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物件魚 > 釣鯽魚

寒冬釣鯽魚需要把握好10種關係方可

欄目: 釣鯽魚 / 釋出於: / 人氣:2.71W

寒冬時節,魚難釣,是因為冬釣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季節、天氣、溫度等天時要素;釣場、釣點、魚情及環境等地利飲食;釣組、餌料、釣技等主觀因素以及其他的諸多因素等。只有把握好十種關係,才能釣有所獲。

寒冬釣鯽魚需要把握好10種關係方可

一、釣魚心態慢與急的關係

冬天釣魚必須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因為冬天上魚慢,釣者性情急躁是釣不到魚的。冬天,氣溫、水溫低魚嘴僵硬,魚開口小等原因,魚就較難釣些。特別是野釣,因為水廣魚稀,地形複雜,加上電魚、打魚、炸魚等多種因素,造成魚的遊弋、棲息、攝食等都是“打游擊”。它們發現餌料後,並不像在養殖塘裡那樣,見到餌料就馬上瘋搶,而是先話費相當長時間在外圍觀察,看一看、聞一聞,確定不是“恐怖”的東西,對自己沒有威脅,屬於安全食物以後,它才慢慢移動近來,小心翼翼地吃。因此,冬季在野河、湖庫垂釣,不可能在很短時間內釣到魚,換到別的地方去;或者魚剛試鉤還沒有正式吃鉤拉線就鯽魚提竿,當然就釣不到魚了。

二、天氣陰與晴的關係

冬天釣魚,很多釣友都喜歡選擇晴朗的天氣出釣。大太陽晒得人暖洋洋的是個好天氣,豈不知,對人是好天氣,對魚卻不一定是好天氣,越冷的天氣,出的太陽越大,越晴朗,越是釣不到魚。原因在於,冬天晴朗的天氣,出著大太陽,是被高空高壓雲槽影響所致,使晝夜溫差增大。這樣的天氣,魚都躲在深水區水溫高的水體中,是不適合釣魚的。

冬天的陰天、多雲天或晴暖天(所謂冬天的晴暖天,因北上暖氣流形成,南下寒潮還沒產生時,此時既無雨雪,又無霜凍,風和日麗,不冷不熱,大多的時候天氣比較暖和。晝夜溫差小,溫度較穩定變化不大,非常適合魚的活動覓食,是冬釣的好時機)。這種天氣一般為3-4天(最多不超過7天),機遇難逢,機不可失,釣者應抓住這持續多日的陰暖天或晴暖天,揮杆垂綸,定會魚獲豐收。

三、釣時早與晚的關係

在冬季垂釣,釣時不像春夏秋三季那樣好界定,好掌握。在出釣時間上,就是在冬天,也是以早晚要鉤率高,而中上午溫度上升後,魚的咬鉤率偏低。這是因為早晚溫度變化不大,是水溫和氣溫溫差最小的時候。魚是變溫動物,通過側線感知環境水溫,並且隨時調節自己的體溫,使其與環境保持一致。水溫變化越大,魚的生理調節過程越長,魚就懶吃懶動。而早晚溫差較小,魚不用調節自身體溫,這是早晚魚咬鉤率高的關鍵。

在仲冬或晚冬,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大多數的魚類已進入冬眠,就是較耐寒的鯽魚,也都在深水坑窪處,幾十尾,或者上白尾的群居著,互相依偎著取暖。當水溫適宜時會在窩周圍覓食,表現為覓餌動作輕微。這時在出釣時間上,應本著“取中間,放兩頭”的原則,即是避開早晚釣中午,出釣時間上以上午10時至下午3時為佳。

四、釣位陰與陽的關係

諺語曰“冬釣‘陽’。”這是釣界前輩在四季垂釣中總結出來的一句諺語,也是冬釣者應當遵循的一相基本原則。在自然水域的岸邊,把釣位選擇在光線充足、光照時間長的北岸,並且身後有高大建築物或山坡土樑、河岸庫邊峭壁旁等處,既能阻擋寒風的侵襲,又能提高水溫和保持水溫;就是夜間,因北邊有擋風避寒物的遮擋,水溫也會相對高一些,所以向陽之處,就是冬釣的上佳釣位。

在野河、水庫、堰塘能背冷風、避霜凍的深彎處或岸邊又密集的竹林、樹林的背陰處,這些地方在沒有太陽而氣溫較低的情況下,因有竹子或樹林的遮擋,水面受冷風寒流的侵襲程度較小。所以,這裡也會比冷風口的水溫高,這裡也是好釣位。冬天釣魚忌把釣位選朝北,又無遮擋寒風物的地方。這裡無陽光的照射,氣溫低,水溫也低,魚兒不會在此停留棲息的。

五、釣點深與淺的關係

冬天在水庫、野河、堰塘釣魚,釣點的深淺決定是否能釣有所獲。多年的實踐證明,冬天在水庫、江河、湯燕釣魚,釣深是關鍵,淺了冬天不利釣上魚。總的來說,釣場的深淺,決定著釣點的山前。釣場總體水位深,就要在深水處選擇釣點;如果有些堰塘等釣場總體水位較淺,就要在淺水中尋找水底有溝、坑、坎、窪的地方。這些地方的水深一點,也是多藏魚,多窩魚。

不過,冬釣深還要講究一天中早晚釣深水,中午釣淺邊的變化選擇。因為:上午10點前陽光還未能使水溫上升,下午4點後隨著光照的減弱水溫又開始回落。這兩個時間段,魚兒都棲息於深水,只有中午時分才會游到淺水岸邊覓食,所以,要分時、分段選定深淺釣點。但這時的“淺”,不能像春秋季那樣太淺、太近,至少要在離岸6-7米,水深在2-3米的水草邊,倒樹、亂石堆等雜物旁下竿。

六、釣組配置大與小的關係

冬天釣魚,是以鯽魚為主釣物件,釣組細小、靈敏是關鍵。在釣組配置上,要注意輕、細、韌。勿用重、粗、笨。此時的魚兒,吃口很輕,笨重的線組無法很好地捕捉魚汛,但仍要注意線組的靈敏。魚線的選擇上,要細而韌,拉力值要稍高些。鉤子要用鉤條細、剛性好的小鉤,要寧小勿大。浮漂以小號漂為好,能較易捕捉動作很小的魚汛。釣墜要小要輕,墜子越輕,阻力越小。本來魚兒輕開口懶吞食,一旦感覺有障礙有阻力,那就更不願意吞食了。

七、釣餌葷與素的關係

冬天到來後,因受韓麗的不斷入侵,水溫持續下降,魚類的活動能力大大減弱,從而導致魚兒不在和其他季節一樣長距離洄游覓食,而是蝸居在一塊,小範圍的活動。魚兒的活動和覓食能力降低,嗅覺等感觀能力也隨之下降,清淡的食物難以抵禦嚴寒需要付出的能量,非常需要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來補充體能,其他季節使用的香、甜餌料已經不能引起魚兒的興趣,只有濃腥餌料和鮮活的紅蟲、蚯蚓才能刺激魚兒調動起魚兒的食慾。

冬季野釣要用葷腥的活食,因紅蟲、紅蚯蚓、蛆蟲等葷餌,都富含蛋白質,因而是冬季釣魚的最佳餌料。動釣一定要選擇鮮活的紅蟲或細紅蚯蚓,鮮活的蟲餌,不但腥味濃,而且在水中不停地蠕動,對喜歡追逐活物的魚類來說,其誘惑力是不言而喻的。

冬季用腥味商品餌料,也能派上用場。在腥味商品餌中,摻入一定量的蝦粉、蠶蛹粉、蚯蚓粉或血分之類的新增劑,突出“腥香濃”的特點,也可以刺激魚兒就食,增加釣獲量。

八、喂窩換窩動與靜的關係

冬天垂釣,是人找魚,一般都習慣喂2-4個窩點。但在試釣換窩的時間差上,一定要把握好“動”與“靜”的關係,即走還是守。釣手來到一個新的釣場,線要檢視一下水面的動靜和要選的釣位情況,發現魚活動的蛛絲馬跡,再選點找魚下鉤。選好釣點喂上窩後,至少也要1-2小時,甚至更長一些時間才能將與誘引進窩。這是就應採取守的方法。一是看有無星星點點的魚星泛起,而是採取試釣的方法,避免魚沒發窩就頻繁換窩,結果換來換去,往往是人去魚發窩,人到魚散,難免形成忽西忽東,兩頭撲空。

在冬釣實踐中,同時喂多個窩,有魚星的先試釣,都沒有魚星可採取逐個試釣。有時可採取來回遊釣,不停地“動”著來找魚釣。一旦找著有魚的窩,就“靜”下來施釣。當施釣某個窩子有魚,即便是隔三差五地釣上來一條,也最好堅持守釣。畢竟冬天能釣有所獲就是不錯了,再換窩點,也不過如此,甚至不及。

九、釣法穩與逗的關係

冬天受水溫低的影響,魚身體僵硬,行動遲緩,活動範圍小,張口小,吸力弱,對事物的反應比較遲鈍。有時鉤餌就處在魚的嘴邊,它們也會“視而不見”,但只要鉤餌動起來馬上就會有魚咬鉤。冬天釣魚要動,“動”有兩層意思:一是人找魚,你不動我動,可以採取輪窩釣、走釣的方法;二是讓鉤餌動起來,使鉤餌基本上處於動態,不斷地吸引魚的眼球,刺激魚的食慾。

在一個窩點投誘餌和釣餌後,如果較長時間無魚問津,釣者就應輕觸竿體,利用竿梢彈性牽拉水線,在釣點周圍上下輕慢提放鉤餌。運用左右拖移、釣點四角逗引、釣點周圍搜尋與搜尋性地逗引及拖移鉤餌、鉤餌原地轉移方位等逗引的釣法,吸引魚的眼球,刺激魚來咬鉤,提高獲魚量。

十、提竿早與遲、輕與重的關係

在冬季試釣中常常出現提竿跑魚的情況,不是提竿早時跑魚就是提遲了跑魚。魚類在咬鉤的時候,線組傳遞訊號的快慢與水的深度有關。冬天一般釣深水的多,水越深線組傳遞訊號需要的時間越長,水淺則傳遞訊號所需的時間越短。所以雖然同樣的漂相,釣淺水和釣深水提竿時機是不同的。

冬天所釣水深,多數釣友都使用比較軟的竿子,很多釣友忽略了釣點深度和竿子偏軟的情況。在浮漂出現魚咬鉤的訊號時,只是和在淺水區釣魚一樣,輕輕地向上挑竿。而這輕輕一挑的動作,並未是鉤子鉤透魚嘴,幾經掙扎後魚就脫鉤而去。深水釣魚浮漂出現動作時,提竿力度大一點也不會拉豁魚嘴。如果釣得淺,浮漂出現動作時,提竿要略遲一些,時間要滯後一些,提竿力度要小一些。

在冬釣中,因氣溫、水溫偏低,餌料的大與小,提竿的早與遲也是不同的。冬天魚張口小,餌料越小魚吃食越輕鬆,餌料越大入口越困難。如:冬季在同等深度的水體中,用紅蟲和用蚯蚓,提竿時間的早與遲是不同的。所以餌料越小(細、短)提竿應該略早,餌料越大(粗、長)提竿就應該略遲。

冬季垂釣,尤其在早晚釣深水時,提竿力度應當比釣淺水強一份和快半拍,才能有效保證中鉤率和提高獲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