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釣魚入門 釣魚技巧 魚餌料 釣魚工具 聚焦
當前位置:漁魚館 > 釣技 > 釣魚

初夏如何垂釣落水魚_落水時節的釣魚技巧

欄目: 釣魚 / 釋出於: / 人氣:3.01W

在春夏交替的4月下旬到5月下旬這一時段,使用手竿是最難釣魚的。因為經歷了春天黃金垂釣,使所釣水域近岸的魚數量日漸減少,從而形 成了魚滑和魚不進窩咬鉤等情況。同時因季節的更詆,氣候發生變化,使魚一時難以適應,以及因春耕用水水位快速下降造成魚類驚恐躲避等諸多因素造成魚難釣的 窘境。

初夏如何垂釣落水魚_落水時節的釣魚技巧

如何在落水時節魚難釣的情況下,提升休閒釣魚的情趣,取得較佳的垂釣效果,筆者的對策如下。

實施追水釣是最奏效的方法。既隨著水退,釣者跟進,直抵新落的水邊乃至尚在淹沒的淺水之中,將餌投向尚未下過鉤的水域,以及果斷移竿至湖庫中下游尋深、尋 坎。我們知道,許多湖庫以及較大的壩塘等自然水域都是依天然地勢而築,凹凸不平、高矮坎子、溝道小窪以及大面積的田疇地塊等淹沒其中,從而形成複雜的地下 水層,特別是在上游的一帶的湖邊,多有田地被淹,一旦水落,便逐步露出淺水灘。初夏用水竿多在上游1米左右的較淺水域施釣。筆者所在地的一些水庫兩岸邊淹 沒著許多臺田,以每星期出釣一次計,每次下降的水位為10~20釐米,上星期蹲過的田埂已經離水一大截,如果釣點本來就只有1米多,現在更淺了,假如忽略 了這一點,繼續下竿,必十釣九敗。因為魚在水落時段呈驚恐狀態,許多老釣手都說,水落一寸,魚退一米,這種退不僅是指魚往更深、更遠的水域而去,還在於魚 因感知水位的突變,而出現蟄伏或很少遊動,在原位上任你撒餌做窩和交換釣餌,也難以釣獲。在初夏的一個月裡,筆者在大山深處的黑所水庫8天連釣五次,甚至 涉足淺水中,共釣的進300尾大個野鯽和十數條鯉魚,重百餘斤,最多時一天釣得二十多斤大鯽;而同去的幾位釣友因忽略了水退魚龜縮的情況,多在原岸邊或平 滑較淺的水域下竿,導致釣果甚差。總結釣落水魚的實踐經驗,筆者歸納出以下幾個要點:

(一)因勢選好水域

這個“勢”指的是初夏水體下降,湖面縮小。此時上游一帶除了水下有較高的臺田、坎坈處可繼續追水釣外,一些較平坦的湖庫已是淺水灘露,很難有魚逗留,即使有也是小鯽、小雜魚了。因此在熟知水情的情況下,要將垂釣水域重點選在中下游。

(二)選好釣點做好窩

一般來講,蓄水上千萬立方米湖庫的中下游水面還是較寬的,水位更深,其地形有大小斜坡、大深坑等。釣手竿最宜在層層梯田下做窩,尤其要選從未有人下竿的田 埂,蹲人的埂剛露出水面或者尚淹沒幾釐米,而鉤餌落點為2~3米深是最上乘的釣點。當然竿子宜在5.6米以上,線要長出竿1米許,用甩大鞭方法,釣點能超 過二至三臺水下田埂更佳,誘餌宜少和散,以濃味和色彩取勝。這種釣位不僅發窩快,而且聚魚多,釣兩三個小時後常有大魚咬鉤,用臺釣法的釣組,驚險迭起。其 次在高坑下做窩,水深3~5米亦是魚聚之處,做窩的誘餌宜重些,並以粗多細少為宜,做窩的時間最好長些,能第二、三天來釣更好。

以上兩點的共同點是,水深、隱蔽性強,魚將坑壁視為天然屏障,故敢大膽低進索餌,極易形成群體,田埂腳更兼有聚魚不聚散、越釣越多的特點;而在大斜坡處做 窩,水位可淺些,以1.5~3米為宜,採取速戰速決的戰術,少撒誘餌,最好以原味大米做餌,每次投入二三十克,一二十分鐘即可下釣,因為這類地勢是魚由深 至淺遊玩覓食的區域,但因缺乏天然屏障,魚逗留時間不會久,故魚來得快散得也快

(三)改善釣法

落水魚難釣,不僅表現在上游無魚可釣,或者釣點上做了窩也難聚魚,即使窩中有魚咬鉤,漂子的訊號反映也多輕微或遲鈍。於此相反的是小雜魚特多,頻頻撮鉤,難判真偽,這是這一時期手竿釣較為顯著的特徵之一。

筆者應對落水魚的技術要領是:在釣組上採用以適應野鉤的改良型臺釣法,其中的區別是墜漂子的比重是在無餌時,重力略大於或等於浮力,更能適應野水複雜的地 形以及無風也有浪的自然壞境。再就是子線的長度大大長於池塘臺釣的運用尺度,其好處在於,首先是因為所釣水域較深的水位使長子線在落水時易被魚發現;其次 是墜與鉤餌間距大了,減弱了魚覓食時的警惕性;第三是魚吸食的輕飄性和方便性,再一點是子線長了,中大魚時,增加了線的強度,提高了成功率。在垂釣中,把 握好魚咬鉤的一瞬間提竿,是多上魚的關鍵。筆者的做法是,把漂子調至五六日,以雙餌觸底,以鈍釣滯,既慢半拍,因為野水中的鯽、鯉這一時期雖然吞鉤慢,但 在這個過程中如無人京龍,它會最終把餌鉤吞入,其票子的反映便會出現明顯的動作,此時提竿必中無疑。以往我們以靈釣滯時,易急躁,因有小雜魚的干擾,對漂 子訊號的判斷力下降,一有動靜就揚竿,鯽鯉咬鉤的火候不到,中魚率則低,還因垂釣之魚脫鉤後影響窩中之魚,使它們逃離。