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餌料技巧 > 用餌

用別人的就上魚?未必是餌料配方的問題

欄目: 用餌 / 釋出於: / 人氣:2.63W

我以前非常迷信餌料配方,後來玩了黑坑又開始迷信小藥,尤其是左右兩邊都在連桿上魚,而自己的浮漂一動不動的時候,那種體驗但凡有類似經歷的都應該明白是個什麼感覺。後來呢,冤枉錢丟了不少,釣得也多了,加上自己又做自媒體,總要不斷地學習進步,所以也慢慢摸到了門道,不再單純地關心餌料配方、小藥搭配,而是將重心放到了選位、使用及調整釣法上。

今天這篇文章呢,我並不打算勸各位釣友放棄追求配方,有些觀念一時半會是改不過來的,而且配方這事我以前也提過不少,老是說也沒有意義。我今天就是想和大家分析一些垂釣中比較常見的問題,然後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談談個人看法,可能你看了以後會有一點啟發,對以後的垂釣會有幫助。

用別人的就上魚?未必是餌料配方的問題

“自己的餌料沒口,用別人的就上魚”,這是很多人迷信配方的開始

我寫文章這幾年,只要寫到餌料、涉及到配方問題,就會有很多釣友留言,我看過不少人的評論,發現一個現象,即大部分人一開始是不那麼迷信配方的,甚至根本就不關心這個東西。

那為什麼一開始不關心、不迷信,到後面釣多了反而就信了呢?就是因為遇到了“自己沒口,旁邊釣友連桿”的尷尬經歷。如果說這樣還不足以讓你動搖,那麼當你久久沒口,拿了隔壁釣友的餌料過來試卻馬上就中魚的時候,不信也信了。大家可以問問自己,或者想想身邊迷信配方的朋友,是不是有這樣的經歷?

我舉一個親身經歷(故事有點長)

事情應該發生在十多年前吧,反正那會兒我還在上國中,用的竿子都還是短節竿(估計現在很多人都沒見過)。有次,我爸去一個農莊幹活,那個農莊裡有不少魚塘,魚塘對外開放垂釣但釣上來的魚要以15元每斤的價格買走,也就是所謂的“斤塘”。剛好那個農場老闆和我爸是認識的,然後在聊天中我爸就說了一句,意思就是說我比較喜歡釣魚。老闆一聽就立馬接話,說想釣魚隨時來玩。過了兩天我就去了,東西也沒帶多,一根竿一套線組一個盆以及一團餌,連椅子、抄網、魚護都沒帶。因為是斤塘,魚的密度肯定是高的,加上塘面又不大,所以我沒一會兒就釣了好幾條。

當時這個塘還有位釣友在釣,看裝備是相當“豪華”,我下竿的時候他沒做聲,我也沒打招呼,可在我連中幾條魚以後,他就跑過來要餌料了,然後說自己釣一下午也沒釣著像樣的魚。於是我掰了一半餌料給他,接過餌料的時候,他還說了句“這餌料這麼硬啊”。這位釣友回到釣位以後,就開始拉餌,但餌料太硬,拉半天不附鉤,我感到有點尷尬,就說我這餌是搓的,你搓大點丟水裡就行了。(其實我一開始也想開拉餌來著,但沒開好,哈哈)

用了我的餌料,沒抽幾竿,他也中魚了,七八兩重的鯽魚吧,當時他還很激動地說:我就知道是餌料的問題,小師傅你這個餌配的不錯啊。其實我哪有什麼好配方,就是藍鯽918這一類常見餌,我當時心裡還想,不是我配方好,是你自己不行吧,這麼一個斤塘你都釣不起魚來。

用別人的就上魚?未必是餌料配方的問題 第2張

餌料都很普通,那為什麼我的餌能釣到魚,那位釣友就釣不著呢?

事情過去很多年,有些細節我記不清了,原因到底怎麼樣也不好說,但我的分析是這樣的:當時是秋季,白天的溫度還是很高的,但溫差比較大,到了傍晚明顯就感覺涼絲絲,穿個短袖還有點涼。

那位釣友中午開釣,而中午到下午三四點這段時間光照是最強的,斤塘裡面魚本身就多,如果光照強、水溫高,水裡就比較容易缺氧,魚會離底甚至起浮,這樣肯定不好好吃食。另一方面,那位釣友我看了他的餌,在沒用我的餌之前,他一直在用拉餌釣,鉤子小,拉上餌料就一點點,基本上入水就開始霧化。那地方雖是斤塘,卻也有白條、翹嘴,餌料入水首先被這些上層魚給截去了,到底應該剩不了多少東西,而且底層魚也不只是大鯽魚,一兩不到的麻將鯽也有,這些魚肯定比大鯽魚更貪吃,總合這幾點大概就是他釣不好的原因吧。

而我呢,去的時候就已經是傍晚了,記得當時就穿了個短袖,一陣風吹過來就能起雞皮疙瘩。傍晚光照沒那麼強,魚就會慢慢下底,而且鯽魚的開口時間本身也集中在清晨和傍晚。另一方面,我去釣之前本來也是想開拉餌(因為不知道魚情,怎麼也想不到還有小魚鬧),但是餌料給開砸了,拉不起來,就只能改為搓餌。也正好是開了搓餌才能夠順利的到達底層,餌料硬、又搓的大,相對來說小鯽魚小白條要吃進嘴裡就沒那麼簡單,給大鯽魚製造了機會。這是我自己的想法,對不對也無從得知了,畢竟已過去那麼多年。

用別人的就上魚?未必是餌料配方的問題 第3張

餌料的狀態真的能夠改變魚的咬鉤情況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釣友有沒有釣過黑坑,如果你去過黑坑、釣過黑坑裡的老魚滑魚,就會發現很有趣的一個現象:用自認為狀態很完美的一款拉餌去釣,釣半天沒口,要麼就是隻見魚星不見口,這個時候你掛兩個皮筋顆粒丟水裡本著愛吃不吃的心態去釣,沒準反倒能糗上幾條魚來。

那你說皮筋顆粒才多少錢一瓶,這玩意兒能比五顏六色、香氣四溢的商品餌好嗎?關鍵就是狀態對路了,同時味道沒有那麼衝,不會引起滑魚的警惕。有的時候你也別看塘裡的魚多、魚大就老想著下去就會來吃鉤、個個都是大黑漂,可能就需要耐住性子慢慢守著才行,釣一個是一個。

野釣沒那麼多滑魚,但狀態依然重要,因為自然水域有雜魚啊,有水流啊,而且有些地方還特別深,這種情況下,你的餌料溶散性太好就是釣不著魚、釣不著大魚,可能不如別人掛個麥子、掛個玉米,雖然來口慢,但釣得大啊。

用別人的就上魚?未必是餌料配方的問題 第4張

再舉一個例子:

我之前在外地,經常去一條河道釣魚,裡面魚是不少,但我從來沒釣到過大貨,當時還一度以為是電魚、撒網的人太多把大的給搞完了。結果某天遇到一老大爺,他剛收好竿子準備回家,我一看人家魚獲,多倒是不多,但大板鯽居然有三四個,當時也沒想多,純粹以為人家是運氣好,於是打了個招呼就走了。接下來的幾天,我只要去釣就能遇到他,人家每次都釣不多,但個體都偏大。

某次我從地鐵站出來,又碰到老爺子了,習慣性問了句魚獲咋樣,這次大爺說魚獲還可以,然後慢悠悠地放下裝備,開啟塑料箱給我展示了一下,好傢伙,十幾條大板鯽啊。我當時實在好奇,就問了句:看您每次都釣到大的,我一次沒釣到過,您究竟用的什麼餌,方便透露不?說完還遞了根菸過去。大爺笑著說,哪有方便不方便,又沒有祕密,於是打開了一個小飯盒給我看,沒想到裡面裝的居然是白米飯。

我自認為,餌料配方不對、味型不對路,多數情況下並不會導致魚一點都不吃餌

前面舉的幾個例子都談到了餌料的狀態,因為餌料狀態不對,比如說霧化的快了,可能很招雜魚,餌料一入水被雜魚先給吃了去或者到水底後小鯽魚先吃了,那大的肯定就沒那麼容易釣到。像釣老滑魚的時候,情況也比較特殊,可能霧化很強它們不太敢靠近,味道重一點它會牴觸,不如本味的沒有一點霧化的顆粒好用,但這也不是說普通商品餌百分百沒口、百分百釣不起來的。

一般情況下,如果你的餌料狀態沒什麼問題,光是味型不對的話,我認為不會導致魚一口都不吃,最多就是吃口不是很好、浮漂反應出來的訊號沒有那麼利索罷了。

用別人的就上魚?未必是餌料配方的問題 第5張

在餌料味型方面有兩點你是需要考慮的

第一點低溫、魚小、口輕的時候,你可以試著將餌料味型調的衝一點。氣溫低,水溫一般也不會高到哪去,尤其是冬天的時候,水溫很低,魚的活性就很差,甚至張不開嘴去吃東西,你可能用正常的餌料浮漂就老是晃、點點點,出不了正經的口。當然這和線組粗細、浮漂調釣也是有關的,若不考慮裝備問題,我們常用的辦法就是加腥,你可以加大量蝦粉或赤尾青,拉完餌去蘸一下即可。有的時候這麼一用頓口馬上就來了,如果還不行那要麼可以蘸點小藥,但蘸小藥容易把窩子蘸“死”。還有些地方,可能由於水質關係,魚兒就嗜腥,這時候用腥餌一般也比香餌好使。

第二是水溫高、缺氧、魚有點離底的狀態下,你可以試著往餌料里加酸或者加促食劑其實很多促食劑和用“酸”的道理差不多,你聞一聞它也是帶點果味、果酸的,在夏季秋季水溫高、低氧的時候比較好用,某些情況下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當然了,我不是鼓勵大家在自然水域去用小藥,一方面新增劑這個東西大家要正確看待,別盲目牴觸;另外一方面,你不用小藥也可以用果味的餌料嘛。或者說有的釣友喜歡自制藥酒,你可以往餌料里加點中藥酒,有時也能刺激魚口。你用自己的餌料魚不吃,把人家的餌料拿過來魚就吃了,但你也不知道人家的餌料裡到底有沒有加小藥這些東西,問了人家也未必透露。

用別人的就上魚?未必是餌料配方的問題 第6張

最後補充

昨天發表一篇文章,有位釣友給我留言,提了個問題,說:在河裡釣魚,為什麼搓軟一點的餌就沒釣到過大的,而搓硬的就能上五六斤的魚?然後我的回覆是餌料軟一點可能入水後溶散了或者被小魚吃了,硬的話能夠快速到底、或小魚不怎麼吃的進,這是其中一種可能。其實,這種情況還算好的,至少用硬的還能釣到魚,要是軟硬不吃,那才應該頭疼呢。

拿這位釣友舉例,如果當時他用軟餌在釣,一直釣不到,而旁邊釣友剛好用的是硬餌,那他去拿了人家的餌過來試,一試居然上魚了,那會不會也聯想到配方問題呢?

Tags:餌料 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