大的流線型,整體均勻細長者,並且標示杆要清晰醒目。一般漂頭為實心細杆,粗細略粗於鉛筆芯。漂身一般最好為孔雀羽根。浮漂標示杆(漂尾)分為實心與空心兩種, 實心靈敏性高,但穩定性較差,遇有風吹草動,難辨咬鉤的真偽。因此有人喜歡用空心細塑管標尾。市場出售的達摩浮漂,常為許多釣者喜歡。

浮漂的選擇應根據水深淺、竿長短、魚大小、視力好壞來確定。水深、風大、魚竿長,適合用大漂;水淺、風小、魚竿短宜用小漂。大餌釣大魚,宜用大漂,反之用小漂。視力好可用小漂,較靈敏,視力差則可選擇較粗較大的浮漂。但浮漂魚鉛墜的配合一定要恰當。

5、鉛墜:一般用鉛皮為佳,因便於調整輕重。

6、太空豆、插漂座、返捻環(聯結環)、鉛皮座。

四、輔助用具:

1、坐椅與竿架:

竿架與坐椅初期是分離的,現在也有人仍然採用分離的,比較便宜。但更好的是椅架合一的臺釣專用坐椅。可摺疊,可拆卸。竿架可固定在坐椅下面,並可調節長短、角度,同時可架兩支竿。這樣使用起來極為方便。

2、魚護:是由金屬框架與錦綸絲網組成,長度應為1至2米,直徑應為30--40釐米。長度大,是便於適應各種不同的釣點,岸邊距水面的高度。要求魚護掛在支架上,十分便利於順手將魚鉤釣上來的魚磕入護內,以節省時間。

3、太陽傘:用來遮陽和擋雨,既保護身體,又減少不必要的干擾,影響釣魚。

4、工具盒:裝必要的工具與備用的小漁具,如鉤、墜、線、太空豆、聯結環、浮漂等等。

5、餌料盒:裝各種乾溼餌料。6、抄網。7、漁具包、魚竿袋等。

8、其它:主要是飲食、藥物用品攜帶的袋包等。

五、臺釣的釣組組合:

臺釣的鉤、墜、漂、線的組合,是臺釣能否顯示優越性的突出關鍵。

1、主線的組合:

主線(即釣線、母線)一般應比釣竿長30-40釐米。先裝上一枚“太空豆”(是一種橡膠製品, 個頭如同大米粒,中間有一個微孔,分大中小三號,可根據需要選擇,市場有售。它又叫限位器,主要起固定作用。因臺釣釣組調整好以後,要求漂、墜的位置固定不變,不能有少許移動。平常釣組沒有太空豆,遇到提竿過猛,或其它因素,浮漂位置常有移動。太空豆因緊緊固定在魚線上,夾註浮漂座,能保持其位置不變)。裝上第一枚太空豆後,接著裝上浮漂插座(市場有售,用來插漂),再裝入一枚太空豆夾註浮漂座。然後再裝上一枚太空豆,再把鉛皮座(最好是橡膠的,用來裝鉛皮,市場有售)裝上。再裝一枚太空豆,用來固定鉛皮座的位置。最後拴上“返捻環”(也叫聯結環)。

2、腦線的組合:

腦線直徑一般應為主線的1/2。長度約45釐米。兩端各拴上一個魚鉤。要牢牢拴住。拴好後兩鉤相距約44釐米。將拴好鉤後的腦線輕輕對摺,形成兩鉤一上一下,相差3、4釐米。對摺處打一個結,從返捻環孔中穿入,繞上幾圈,使結與環拉緊。這樣返捻環下面的兩根腦線應為一長一短,兩個鉤一上一下。相距約3釐米。

3、整個主線、腦線的聯結與組合。

以上組合方法為常用的一種,但釣者可根據實際需要和個人的經驗採取任意組合,不一定拘泥於一種,總的原則應該是有利於提高命中率與上魚速度。

六、臺釣的漂的調整:

臺釣漂的調整非常重要,總的要求是:反應明顯,靈敏度高、穩定性好。所謂調整,簡單地說就是調整漂墜的配比。此處“墜”除鉛皮、鉤、聯結環等意外還包括餌的重量。為了確保調的準確,最好在現場調,在釣點調。

具體調整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調四釣二”和“垂直調零”法。所謂“調”是指未裝餌時,空鉤狀態下,浮漂上部露出水面的情況。“調四釣二”:調四,即浮漂露出四格。所謂“釣”是指裝上魚餌時浮漂露出的格數,“釣二”即指裝上釣餌後浮漂露出二格,以辨別魚訊。此時應是上下兩個鉤均裝上魚餌,底下的鉤剛剛觸地。上下兩鉤在組合裝配時應距離3釐米。調整方法,首先把浮漂頂部與底下的魚鉤距離調整到小於水深半米左右。鉛皮這時應多加一些。而後把浮漂下移至鉛皮座。然後拋入擬垂釣的水中。如浮漂沉入水下,說明鉛皮過重,應徐徐剪掉一些。直到浮漂露出水面四目為止,這時魚鉤處懸空狀態。然後,把兩鉤全部裝上釣餌,再投入釣點。浮漂因下面重量增加而徐徐沒入水中,調整浮漂直至漂頂露出二格則說明底鉤已著地。如果加上釣餌後浮漂仍不沉入水下,說明餌食偏小,應適當加大些。或是浮漂選用不當,應加更換。

“垂直釣零”:調整方法是,先將兩鉤裝上釣餌,浮漂捋至近鉛墜處,把它拋入水中,而後逐漸減少鉛皮,直至漂頂與水面平齊。再將浮漂上捋至頂部露一目,這時底鉤已著地。即可垂釣。

以上僅是常用的調漂方法,各有各自的經驗,調漂方法很多,不再詳細敘述。一般來說,“調目”越多越敏感,“調目”越少越遲鈍。反之,“釣目”越多越遲鈍,而“釣目”越少越靈敏。

通常有四種應用靈敏與遲鈍的方法:

一是調靈敏釣靈敏:通常應用於魚的行動遲緩,不大開口的情況下,如氣壓低,溶氧不足,或天氣寒冷魚不愛動的情況下。

二是調靈敏,釣遲鈍:常用於魚很滑,吃食時有各種試探活動,不易準確掌握提竿時機的情況下。

三是調遲鈍釣靈敏:常用於魚群密集,互相干擾吃食,或魚咬鉤很不規範的情況下。

四是調遲鈍釣遲鈍:魚雖多,也遊動,只是不開口,有可能魚遊動中觸鉤,魚漂一有反應立即提竿,常可掛魚上來。

七、拋竿與提竿:

臺竿的拋竿要求較高,因為保證魚鉤甩進預定的窩內,而不是東一竿。西一竿,對上魚率很重要。要做到這一點,一是動作要準確:方法是,身體立直,左腳退半步,右手持竿,左手捏住鉛墜分開兩腦線,向後一拉,順著竿梢的彈力向前送出,右手同時向前抬起,手腕向內翻轉90度,當鉛墜離開左手的時刻,速度加快,貼著水面,像箭一樣射出並需剛柔並濟。這樣的好處是,無風時加快速度,逆風時保證拋得出,拋得準。二是拋得準又輕。丟擲的鉤餌應在釣點的直徑60公分以內,輕輕地落入窩中。

拋竿以後,浮漂將要立穩時,把浮漂以上的母線用竿梢輕輕地全部壓入水中,並順勢把魚竿拉回20釐米左右,浮漂下沉立穩後,再向前送回20釐米,使浮漂在水中保持端正的姿勢,與釣竿垂直,然後將竿擱在竿架上,此時竿尖沒在水中。

竿尖沒如入水中是臺釣的特點之一,好處是:1、可使從浮漂到竿尖這一段主線,大體繃直,有助於提高魚的命中率;2、主線壓入水中,可減低風力的影響,魚竿較少晃動;3、竿梢入水並收緊風線,可使浮漂處於滑動範圍之中,魚咬鉤必會扯緊主線,浮漂即會下沉,從而提高靈敏度。

臺釣的提竿是最後一個關鍵動作。首先講一下臺釣的握竿,常用的方法是手握竿把拇指壓在竿上面,另四指在竿下面形成握式,但食指向前托住魚竿,這種方法一般釣法均常為使用,較適合各種魚況;另一種方法是手背朝上食指向前壓在把柄上,拇指在側與其它三指形成握竿姿勢,最適於釣鯽魚,可以避免過分劇烈的動作。當然其它握竿的方法也可用,主要適合自己的習慣。

提竿關鍵是要先判斷準確浮漂的資訊,及時提竿。其動作應是先把手腕輕抖一下,即俗成“頓一下”,將魚嘴掛住,然後將魚竿略推向前,隨即手臂伸直揚竿,如魚不大,即可順勢提了上來,魚大則需根據情況或遛或適當控制後即拉向岸邊,用抄網抄起。

八、取魚:

魚護必須放在距身體較近的水中,魚護護口向上,釣到魚時極易裝入其中。如魚不大。提上時用手提腦線順勢將魚放在魚護的口上輕輕一磕, 因魚鉤無倒刺,魚很容易的掉入護中,但注意無魚的魚鉤不要掛住魚護,然後裝餌再釣。如魚大系抄網抄上來的,左手握住抄網,右手將魚竿放回竿架上,然後左手從抄網中抓住魚體,使其頭部向上,右手先將魚墜撩出網外,並取下空鉤拿在手中,再將魚口中的魚鉤摘下,隨即用左手連魚帶網翻扣在魚護口上使魚落入護中。再上餌重釣

九、魚餌:

臺釣的特點之一是餌料的誘釣合一。誘魚魚的辦法是先用較大的餌料捏在鉛皮座上,拋至釣點後,向內拉回30--50釐米,再揚竿,如此連續4、5次。再將比釣餌稍大一點的餌料掛在兩隻鉤上,連續拋十次左右,使餌逐一垂地,這樣窩子便已形成。再將雙鉤掛上餌料,拋向窩中,浮漂稍有動作立即提竿,反覆幾次使魚變得急躁,且魚兒越聚越多,便可正式垂釣。

餌料得選擇,省事起見,可以到市場專賣店購買,專用於釣鯽魚得餌料,按照說明配製使用,最為簡便可靠。當然自己也可配製,比較麻煩。魚餌的軟硬應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根據水的深淺,魚咬鉤的快慢等加以考慮。一般要求入水沉底後1分鐘之內溶化為好。

魚餌上鉤的方法,應有兩個要求,一是鉤尖要再魚餌的中間;二是鉤底與餌底平行。餌的形狀可以是球形、圓錐形或圓柱形均可。大小一般個頭可似黃豆大小或稍大一點。也有人上下兩個鉤用餌大小不一,或下鉤餌小,上鉤餌大;或下鉤餌大,上鉤餌小(據說更為靈敏),各有千秋。但必須注意,採用那種裝餌方法,都必須在調整浮漂時即確定,以便調整好調目與釣目,使垂釣時正確反映魚鉤在水下的狀況與魚咬鉤的情況。

如果使用葷餌如蚯蚓、小蝦等也可以,但由於其自身重量較輕,需在鉤上適當配重,才便於調整浮漂。

十、幾個問題:

1、臺釣能否釣到大魚?

臺釣的漁具配備確實適於釣鯽魚,但如果有經驗與思想準備,釣到大魚不慌張,慢慢引遛仍然可以釣上大魚,因在提竿時先頓後送再揚,有了判斷魚的大小的機會,從而可以從容應對。

2、所謂臺釣的侷限性:

可以歸納幾點:一是裝備複雜,投資較大。當然有些可以不必求全求好。如在商店裡買一套栓好的臺釣鉤、漂、線、墜不過數元錢或十幾元錢,一般人都能承擔,魚竿每個釣者都必然會有的,其它可根據自己的情況添置。特別是初學者有了成套的鉤線漂墜即可試學起來。二是調整浮漂較複雜,其實掌握要領,多加實踐掌握並不困難。三是對環境、魚種要求較嚴格。臺釣主要釣鯽魚,對混養的魚塘,特別魚體大小差別較大的水塘,使用起來較為困難,這就需要根據情況選擇釣法、釣具,不必為臺釣而臺釣。

3、下列情況確實臺釣難以適應:一水深超過2。5米;二、水底複雜,高低不平;三、風浪較大,水草很多;四、水流急湍。

Tags: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